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电子阅读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转型

2019-01-23

智能城市 2019年9期
关键词:阅读器图书馆员馆员

陈 芸

(宁德师范学院图书馆,福建 宁德 352100)

对比第十一次至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1-5],其结果显示: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越来越丰富,电子阅读占比越来越高,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这标志着我国国民的阅读取向正在转变,电子阅读成为热潮。作为人类知识和信息守门人的图书馆,在电子阅读的大环境下,必须适应与跟进社会技术发展,以适应读者日益旺盛的消费趋势,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1 电子阅读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的转变

1.1 馆藏发展政策的思路调整

随着电子阅读的快速发展,基于电子信息载体形式的馆藏资源已成为高校图书馆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许多图书馆根据馆藏信息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调整制定了相应的馆藏发展政策。例如,美国佐治亚大学图书馆在馆藏政策关于期刊的说明中指出,期刊订阅以电子期刊优先,订阅价格高的情况下一般不同时收藏电子和纸质两种类型[6]。通过研究区分电子资源馆藏发展和传统印刷资源具有的载体不同、获取方式不同、分享应用不同、存储形式不同等特性,在高校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中增加电子资源发展政策内容,重新调整高校图书馆馆藏发展思路,研究制定相应的电子资源馆藏发展政策,协调发展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体系。

1.2 馆藏概念与范围的扩大

电子阅读时代,网络和信息技术对高校图书馆馆藏产生了巨大影响,高校图书馆的馆藏不仅仅是馆内所拥有的传统印刷资源和实体电子资源,还应包括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取的馆外网络资源,互联网中的电子图书、期刊等免费、付费资源数据经过有针对性的加工和分类纳入馆藏的范畴,电子资源成为馆藏的重要元素,馆藏概念也实现了新的突破。同时,互联网为不同图书馆之间实现电子资源共享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实现了时空限制的突破,高校图书馆服务通过建立共建、共享的馆藏资源建设体系,全方位满足读者不同的使用需要,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1.3 电子资源馆藏管理转型势在必行

随着电子资源在馆藏结构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馆藏经费分配问题也在高校图书馆研究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目前,高校图书馆传统印刷书籍、期刊仍然在经费中占有较高的比例,但是随着读者对图书馆电子资源的需求程度的提高,将逐步降低印刷型文献的借阅率和使用率,并有逐步取代传统资源的发展趋势。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建设经费必须充分考虑采购经费利用率、文献使用的未来趋势等各种因素,建立平衡、协调的采购经费分配比例,推动图书馆从单一的实体馆藏向实体和电子化馆藏两头并重的模式转变。与此同时,馆藏管理要更加重视满足读者多元化需求和提供满意的服务,在电子资源馆藏采编中有选择性地将自身馆藏资源数字化,使用户能够获取所需的馆藏资源,扩大服务范围,实现服务的普遍性。

2 电子阅读环境下图书馆员队伍建设的转变

图书馆员是图书馆服务的执行者。从当前电子阅读的整体环境下看,图书馆员传统的工作和管理模式的重大变化,直接影响高校图书馆资源的有效利用,更是体现图书馆服务效果的主要标准。那么,在高校图书馆重要转型时期,图书馆员应正视队伍中人才结构不完善、馆员研究意识缺乏、服务理念相对滞后等问题,把这视为一个重整旗鼓的机会,走出一条知识服务的新路。

2.1 强化素质培养改进馆员的知识结构

通过建立新型馆员教育培训制度,强化学科应用,把原有的图书馆业务工作基础和现代馆员现代化技术结合,提高馆员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能力,提升馆员的专业化水准,推动现代图书馆发展。

2.2 人力资源调配更加合理

因为电子阅读的逐步发展,高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结构也产生了重大的转变,随着电子资源的大量增加,信息资源服务电子化、网络化所带来的咨询服务将成为图书馆服务的中心,需要更多的人转移到为读者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上来。以美国康奈尔大学Mann图书馆为例,该馆将读者服务部原来负责借阅流通、书库管理和馆际互借的部分馆员,通过重新培训后,调配到参考咨询部门使他们成为电子信息用户服务的“数据库助理”[7]。

2.3 亟待提升馆员的职业归属感

电子阅读、网络信息馆藏等新鲜事物快速进入图书馆行业,给馆员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心理压力,对变化不适应是个体的正常反应,因此,在一段时间内给图书馆员造成了能力恐慌和质疑。对此,高校图书馆要加大投入,提高图书馆员的社会地位,通过明确馆员级别等方法,使馆员对自身职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自信心,从而进入更主动、更努力的工作状态中去,实现图书馆员的核心价值。

3 电子阅读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内容产生巨大变革

3.1 电子馆藏借阅服务

随着图书馆突破物理空间的限制,以互联网、新型移动网络为流通渠道成为读者获取馆藏资源的重要方式,提供电子馆藏借阅已然成为图书馆服务转型升级的发展需要。读者不需要到图书馆就可以通过网络借阅、下载和归还所需要的馆藏电子书籍,还能通过计算机技术便捷的实现电子书籍馆际互借。以宁德师范学院推出的超星图书馆系统为例,读者只需要利用智能手机扫描超星图书馆程序的二维码,就能轻松检索、查询或者借阅电子图书,有效地提高了馆藏资源的使用效率,电子借阅服务已经成为图书馆对外服务的核心业务之一。

3.2 电子阅读器流通服务

作为一种新式的阅读工具,电子阅读器在图书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iPad平板电脑、Kindle、汉王电子书等为代表的电子阅读工具,大大地提高既满足了读者对馆藏资源快捷、高效的检索和阅读需要。由于电子阅读器拥有传统印刷书籍难以实现的便利性,吸引了更多读者到馆阅读。高校图书馆根据电子资源版权所有者和读者需要,定制采购一定数量的电子阅读器,提供到馆阅读和外借服务。到馆读者可以通过阅读器预装的馆藏书目等检索工具,轻松地在馆域内利用电子阅读器查询、借阅馆藏信息资源,并实现阅读交流社区化,为读者带来了更多的阅读便利和乐趣。但是,由于电子阅读器价格较为昂贵,而且高校图书馆经费有限,无法大范围的推广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子阅读器在高校图书馆服务领域的应用。

3.3 版权电子资源使用服务

现有的互联网文化下,因受版权限制,不少传统或者数字专业文献没有获得数字出版授权,读者无法从互联网上获取相应的文献信息,各种专业数据库也只有图书馆采购。因此,从高校图书馆服务层面上,根据读者需要购买正版数字化电子书籍、文献、数据库资源,在授权内提供给读者到馆使用。同时,在版权范围内开展馆际协作,充分利用特色馆藏交流、自身传统文献数字化等手段,实现正版资源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尽管如此,版权问题还是现代电子阅读发展的一个重大障碍,如何保障知识产权,推动图书馆服务的合法有效正成为一个值得图书馆工作者重点探索的课题。

3.4 支持研究的主动服务

自从图书馆诞生以来,如何应用图书馆资源帮助读者实现学术研究目的,支援教学与科学研究,一直是图书馆服务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最具价值的任务需求。通过电子阅读,快速、准确的查询核对参考文献是应用电子资源的优势,读者可以通过作者、课题、关键字、主题词、摘要等重要内容教学主题搜索,最有效的为读者提供研究资源甚至是研究咨询服务。比如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提供了Citation Linker、RefWorks、Harvard libx等在线研究工具,帮助用户高效地利用图书馆资源开展学术研究[8]。那么咨询服务可分为一般咨询和深度学科咨询,而深度学科咨询就要求图书馆员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背景和专业分析能力,提供知识增值服务。开展个性化、特色化的学科服务的关键就在于学科馆员。

3.5 空间再造优化用户体验服务

原本以纸质书借阅为主要业务的高校图书馆,伴随读者需求的改变,需要重新调整物理空间的使用。以电子阅读、分主题阅读、推广阅读为主流,引导读者思维,重新塑造高校图书馆物理空间,如创客空间、第三空间、三维模拟、人工智能等为读者提供立体化服务,打破传统空间利用的格局,优化用户体验。

4 电子阅读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方式的拓展

4.1 面向读者的采编方式

一直以来,我国的图书馆员在采编中根据学习知识和相关学科研究人员提出意见,结合图书馆设置的实体网络推荐信箱,按照读者推荐书籍目录进行综合评估,根据书商提供的目录,选择、订购书刊、文献,用户决定采购的理念已经产生雏形。但是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国内外图书馆陆续采用了以读者决策采购图书文献的方法,即用户决策采购系统(patron driven acquisition,即PDA)。这个系统根据读者的需要和使用文献的情况,通过数字平台按照一定的标准决策采购决定。即PDA以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为基础,全面分析电子资源,印刷型文献的借阅量、点击量,当某种书籍的查询、使用达到决策参数,由系统决策采购。这种新的采编模式,不仅提高了资源采购的效率,还进一步推动电子资源的利用率。

4.2 面向学科的参考咨询

现代图书馆日益丰富的电子资源,已然成为现代学科研究发展的土壤和源泉,随着高校学科精细化和图书馆馆藏特色化建设的迅猛发展,高校图书馆层次化、专业化、学科化的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图书馆从馆员人力资源配置、学科馆藏建设、咨询服务体系等诸多角度入手,打造先进的信息服务平台,有效提升学科服务的能力。随着电子阅读信息的日益增长,学科研究对文献需求的范围将越来越广泛,尤其对国外先进研究理论、成果等文献需求将大幅提高。高校图书馆建设必然更重视馆藏资源的特色化建设,并对数字资源进行学科分类,形成更加完善的索引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具有专业背景和学科研究经验的高校图书馆员提供直接咨询或者网络FAQ服务,建立学科研究和图书馆服务的桥梁。

4.3 面向流通的快捷借阅

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流通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业务的重要基础,也是为读者提供服务的枢纽环节。大流通服务是图书馆服务模式的一种新的发展方向,它将图书馆视为整体的一个空间,合并各类资源和库室,进行服务建构,仅留一个门口做进出用,读者可自由进入各阅览室。如笔者所在的宁德师范学院图书馆,实行大流通服务后,无论在时间、空间、设施上,还是资源利用方面,都给读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度大大提升。

在目前的电子阅读环境下,大部分图书馆利用超星图书馆等电子图书馆软件将馆藏图书纳入借阅服务范围,通过购买账号实现个人信息的捆绑,便捷快速的利用个人终端浏览文献资源。在美国,由哥伦比亚、耶鲁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发起,普林斯顿大学、布朗、达特茂斯、哈佛、MIT等名校加入,建立了一个有读者自助借还的图书馆外借共享系统,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快捷借阅[9]。在电子阅读器借阅方面,大部分图书馆坚持馆内阅读,通过在馆内的阅读器链接入联机检索数据库(OPAC)实现电子资源的流通使用,同时,避免了资源外借的版权问题。此外,部分图书馆按照印刷型文献的借阅流通方式,将电子阅读器通过制定规范的借阅流程提供社会使用,但是由于多数读者愿意长时间体验电子阅读器的便利,占用了大量的阅读器公共资源,并没有实现高效的阅读流通功能。

4.4 面向社会的读者活动

为了传播阅读理念,倡导全面阅读,我国每年都组织开展全面阅读活动,图书馆肩负着引导健康阅读的重要任务,组织开展“读书节”等各类读书活动也是图书馆自我提升、自我推广的重要途径。在阅读多元化的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要将推荐电子阅读书目和推荐图书放在同等位置,通过对图书馆借阅数据分析,采取热门书刊推荐、书刊简介等方式做好阅读推荐工作,引导公众根据阅读需求便捷的获取阅读信息。在阅读推广中,图书馆以读者公共需求为中心组织开展网络书评、微书评等阅读交流,既能引导阅读,推动相关学科的研究,又能和读者建立“手”对“手”直接交流桥梁。

在电子阅读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向多元化拓展,新的服务方式、新的服务项目脱颖而出,知识讲座、读书会、公益活动、文化展览等这些读者参与度高的服务项目,正在成为图书馆服务的日常组成部分[10]。新服务的开展,不只是宣传了图书馆,更是图书馆功能向社会延伸的一种尝试,提升图书馆在社会中的作用和价值。

5 结语

近年来,在高新技术的推动下,高校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新技术、新思维、新方法层出不穷,图书馆只有打破现状,改变自己、超越自己、提升自己,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发展环境。在这一转型时期,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始终主导着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事业,从一般服务到参考咨询服务,从一般参考咨询服务到深度参与型服务,从单纯提供信息到互动参与,从单一提供阅读场所到营造阅读氛围推广深度阅读,从重借阅转向重综合素养,从普通馆藏到个性化馆藏。电子阅读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转型处处都是机遇,作为知识文化传播中心,图书馆应灵活运用物理空间,将新技术、新服务纳入规划,探寻新方式传播信息、推广阅读,推进创新服务,捍卫自身价值。

猜你喜欢

阅读器图书馆员馆员
基于反向权重的阅读器防碰撞算法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近二十年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研究述评——以心理资本的视角
The Magna Carta
Winner Takes All
高校图书馆义务馆员教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实现高职图书馆长远发展与青年馆员自我实现协调统一
基于图论的射频识别阅读器防碰撞算法
Wiz云笔记在图书馆员知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