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乒乓球直拍反面进攻技术的分析与优化建设研究*

2019-01-22康建荣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王皓马琳刘国梁

康建荣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部 福建南平 353000)

自从中国乒乓球队1952年成立以来,迄今已经走过了60多个年头。中国乒乓球运动员不但在各大世界体育赛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且各地的乒乓球普及运动也蓬勃开展,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1]其中直拍反面进攻技术打法因其难度较高、效果较好而受到专业运动员的青睐,受到普通运动爱好者的艳羡。这一技术在乒乓球的发展历程中,以其独特的优势与魅力赢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而敢于改革和持续创新的乒乓球人又给其以改革和创新,可以说每一次嬗变均造成了技术上的革命,让此种打法从弱至强,走向了繁荣昌盛。

1 乒乓球直拍反面进攻技术的特点

直拍快攻打法的发挥程度决定着打法的威力,发挥的越充分优势越大。快攻打法是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的特长,其他国家的选手对此打法非常重视,并极力采取多种措施对这种打法进行限制,导致中方疲于招架无法充分发挥优势。直拍反面进攻技术以其抢先上手能够争取主动的优势,避免侧身进攻的被动局面。在保持直拍快攻打法特长的同时丰富了反手技术。

1.1 身体结构特点

反手攻在采取攻球过程中,掌心朝上,从预备动作起始引拍,此时手腕位于关节处以屈伏及稍微内收的状态表现出来,而前臂则屈伏外旋,带动上臂从左侧方向内收,将球拍引到腹部左下位置。[4]直拍反面攻球和横板反手攻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在击出乒乓球之际,只能保持掌背面朝外的状态,并以引臂为起始状态,用前臂顺势带动手腕,将球拍带到腹部前方左侧,与此同时,自身的肘部关节稍各前突,而前臂则屈伏内旋,带动上臂从左侧方向内收。这些系统性的动作让上肢几个相关关节保持了高度的转动统一性,利于肌群协同力量的释放,可谓极尽自然和协调之能事,是对人体解剖学的最佳表现。这些身体结构特点都要求乒乓球直拍反面进攻技术走向成熟。乒乓球运动员在反手攻球过程中身体变化的角度如表1所示。

表1 乒乓球运动员技术方式的身体变化表现

1.2 技术动作特点

因为身体结构的调整,乒乓球直拍反面进攻在技术上具有下述几项特点,其一是动作表现相对独特,可以变换落点旋转,这就给对方判断回球造成了相当大的挑战。其二是有非常广的照顾范围,能够让自己一方的进攻能力无形中增强。其三是有了更加趋于合理的技术动作,容易掌握拍型,容易见到成果。其四是同其他技术手段比较起来,此方法的节奏更加独特,球性也难于观察,易于给对方造成心理压力。

为了让这些技术优势特点得到充分发挥,在具体操作时,运动员站位至球台中部位置,双腿保持平行开立的状态,将球拍带到腹部左方侧,接下来把身体重心放到左脚上,使身体略现出略向左转的姿态,然后让肘部关节微向前出,上臂自然下垂,使手腕部位和前臂部位呈现出170度角,稍屈腕部,让球拍呈现出半横的形态。在进行关键的击球动作之际,则腰部需要稍向右转,从而有效地带动上臂,使得上臂带动膀臂挥动,身体重心从左脚移到右脚。为了充分发挥其余技术的辅助作用,要做好技术配合,努力提升运动员3、4回摆技术,使其具有较强的攻击性。

2 乒乓球直拍反面进攻技术的运用情况分析

乒乓球直拍反而进攻技术的代表人物有刘国梁、马琳和王皓。刘国梁和马琳的打法保持了传统技术的动作灵活、善于变化、防守稳健的特点,吸取了横握球拍与直握球拍两种反手技术的优点,创造出自己风格的乒乓球打法。刘国梁是把横打嫁接在直拍正胶左推右攻的打法上,解决了无法侧身进攻而又必须进攻的难题。他在27届奥运会铜牌争夺战中使用了33次直拍反面进攻技术得了9分,战胜了对手。如表2、表3刘国梁在27届奥运会铜牌争夺赛中的发球统计及使用直拍反面进攻技术的情况。

表2 刘国梁发球抢攻统计

表3 27届奥运会上刘国梁与佩尔森比赛时应用直拍横打情况统计

马琳是在反胶弧圈快攻打法的基础上发展了横打,他的反手制造旋转对中台和近台都具有较强的杀伤力。他的打法使得直拍横打技术得到发展,弥补了离台时把手进攻的缺点,丰富了把手击球技术的多样性。他在第50届乒乓球赛团体赛中与奥恰洛夫比赛时虽然仅用了5次直拍横打,却有2次直接得分。他的直拍横打技术让对手只有招架之功,而无法进攻上手。马林在比赛中以直拍横打与直拍推挡相结合加以其他多项小技术的综合使用为自己创造了正手进攻的机会,进而取得了比赛的胜利。见表4。

表4 马琳直拍横打使用情况统计

由表4可知,在各个比赛阶段马琳都会用于直拍反面进攻技术,在接抢段表现更为突出,马琳的直拍反面进攻技术在接抢段使用情况远远高于相持段。马琳自己非常清楚知道的优缺点,因此他在面对不同的对手时,使用直拍横打技术的使用情况也是不同的。在与国外对手比赛时,马琳使用直拍横打技术要更大胆,特别是在接抢段。在六场比赛中,对外使用直拍横打技术比对国内三位国手的使用率高。对外为21.6%,而对国内比赛为14%。马林的直拍横打技术使用的突发性强,不容易被对手察觉。由表可知,马琳三段中使用直拍横打使用率,接发抢攻段为24.3%,高于发球抢攻段的17.8%,命令中率也稍高。而在相持段的使用率和命中率都比发抢段和接抢段低。说明马琳的前三板的正手进攻能力极为突出。

王皓是直拍反面进攻技术的杰出代表,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无人能超越。他的直拍反面进攻技术的特点就是使用大胆,他的把手大部分采有的是直拍反面进攻技术,只是偶尔使用搓球,在接发球时直接上手。而且他的技术应用灵活,能够根据对手的情况控制回球的方向和角度。他在比赛时使用直拍反面进攻技术质量高,能够充分发挥横打技术的优势互补,弥补把手进攻防转换的不足,他反手拉球队力量对比大。在与对手比赛时,能与横板选择对抗且占据上手。通过对王皓多场比赛录像分析发现,他在第三段发抢段使用直拍反面进攻频率大,但得分率不高。在比赛阶胜场中使用直拍反面进攻技术次数非常多,而且抢攻的命中率高达90%。在接发球时使用直拍反面进攻的技术稳定,能直接得分,命中率高达90%。他一共有4种直拍反面时攻和正手位组合技术。王皓共取得了18座冠军奖杯,与马琳并列第三,仅次于王楠的24次,张怡宁19次。在三届奥运会8年中连续闯入决赛,且保持超高水平,但唯独缺少奥运单打冠军。如在2004雅典奥运男单决赛中王皓在与柳承敏比赛时得分情况如表7所示。

表7 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单决赛王皓与柳承敏比赛情况统计表

3 乒乓球直拍横打战术的发展趋势

乒乓球运动员的战术要以正手为主要的得分手段和乒乓球队的核心技术,把直拍反面进攻进术当成一种辅助的技术。在进行比赛时要灵活运用直拍反面进攻技术,给正手创造抢攻的机会。充分利用传统的直拍快攻打法前三板的进攻优势,有效牵制对方,为获得主动权奠定基础。直拍反面进攻技术的出现有效的弥补了直拍运动员的缺陷。从比较大型的国际比赛来看,中国乒乓球从1998年至2008年的男单比赛中,直折运动员与横拍运动员一共交手57场,其中直拍运动员取得了40场胜利,胜率约为70%。最近15届的世乒赛的男单比赛中,直拍运动员与横拍打法的运动员一共交手94场,直拍运动员取得了60场胜利,胜率为64%。但是从80年代以后,中国队的直拍遇到了寒流。追其原因是直拍正胶的旋转不如反胶,直拍反手弱,不如横拍的正反手打法。后来,直拍弃用正胶改用反胶,出现了马琳、王皓、许昕这样优秀的直拍选手,而且屡创佳绩。但是随着马琳、王皓的退役,直拍运动员逐渐走向衰落,因此急需对乒乓球直拍反面进攻技术进行优化。

4 乒乓球直拍反面进攻技术优化建议

4.1 技术的完善

传统直拍快攻打法的主要手段就是推挡,在与欧洲横板选手比赛时,面对他们的拉部经常会感到力不从心,因而丧失进攻的主动权。直拍反面进攻技术的出现弥补了直拍运动员的不足,在比赛时也能够与横拍运动员一样进行反手拉冲,进而掌握比赛的主动权,创造正手进攻的机会。乒乓球运动员在进行训练时,要把各种技术结合起来,使它们融为一体。运动员在练习和比赛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分析可能遇到的问题,找出弥补自身技术的不足之处的方法,加强练习,提高自身的技术实力。

首先,要在基本的发球技术手段之外,形成更加丰富的发球方式,随时变化应用,保证与直拍反面进攻技术相配套的发球技术更加灵活。其次,接发球的手段要更加丰富、更具合理性,同时保证攻击力与命中率的强化,构建形成更加专业的接球与发球技术动作,在此过程中视重点特长技术为中心,而将其余的技术辅助作用也充分发挥出来,做好各项技术间的密切配合,避免单一技术强化而造成其他技术的短板。[4]再者,要努力提升运动员第 3、4 板回摆等技术,回摆过程应当趋于主动,而劈长则需要显现出更强的攻击性。最后,需要注意到底线下旋情况的处理,强化关键时刻的得分意识与得分能力,形成更加准确的判断,并保证移动速度的加快,在运球出手时,需要做到既坚决而准确,保持各动作的紧密衔接,特别是在使用直拍反面进攻技术时,应当将其所具有的弧线怪异特点发挥出来,在其中贯彻直线与追身策略的应用。

4.2 体系的完善

首先,需要将发球、接球的整体化思维与战术思想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以此为技战术训练的重点,同时保证操作的精细化,完善套路衔接以及套路组合功能。其次,需要对直拍反面进攻技术体系进行持续性完善,注意到其威力既展现在接球和发球方面,还展现在此前很少受到重视的抢攻以及连续进攻等方面,因此要求运动员既要能拉、也要肯冲,从而更加全面的增强乒乓球攻击及衔接水平。[5]再者,在运动双方的相持阶段,应当要求自身处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保证进攻性的优势,随时将优势转化为搏杀成果,但亦应在此期间充分做好相持准备,无论是准备还是搏杀,均应有紧凑衔接的意识和动作,争取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进入到相持状态,然而再达到进攻性相持的效果,在此期间既可以用直拍反而进攻,也可以正手解决问题,总之以灵活化应对为要务。

5 总结

直拍反面击球是一种独特的运动手法,它可以让乒乓球运动员的腕关节产生足够大的动作幅度,并伴随以充分的上肢动作,保证球拍倾角的合理性,从而既盖住球体又防止“吃转”情况的发生,从而让台内击球的动作更为游刃有余。从大量的训练与实战经验判断,直拍反面击球的速度快,可照顾到的范围广,进可攻退可守。因此,对直拍反面击球技术进行探讨,使其发挥出更大潜能完全可行。

猜你喜欢

王皓马琳刘国梁
我是小小绘画家
认识刘国梁
刘国梁重掌帅印
马琳
李莉 请来王皓做客《一路畅通》
虎父无犬女!刘国梁6岁女儿获世界亚军
马琳:在再婚生活中不断提升自我
刘国梁卸任一说彻底翻篇 坦言要与队员一起出发
“功和机械能”综合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