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

2019-01-22徐立鹏

山东青年 2019年11期
关键词:育人功能资助高校

徐立鹏

摘 要:在高校的育人工作中,资助工作是一个重要平台,有效的资助工作具有能力培养功能、心理疏导功能、情感激发功能以及精神激励功能。要想充分实现这些育人功能,必须要通过培养感恩诚信资助文化、强化对受助学生的考核等多种途径,多点着力,多管齐下,这样才能让资助工作取得理想的育人效果。在本文中,笔者首先针对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进行简单分析,再就如何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展开研讨。

关键词:高校;资助;育人功能

前言:高校资助工作是一项通过实施资助举措、落实资助政策从而达到培养人、教育人效果或目标的工作,有着丰富的、显著的育人价值。高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资助这一平台对学生进行教育,将其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充分发挥出来,丰富育人途径,完善育人体系,为社会培养更多高水准高素质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本文立足于高校资助所具备的育人功能,就如何发挥这些育人功能进行论述。

一、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

(一)能力培养功能

一般来说,对高校学生进行资助,多数以校外兼职、勤工俭学等途径进行。在这个过程中,被资助的学生能够综合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或者所学知识进行实践,这对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在校外兼职、勤工俭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与他人进行协调、接触、沟通、交流,加上参加一些非正式组织、志愿服务、爱心社团等,其人际处理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会得到有效提升[1]。此外,高校资助的对象主要是贫困学生,而贫困学生在勤工俭学的过程中需要协调处理好生活与学业之间关系,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自我调节压力、综合协调事务等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等素养。

(二)心理疏导功能

高校学生心理不稳定,处于成长波动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自觉自律能力、是非辨别能力比较薄弱,容易受到情感、生活、学习之外诸多因素的影响[2]。高校资助人员通过对学生的资助,可以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与此同时,被资助学生在参与校外兼职、勤工俭学、学生社团过程中,可以通过和他人的沟通交流将自己心中的压力排解掉,而且这还能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由此可见,高校资助工作具有一定的心理疏导功能。

(三)情感激发功能

高校困难学生在接受学校提供的物质帮助的同时,可以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这对增强高校学生对党和国家的归属感、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高校在资助学生的同时,资助人员会和被资助学生进行谈心谈话,鼓励学生成长成才、艰苦奋斗,这实际上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思政教育,而且这种思想政治教育与课堂上的说教不同,它通过言传身教的形式呈现出来,可以增强教学效果。除此之外,几乎所有的贫困学生通过学校的对口帮扶、无息贷款、勤工俭学、国家助学等资助途径顺利完成学业,这让很多学生都始终怀有感恩之心,即使今后踏入社会,也会怀有回馈之意、感恩之心,这种育人效果相对于课堂上的教育更加有效,也更加持久[3]。

(四)精神激励功能

高校贫困学生在学校的资助下不仅可以解决中途辍学、上学难等问题,而且还会从中深受启发。换言之,高校的资助工作能够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刻苦学习。例如,给品学兼优的高校学生颁发各类奖学金,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4]。与此同时,在当前这个新时代,国家对贫困学生的经济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并且颁发一系列的“捐资助学”“绿色通道”等政策,这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爱、关心与关怀,有利于增强学生努力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除此之外,各大企业的慷慨解囊以及各种社会捐助,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并且受到榜样力量的激励,从而激发学生回馈社会的志向和奋发图强的斗志。

二、实现高校资助育人功能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对受助学生的能力培养

对贫困学生进行资助,并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学生的“燃眉之急”,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摆脱对资助的依赖,提升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所以,高校的资助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资助本身,还要重视并加强对学生自我认识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很多的受资助学生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所以高校在资助工作中應当通过心理疏导、心理教育等途径帮助学生排解负面情绪,让学生能够客观地对待贫穷这个问题,并借此机会激发学生努力拼搏的斗志。除此之外,高校在资助学生的同时要重视并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能力是学生能力、毅力和动力的综合体现。高校可以通过帮扶等方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创造条件,尤其是针对贫困学生的创业创新,要给予充分的支持,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和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

(二)注重感恩诚信资助文化的培养

在校园文化中,资助文化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众所周知,校园文化对学生具有隐性教育作用,而且这种教育作用具有广泛性和持久性等特点。高校在资助工作中应当借助资助这一平台构建感恩诚信的资助文化。在资助文化中,诚信是基础,资助人应当要求贫困学生如实填写自己的家境情况,对于无息贷款的学生则要求学生按时还贷,这实际上就是诚信文化的体现。这不仅是学生获得资助资格的前提,也是学生今后融入社会的重要通行证。学校可以通过助学金奖学金的发放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还可以通过宣讲、案例等形式使诚信根植于学生内心。而资助育人功能的核心是感恩,这是一种情感,是一种为了对恩情进行回馈的主动奉献。高校应当积极培育感恩文化,让学生在心中深植对社会对国家的感恩之情。

(三)加大对受助学生的考核力度

要想将资助工作的提升学生工作积极性以及学习积极性等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学校必须要加大对受资助学生的考核力度。从某种程度上说,考核是一种外在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学生惰性。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在制定资助标准的时候应当兼顾先进性和广泛性,以先进性为导向,广泛性为基础,保证获得资助的学生均是上进的、积极的学生。除此之外,为了保证考核的公平性,学校在设定考核指标的时候应当针对学生的意见进行广泛征集,以确保制定的考核指标得到学生的高度认可。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奖学金以外,在制定资助考核指标的时候尽量降低标准,不能将其定得过高,防止多数贫困学生无法达到标准而失去动力。实际上,考核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契机,可以让受资助的学生珍惜学校的资助,还可以让学生将其转化为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前进的动力。学校还可以抓住这一时机对被淘汰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教育,鼓励被淘汰的学生继续努力,以获得被资助资格。

结论:综上所述,高校资助工作具有丰富的能力培养功能、心理疏导功能、情感激发功能以及精神激励功能,高校要充分利用这一平台,通过加强对受助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感恩诚信资助文化的培养以及加大对受助学生的考核力度等途径将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促进高校贫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雷文,何静,宋涛伟.构建“互联网+精准扶贫”的贵州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体系[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01):99-100.

[2]李敏,罗水荣,唐冰.新时期高校精准化资助育人功能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04):70-71.

[3]黄帅,孙颖,宋开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现状研究调查报告[J].智库时代,2019(13):126-128.

[4]沈秋欢,胡友志.高校“资助育人”的功能分析与价值确证——基于教育制度伦理学视角[J].重庆高教研究,2019(03):110-118.

课题来源:共青团河南省委2019年度专项调研课题

课题名称:高校团干部养成以会代训领学习惯研究

课题编号:QSNYJ2019028

(作者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猜你喜欢

育人功能资助高校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创业教育育人功能与孵化园建设的互动研究
如何在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