APP下载

贸易政策扭曲与虚拟水贸易“逆比较优势”之谜

2019-01-23刘庆林段晓宇

关键词:流向水流现象

刘庆林 段晓宇

“虚拟水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学经典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有机结合,该理论为一国优化水资源战略优势提供了新思路。然而自虚拟水贸易的概念被提出以来,就引起了部分学者的质疑。例如,Carr等的研究结果显示,2010年的轻度缺水国家印度是虚拟水的净出口国注按照国际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而水资源较为丰裕的俄罗斯、瑞典和芬兰反而是虚拟水的净进口国,上述国家都没有依据水资源要素禀赋现状决策自身的国际贸易活动[注]Carr J A, D’Odorico P, Laio F, et al. “Recent History and Geography of Virtual Water Trade”, PloS One, 2013, 8(2), e55825.。由此可见,虚拟水贸易可能存在类似于“里昂惕夫之谜”的“逆比较优势”之谜现象:水资源要素禀赋比较丰裕的国家可能仍然进口虚拟水,而水资源要素禀赋稀缺的国家也有大量出口虚拟水的可能。

虚拟水双边贸易的“逆比较优势”现象显然是对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的新挑战,也为政策制定者提出了难题。虚拟水贸易的“逆比较优势”是否仅是少数存在的偶然现象?贸易政策扭曲的存在能否解释上述现象?虚拟水贸易“逆比较优势”现象主要存在于在哪些行业?本文试图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回答上述问题。

一、相关文献回顾

综上所述,虽然已有文献讨论了虚拟水贸易的“逆比较优势”现象,然而多数文献仅对贸易政策扭曲虚拟水流量的现象做出概述性的分析,贸易政策扭曲如何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影响虚拟水贸易双边流向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因此本文将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对虚拟水贸易“逆比较优势”现象进行实证检验,着重考察贸易政策扭曲对虚拟水流向的综合扭曲程度,可能的贡献包括:(1)通过借鉴KPWW方法,测算双边国别和地区,与行业层面的蓝色虚拟水、绿色虚拟水、灰色虚拟水以及总量虚拟水贸易情况,精确刻画虚拟水的跨国流动;(2)拓展HOV模型的理论研究,构建虚拟水流向偏离度指标,对43个国家和地区的双边虚拟水流向偏离程度进行全面的测算,并在理论层面上探讨了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3)对贸易限制指数理论体系进行了丰富和完善,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之下构建国别和地区层面的绝对贸易政策扭曲水平及相对贸易政策扭曲水平,增加对贸易政策扭曲研究的边际贡献。

二、理论模型及计算方法

(一)虚拟水流量测度

(1)

(2)

公式(2)中主对角线元素表示双边虚拟水贸易中经过不同经济体行业之间的流转被本土吸收的虚拟水,非对角线元素为贸易中隐含的虚拟水进出口量,定义Frs和Fsr分别为经济体r到经济体s的虚拟水出口量和虚拟水进口量,则有:

(3)

(4)

(二)贸易政策扭曲指标构建

(5)

(6)

其中,trw,i表示加权后的r对世界除s以外的其他进口来源地实施的总体从价关税税率,权重为HS六分位商品层面对应的进口量mi。

(三)虚拟水贸易流向偏离度测度模型

(Ps-Pr)Trs≥0

(7)

其中Ps表示商品在s的国内价格,Pr表示商品在r的国内价格,Trs表示r对s的净出口向量。该式为诸多学者检验双边贸易流向做出了理论上的指导,但是由于国内自给自足价格的相关数据很难获取,因此运用上式进行贸易流量的相关检验的研究相对较少。为了进行不依赖于自给自足价格的检验,本文转向HOV模型的讨论:假设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不再成立,国家及地区之间进行双边贸易,Frs表示r到s的要素出口量,由HOV定理,可以得到等式:

(Ws-Wr)(Frs-Fsr)≥0

(8)

(9)

公式(9)可以转化成:

(10)

公式(10)表示如果一国或地区的双边贸易中隐含的虚拟水流向符合比较优势理论的预期,即国际贸易理论上使虚拟水流向水资源相对价格更高的国家及地区,则双边贸易中的θrs应该是大于1的一个数值。如果实际测算出的θrs是小于1的数值,则虚拟水贸易流向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离,本文将上述偏离定义为虚拟水贸易流向偏离度。如果θrs值越大或者θrs值大于1占的比重越高,则一国虚拟水贸易流向偏离度就越轻,反之反是。

比较优势理论暗含的基本假设是各国进行自由贸易,事实上各国存在各种形式的贸易政策扭曲,因此公式(10)不能精确地表示虚拟水贸易流向偏离现象。程大中引进技术水平差异,对双边要素贸易符合预期程度θrs进行了补充[注]程大中:《中国增加值贸易隐含的要素流向扭曲程度分析》,《经济研究》2014年第9期。。与上述方法相类似,本文将对公式(10)引入整体的贸易政策扭曲,考虑到贸易政策通过影响消费者价格指数来影响国际贸易,贸易政策扭曲对θrs影响的作用机制与水资源价格影响的作用机制相反,即:

(11)

其中τrs表示虚拟水双边贸易中s遭受的来自r的进口贸易政策扭曲程度,与此相反,τsr表示虚拟水双边贸易中r遭受的来自s的进口贸易政策扭曲程度。

三、贸易政策扭曲下的虚拟水贸易流向偏离度测量

本文将在恰当的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的基础上,依据前文的理论模型,测算绝对贸易政策扭曲和相对贸易政策扭曲下的双边虚拟水贸易流向扭曲程度。

(一)样本与变量的选取

(二)实证结果分析

1.虚拟水贸易流量测算结果。根据前文的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对直接水耗系数和方程(3)-(4)进行测算,测算结果见表1:

表120002014年均各国/地区虚拟水贸易总量

数据来源:作者计算整理得到。

各国的相对贸易政策扭曲水平却没有一致的变化趋势,2000年韩国、波兰、塞浦路斯、希腊等国家的相对贸易政策扭曲水平较高,2014年瑞典、芬兰、荷兰的相对贸易政策扭曲水平较高。若干国家和地区的相对贸易政策扭曲指数不降反升,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虽然各国逐渐降低了自身对外的适用关税率,然而签订的特惠贸易协定的数目和缔约国却各不相同,这就导致了各自的相对贸易政策扭曲程度各不相同的现象。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绝对贸易政策扭曲水平一直居高不下的挪威而言,相对贸易政策扭曲水平却逐年下降。截至2014年,挪威的相对贸易政策扭曲水平仅为1.88,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说明该国虽然整体的关税贸易壁垒较高,但其对所有的贸易伙伴国采取相对统一的高关税政策,相对贸易政策扭曲的实际水平反而较小。通过前文分析,贸易政策扭曲对于一国的双边贸易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准确度量对贸易政策扭曲水平至关重要,而相对贸易政策扭曲水平对一国的双边贸易流向的作用不容忽视。

表22000年和2014年国家和地区绝对贸易政策扭曲水平与相对贸易政策扭曲水平 单位:%

注: “—”表示数据缺失。

数据来源:作者计算整理得到。

表3虚拟水贸易流向Prs值 单位:%

数据来源:作者计算整理得到。

此外,根据WIOD数据库提供的分行业的水耗系数,本文分别测算了年度汇总的分行业总量虚拟水、蓝色虚拟水、绿色虚拟水以及灰色虚拟水流向符合理论预期的程度。

表4分行业总量虚拟水贸易流向θ≥1占比 单位:%

续表4

样本量行业代码蓝色虚拟水绿色虚拟水灰色虚拟水总量虚拟水PrsNONPrsTRIPrsRTRIPrsNONPrsTRIPrsRTRIPrsNONPrsTRIPrsRTRIPrsNONPrsTRIPrsRTRI27090C2457.9563.4366.4———59.3363.3464.2757.9463.4266.9627090C5251.8359.1262.81———59.3764.7265.9558.0463.8166.0227090C5361.2165.1266.89———65.1268.8267.8264.3768.3968.34

数据来源:作者计算整理得到。

根据表4的数据可以看出,对所有的行业而言,不存在贸易政策扭曲时虚拟水贸易“逆比较优势”现象比较普遍,而引入贸易政策扭曲时,虚拟水流向不符合理论预期的情形得到了大幅改善。在所有行业中,虚拟水流向最不符合理论预期的是农、林、牧、渔业(C01),该行业在全球27090个样本观测值中,蓝色虚拟水、绿色虚拟水、灰色虚拟水双边贸易的流向分别仅有54.36%、51.41%和49.96%符合国际贸易经典理论的预期。绝对贸易政策扭曲和相对贸易政策扭曲对该行业虚拟水贸易流向偏离解释力也最为显著,平均而言能分别解释6.54%和13.22%的双边虚拟水贸易流向偏离。上述现象说明关税贸易壁垒仍极大地阻碍农副产品跨国流动,进而影响农副产品跨国流动背后的虚拟水的双边贸易。

虚拟水流向比较不符合理论预期的行业还包括若干制造业,如食品、饮料制造和烟草业(C05)、纺织品及服装、皮革制品业(C06)和造纸及纸制品业(C09),上述行业的水耗系数都比较高,而且生产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高污染、高浪费现象。值得一提的是,制造业的灰色虚拟水流向偏离程度相对较低,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C14)与金属制品业(C15)θ≥1占比超过了60%,虚拟水贸易流向比较符合理论预期。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相比于河流、湖泊的地表水和自然降水,工业用水量更容易受价格机制的影响,因此相比于其他产业,制造业更加倾向遵循比较优势来决定自身的虚拟水贸易行为。另外,不考虑贸易政策扭曲时,服务业(健康和社会工作, C53)的虚拟水流向比较符合理论预期,而考虑了贸易政策扭曲以后,校正后虚拟水流向符合理论预期的比重虽然有所提升,但提升幅度不大。其原因在于服务业使用水资源的过程中对一国其他的要素禀赋(如土地资源)的依赖性不强,此外服务贸易壁垒中非关税贸易壁垒的比重较大,使得服务业贸易政策更加隐蔽和复杂,由于本文测算的贸易政策扭曲仅针对关税贸易壁垒,因此贸易政策扭曲对服务业蓝色虚拟水流向不符合理论预期现象的解释力相对较弱。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为了检验虚拟水贸易的“逆比较优势”现象是否存在,基于HOV模型构建了虚拟水贸易流向偏离度指标,并在Anderson-Neary-Feenstra贸易限制指数模型的基础上构建绝对贸易政策扭曲指数和相对贸易政策扭曲指数, 着重考察不同种类的贸易政策扭曲指标对“逆比较优势”现象的解释程度。结果表明:不考虑贸易政策扭曲时虚拟水贸易流向符合理论预期的比重较小,虚拟水贸易“逆比较优势”现象确实存在;平均而言,绝对贸易政策扭曲能解释6.35%的虚拟水贸易流向偏离,相对贸易政策扭曲能解释12.86%的虚拟水贸易流向偏离;从行业角度看,对于总体虚拟水贸易而言,服务业的虚拟水流向符合理论预期的程度最高,农、林、牧、渔业的虚拟水流向符合理论预期的程度最低,水资源价格较容易受价格机制影响的行业虚拟水双边贸易流向更符合理论预期;关税贸易政策扭曲作用最明显的行业是农、林、牧、渔业,服务业双边虚拟水贸易受到关税贸易政策扭曲作用较小。

当今时代,中国建设新经济体系已经进入非常重要的“过关期”,保证贸易发展的质量、提高贸易对资源的配置效率,进而重塑双边贸易战略优势是中国经济发展应当解决的首要任务。根据前文结论,当前各国的虚拟水贸易提高全球水资源的配置效率的程度比较低,中国遵循比较优势理论进行双边虚拟水贸易也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随着各国对水资源等战略性资源的争夺愈演愈烈,政策制定者理应对我国的虚拟水贸易现状充分认识、快速反应,并依据自身的水资源要素禀赋有根据地对虚拟水贸易的双边流向进行疏导。考虑到贸易政策扭曲观测的复杂性、隐蔽性与不平衡性,中国应立足于本国国情,充分结合市场的价格传导机制,构建科学、高效的贸易政策体系,并基于自身的水资源行业比较优势制定合理的贸易政策。具体而言,贸易政策制定应当更加注重服务贸易的发展,鼓励能够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能够帮助中国形成水资源战略优势商品的进出口贸易,以达到合理优化我国虚拟水贸易结构的目的。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应当时刻注意经济发展的新动态、新趋势,在矫正原有贸易政策带来的扭曲之余,有针对性地对贸易政策扭曲进行长期动态调整,进而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优化自身的虚拟水贸易利益。

猜你喜欢

流向水流现象
哪股水流喷得更远
能俘获光的水流
我只知身在水中,不觉水流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十大涨幅、换手、振副、资金流向
流向逆转的启示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