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2019-01-22杨爱萍

智慧健康 2019年1期
关键词:糖化空腹胰岛素

杨爱萍

(武警云南总队保山分院内科,云南 保山 678000)

0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重、人们生活方式的大幅改变,出现糖尿病的人数越来越多,进而导致患者出现心、肾、血管等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人们对糖尿病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其血糖进行更加合理的控制[1-2]。目前临床上对糖尿病的治疗方式主要为药物治疗,同时对药物的选择目前无统一的标准,其中二甲双胍是一种使用较多的药物,在临床应用中较为广泛,治疗效果较为优异[3-4]。在本次研究中对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共210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105例,男57例,女48例,年龄70~82岁,平均(76.35±2.58)岁,病程10~25年,平均(17.63±2.63)年,对照组105例,男58例,女47例,年龄70~83岁,平均(76.47±2.71)岁,病程10~26年,平均(17.77±2.85)年,纳入标准:通过临床诊断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年龄在60岁以上、通过运动锻炼以及饮食治疗后对血糖控制仍不佳、首次进行正规治疗的患者;排除标准:存在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合并糖尿病足、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大血管病变[5-6]。本次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协会允许,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均有知情权,并签署同意书,对比两组患者各项基本资料,差异细微(P>0.05),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营养治疗、运动治疗、健康教育以及监测血糖,对照组使用门冬胰岛素治疗,患者注射门冬胰岛素[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 公 司 Novo Nordisk(China)Pharmaceuticals Co.,Ltd,国药准字J20100036],均在早晚餐前,首次剂量为0.4U/kg,后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调节,每次注射剂量在4~8U最合适;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二甲双胍治疗,均在晚餐前服用二甲双胍[辽宁奇尔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9714],首次剂量为0.5g/d,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调节,每天最大用量在2.0g以下[7-8]。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糖控制达标时间、血糖控制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出现率。空腹血糖在6mmol/L以下,餐后2h血糖在8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在7%以下,表示控制理想;空腹血糖在6~7.8mmol/L,餐后2h血糖在10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在7%~9%,表示控制一般;未达到上述标准,表示控制不理想[9-10]。

1.4 统计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计量数据分别通过χ2(%)与t(±s)进行检验(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s)

组别 n 空腹血糖水平 餐后2h血糖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观察组对照组105 105 t P 5.76±1.25 6.38±1.49 3.267 0.001 8.25±1.83 9.22±2.17 3.502 0.001 6.55±1.52 7.46±1.53 4.324 0.000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时间对比[n(%)]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对比[n(%)]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率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率对比[n(%)]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上表现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多尿、多食、多饮、消瘦,情况严重时会因为酮症酸中毒而导致昏迷,2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早期较为隐匿,较多患者在进行首诊时未必出现多尿、多食、多饮、消瘦等情况,但是会存在其他并发症,其中包括了高血压、视力下降、高脂蛋白血症、脑卒中、蛋白尿、水肿、冠心病等,部分患者会因为高渗非酮症而出现昏迷[11-12]。

部分患者在进行体检过程中发现血糖异常升高而诊断为糖尿病,随着病症进展,患者会因为视网膜病变而导致视力障碍,情况严重时会出现失明的情况,老年人群一旦出现糖尿病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在患病最初老年患者表现的情况不明显,常常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患上糖尿病,通过临床血糖检查能够发现糖尿病,当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严重应激时,临床表现为酮症酸中毒,也可能出现急性心梗[13]。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目标中,需要严格控制高血糖以及防止出现低血糖、避免营养缺乏以及过度、避免患者体重出现过重过轻、避免缺乏活动以及进行过度体力活动[14-15]。二甲双胍是一种双胍类降糖药物,具有多种作用,其中包括了抑制肾、肝过度的糖原异生,提升胰岛素敏感性,增加对外周葡萄糖的利用,延迟胃肠道对葡萄糖的摄取,该药物同磺脲类药物的降糖机制不同,通过增加糖的利用,增加组织糖的无氧酵解,常常作用在患者的小肠部位;对肝糖原异生进行抑制,减少因为糖原异生而导致基础血糖减低进而基础肝糖输出降低;提高胰岛素受体与胰岛素之间的结合,提高胰岛素清除血糖的功效,增加低亲和性结合点,增加胰岛素受体,降低受体结合点,进而达到改善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老年糖尿病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后,其体重不会增加,能够适当降低其体重,同时该药物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降低动脉中纤维母细胞以及平滑肌细胞的生长,增加血流量以及血纤溶活性等[16]。在本次研究中使用门冬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更低(P<0.05);血糖控制达标时间明显更低(P<0.05);血糖控制情况明显更优(P<0.05);与对照组相比,不良反应出现率无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应用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具有显著疗效,降低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更快、更优地控制血糖,同时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糖化空腹胰岛素
采血为何要空腹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应用安琪酿酒曲糖化工艺的研究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空腹喝水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米酒酿造的糖化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