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倡议中金融战略与金融需求研究

2019-01-23叶雪梅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19年2期
关键词:倡议一带一带一路

叶雪梅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一、“一带一路”的金融战略与金融成果

(一)“一带一路”区域国家经济发展概览

从地域上讲“一带一路”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经济合作带,横跨亚非欧大陆,覆盖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1]从全球经济发展区域化角度来讲,“一带一路”地区是目前除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亚太经合组织(APEC)以及东盟之外又一重要的经济发展极。从资源富集情况来看,“一带一路”覆盖区域是全球最主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供应基地,世界七大储油区中,中东波斯湾、俄罗斯和亚洲(东南亚、中国)三大地区都处在“一带一路”国家沿线地区,其石油产量占全球石油产量的2/3以上。从贸易进出口额来讲,“一带一路”国家货物贸易占世界货物贸易的1/3以上。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统计的货物贸易数据显示,“一带一路”国家货物出口约占全世界的37%,进口率占到33%,高于美国和欧盟国家。

(二)“一带一路”区域国家经济金融发展特点

第一,人均收入低,但经济发展速度快。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一带一路”区域国家经济总量增长速度快,由此可以看到,虽然人均收入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但也不能否认我国居民的收入保持稳定的增长,13年的时间就增长了407%,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3%,在全球经济总量中的占比也提高了。这就表明,“一带一路”区域正成为全球经济增长较快的地区,而且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持续上升。尤其是在2008年国家金融危机后,2010~2013年,丝路区域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近42%。

第二,国内投资水平稳中有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一带一路”区域国家的国内投资稳定增长,国内投资占GDP比重逐步提升。2000年,国内投资占GDP比重低于20%的国家为23个,占比为37%,2013年,这一国家数降为17个。[2]

第三,资本净流入快速增长,进一步集中于少数国家。近几年,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国资本增长了一倍多。从资本流入国的数据不难发现,资本主要集中于几个国家,其中就包括中国,流入资本占“一带一路”地区的56%;最突出的是2013年,包括我国的五大经济体吸收外国资本合计5870亿美元,比重占“一带一路”地区的77%。

二、“一带一路”区域国家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的关系

今天,再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构想,其内涵在于使欧亚大陆两端的贸易经济联系得更加紧密,通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紧密相连,推动整个欧亚地域的经济发展,扩大欧亚的贸易经济市场,形成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经济总体架构,从而使世界贸易体系蓬勃发展。

“一带一路”中的“一带”依托国际大通道,以重点经贸产业园作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中巴经济走廊、孟中缅印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经济走廊、连云港到圣彼得堡亚欧交通运输大通道等。“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一路”主要依托港口城市,建设中印经济走廊、泛北部湾沿海国际经济走廊、中越经济走廊、中新经济走廊,打造通畅安全高效的国际运输大通道。

对“一带”和“一路”建设进行实质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货物贸易与投资、人员往来都要通过金融起到桥梁作用,从更广的含义上讲就是要提供金融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因为大部分丝路区域国家的经济发展更多依赖于贸易和投资,而贸易和投资的背后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或者说离不开资金的融通。

三、“一带一路”倡议中我国金融发展现状及金融机遇

(一)我国金融发展现状概览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指标显示我国经济基本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经济总量世界第二,进出口贸易总额世界第一,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外商投资额世界第一,对外投资跃居世界第三。此外2015年我国对外投资额度首次超过吸收外资额度,成为资本净输出国。我国的金融体系从小到大,金融市场从封闭到开放,其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据数据统计,2015年12月底中国的M2(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为139.2万亿元,同比增长13.3%,是2014年中国GDP总额63.65万亿元的2.18倍;2015年末,全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长12.4%。[3]同时,中国整体金融业务总量获得长足发展,各类金融机构数量越来越多,例如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也都保持较快的发展。

(二)“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金融机遇

第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带来的金融机遇。“一带一路”区域国家大部分都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重要阶段,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但总体经济水平并不发达、经济发展也存在差异化,使得“一带一路”区域内多个国家的基础设施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那么,在推动这些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相关的资金支持尤为重要。

第二,经贸合作水平提升带来的金融机遇。深化经贸合作是促进我国与丝路国家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是“一带一路”建设大有可为的重点领域。“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小我国与丝路沿线国家贸易的阻力,增加更多的贸易机会。据数据统计,我国企业已在“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建设了经贸合作区。预计到2025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年贸易额将突破2.5万亿美元。

四、“一带一路”倡议中我国金融发展战略

(一)支持企业“走出去”战略,助力国家产业结构转型

自2012年以来,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一带一路”倡议支持“走出去”的理念,增强我国与国际间的贸易合作,拓展市场,实现高资源的配置,不让有限的资源流失,使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与此同时,我国的相关企业应该紧跟步伐,在创新技术、服务、质量、外观等方面都应提高,以保持经济的增长。

(二)构建能源金融合作战略

在能源与金融这两个领域内有很多相同的特征,融洽而又稳定的能源合作必然要求有完整的金融现代化服务体系相匹配。“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下能源金融体系的构建准则,不仅要在能源产业发展方面加大力度,而且要加强在金融服务、金融产品等方面的创新。特别要强调的是,我国作为煤炭、石油、天然气进口大国,以2014年为例,中国的对外依存度接近60%。[4]然而,我国进口路线长期受制于马六甲海峡,严重影响我国的能源安全。因此要加强区域内的能源合作,与周边资源国家构建互联互通的能源金融市场体系,从而使我国能源供应多元化,提高国家能源安全水平。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大实施绿色金融战略

绿色金融的理念在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当前,在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等环境保护的重大问题时,需要国与国之间协同前进。绿色金融理念在全球已经成为一致理念。一直以来我国对绿色金融方面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从我国建立的绿色信贷指标体系就能看出对其的重视度。全球没有几个国家建立该指标体系,我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在中国的倡议下,绿色金融在2016年被纳入G20议程,同时形成了该次议程的绿色金融综合报告。走在“一带一路”建设道路上,要植入绿色金融的观念,加紧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的联系,加大金融机构创新的实践,在绿色产业、节能环保等领域增加关注度,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IPO、绿色基金等,通过绿色金融促进各类金融资产良性运转。

猜你喜欢

倡议一带一带一路
全球发展倡议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Happy Afternoon Tea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