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尿道腔镜下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伴肾积水的疗效分析

2019-01-22付顺国

智慧健康 2019年1期
关键词:肾积水石术清除率

付顺国

(蒲江县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四川 蒲江 611630)

0 引言

输尿管结石可导致梗阻,引发肾积水, 长期的梗阻可造成肾功能严重损伤,因此输尿管结石应尽早治疗[1]。本文旨在研究分析经尿道腔镜下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伴肾积水的治疗效果。2016年07月至2018年07月,将所在医院收治的40例输尿管结石伴肾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所在医院2016年07月至2018年07月收治的40例输尿管结石伴肾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纳入标准:①患者经过诊断验证符合输尿管结石伴肾积水诊断标准;②患者及其家属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患者中,男11例、女9例,年龄22-71(35.8±9.5)岁。对照组患者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21-73(34.2±10.7)岁。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对照组处理。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经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手术内容包括:手术开始前进行X线检查,确定结石的位置,留置导尿管。患者需要健侧卧位,全身麻醉。在患者腋中线上取髂嵴上两横指处开口,然后扩张后腹膜腔,导入操作器械。从输尿管中分离结石时,首先暴露结石位点,切开输尿管壁结石位点,然后使用分离钳分离取出结石。将双J管置入输尿管,抽出导丝。手术结束后输尿管切口使用吸收线进行缝合,在机体的后腹膜腔放置引流管,最后进行手术缝合。

(2)观察组处理。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经尿道腔镜下取石术治疗,手术内容包括:手术开始前,实行全麻,取截石位,双下肢保持下垂。在直视条件下将输尿管镜插入患者尿道进入膀胱,在双侧输尿管于膀胱壁开口处,将导丝缓慢插入患侧,输尿管镜沿导丝缓慢进入。沿导丝寻找结石,将钬激光光纤置入,将结石击碎至直径>3 mm。若有增生的肉芽,先切除再碎石。碎石结束后退出输尿管镜,再沿导丝放入双J管,取出导丝,手术完成。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2]

分析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共40例输尿管结石伴肾积水患者术后5天和2个月结石清除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清除评判标准: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第5天和2个月分别进行B 超复查,残留结石直径不大于4 mm,认为临床治疗成功,结石成功清除。

术后并发症评判标准:手术后患者若出现肾绞痛、发热以及恶心呕吐均视为手术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肾绞痛+发热+恶心呕吐)/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 ,组间比较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术后结石清除率的比较

根据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比较结果可知:在手术后第5天,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B超复查,观察组患者中,结石成功清除16例,结石清除率为80%,而对照组患者中,结石成功清除17例,结石清除率为85.0%,结石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后第2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B超复查,观察组患者中,结石成功清除19例,结石清除率为95.0%,而对照组患者中,结石成功清除20例,结石清除率为100%,结石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结石清除率的对比[n(%)]

2.2 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根据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比较结果可知:观察组20例患者术后肾绞痛1例(5.0%)、发热1例(5.0%)、呕吐恶心1例(5.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0%。对照组20例患者术后肾绞痛3例(15.0%)、发热4例(20.0%)、呕吐恶心3例(15.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随着泌尿外科技术的发展, 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方式愈加多样。选择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方法需要判断结石的位置、大小以及患者自身条件,综合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才能以最小的损伤和代价治愈结石,如何提高结石清除率和减少手术并发症已成为手术的关键[3]。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后取石与经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结合术后双J管的置入可有效引流肾积水,促进碎石排出,但腹腔镜手术存在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慢等问题[4]。本次研究,分析研究输尿管结石伴肾积水治疗的术后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结石清除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表明,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在结石清除上能达到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同样的的高清除率,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小。

综上所述,在输尿管结石伴肾积水治疗中采取经尿道腔镜下取石术,患者术后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发生率小,具有疗效好、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5]。

猜你喜欢

肾积水石术清除率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肾结石引发的肾积水会影响肾功能吗
留置输尿管导管在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多参数超声评分法在胎儿肾积水产前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术前合并肾积水与膀胱癌根治术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诊治体会
豆清液不同超滤组分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干预价值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