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地铁3号线客运组织现状分析及优化

2019-01-23姜浩

中国设备工程 2019年1期
关键词:石牌交路西路

姜浩

(广东 广州 510000 )

广州地铁3号线于2005年投入使用,随着路网规模扩大及出行需求快速增长,目前其客流量已大大超过远期设计客流量。为缓解运能和客流量之间的矛盾,需对广州地铁3号线客流调控方法进行调整优化,并结合适当的工程措施(如修建新线路)来缓解客流压力。

1 现状分析

广州地铁3号线全长64.41km(含支线),如图1,行经花都区、白云区、天河区、海珠区、番禺区,接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线路设有厦滘车辆段和嘉禾车辆段,配有71列车,高峰小时共有60列车上线运行;列车采用6B型车编组,设计时速120km/h;信号系统运用CBTC技术,支持移动闭塞。

目前本线采用以下两种行车交路。

(1)番禺广场-体育西路-天河客运站(三主线)。

(2)体育西路-机场北(三北线)。

图1 广州地铁3号线线路图

造成3号线运能紧张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①工作日客流集中且潮汐现象明显。3号线沿途各站周边用地规划密度相对较高,CBD(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中央商务区)、住宅区等分布密集。工作日早晚高峰,客流大且分别集中于CBD和住宅区,导致目的地站内人数过多,断面客流量大,满载率高,显著降低了乘客出行效率和舒适度。

②换乘客流大,列车停车时间长。当前车辆采用B型车,无法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客流,再加上严重的客流对冲,列车停车时间延长,有时可达2分钟,显著影响了行车效率,经常导致后续列车在区间临时停车。

③折返站能力不足。受体育西路站折返能力影响,三北线行车间隔最低仅能压缩到4分30秒(一般同等规格线路为2分至2分30秒),运能水平低。

2 当前举措

(1)行车组织措施。目前早高峰开行了同和——大石单向贯通交路区间车(无需在体育西路站折返),此区间最小行车间隔可达1分58秒,高峰小时运能提升约58%。同时在客流较大的车站加开空车来缓解客流压力。此方法较好地利用了信号系统的冗余,提升运能效果显著。

(2)工程措施。

①新建地铁线路。新建广州地铁10号线及18号线。其中,广州地铁10号线规划线路天河客运站——西朗,天河客运站——石牌桥段既有3号线线路,在石牌桥站以西拆解线路。拆解后3号线交路方案将得到有效简化,列车不必在体育西路折返,从而缩短行车间隔,提高运能。广州地铁18号线规划线路广州东站——番禺广场——万顷沙,并计划延伸至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广州东站——番禺广场线路走向与3号线基本平行,可以疏解番禺方向的进城大客流,在延伸至白云机场后亦可疏解白云、花都方向的进城客流,缓解3号线的客流压力。

②厦滘车辆段扩能改造工程。广州地铁3号线车辆段原有容量不足,高峰期供车率达到了85%,不利于列车保养,扩建厦滘车辆段后,库容增加了20%。

3 改进措施

尽管现有措施效果明显,但3号线客流压力仍旧较大,再加上即将开通的14号线所带来的换乘客流,对现行行车组织方案进行优化显得十分必要。此外,1号线广州东——体育西路段客流量较小,高峰小时满载率不足60%,在优化调整中可考虑利用此段的空闲运能。

(1)体育中心站与石牌桥站换乘通道工程。

1号线体育中心站与3号线石牌桥站独立运作,互联互通能力差。如前文所述,1号线体育中心站所在区间运能较为富裕。本工程实施后,可为体育西路站分流部分客流,减轻客流压力,同时改善线网拓扑结构,为后期的优化调整提供新思路,如图2。

图2 体育中心站与石牌桥站相对位置

(2)3号线行车调整方案及配套线路优化工程。

①阶段一(14号线开通及厦滘车辆段扩能改造工程完成后至10号线开通前)。

在14号线开通后,将带来较多换乘客流,可采取以下方案。

方案一:如表1、表2。

表1 方案一列车开行计划

表2 方案一高峰小时行车间隔

该方案充分地利用了信号系统的冗余,延长了交路重叠区间,让更多乘客受惠。但此方案体育西路——厦滘区间行车间隔较短,不利于实际运营。为解决此问题,可以在交路安排不均衡运输,即早高峰小时列车在天河客运站折返后,部分列车在天河客运站——厦滘区间不载客,由厦滘站后回库线进入厦滘车辆段,或者在厦滘站投入载客运营。

方案二:在林和西站往广州东站方向设置交叉渡线,供列车折返,如表3、表4。

表3 方案二列车开行计划

表4 方案二高峰小时行车间隔

该方案同样利用了信号系统的冗余,且广州东站以北各站前往石牌桥以东各站的乘客可借助体育中心站与石牌桥站换乘通道并可绕避体育西路站,利用了1号线的空闲运能,但体育西路站以北开往番禺广场方向的乘客需要在体育西路站换乘。

方案三:如表5。

表5 方案三列车开行计划

此方案行车交路简单,无重叠区间,行车密度高。但石牌桥以东去往番禺广场方向的乘客需利用体育中心站与石牌桥站换乘通道换乘1号线至广州东站或体育西路站再行换乘3号线,延长了出行时间。

②阶段二(10号线开通后)。

10号线开通后,石牌桥——天河客运站拆离本线,交路方案将有效简化,如表6。

表6 阶段二列车开行计划

4 结语

本文综合考虑了线网近期发展对3号线的影响和当前举措的优缺点,提出了适应不同时期的改进方案。改进方案以行车组织优化为主要内容,结合少量工程措施。具体建议有以下两点。

(1)延长交路重叠区间、加密行车间隔或者开行非重叠交路。

(2)在体育中心站与石牌桥站之间建设换乘通道以优化线网的拓扑结构。但随着线网结构的不断完善,3号线客流特征可能会改变,需结合具体情况再进行优化调整。

猜你喜欢

石牌交路西路
罕乌拉西路
手罢工啦
基于大小交路套跑对地铁不均衡客流的可靠性分析
梦里东方——CoCo都可白塔西路店
广州市荔湾区环市西路小学作品集
试论广西金秀瑶族石牌习俗保护现状以及保护计划
基于FAHP的城市轨道交通混合交路运营研究
“石牌文化”:瑶族政治生态记忆的文化表征
——“广西大瑶山瑶族文化记忆研究”系列论文之七
My family members
地铁乘务司机交路安排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