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蒋卫杰博士:聚焦生产一线(五十六)冀西北越夏彩椒高产栽培技术

2019-01-22栗淑芳苏浴源闫凤岐申领艳康少辉闫万祥余宏军蒋卫杰

中国蔬菜 2019年2期
关键词:连喷彩椒越夏

栗淑芳苏浴源闫凤岐申领艳康少辉闫万祥余宏军蒋卫杰*

(1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 100081;2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3张家口市崇礼区农牧局,河北崇礼 076350)

冀西北的张家口和承德地区夏季冷凉,光照充足,越夏彩椒种植面积2660hm2(4万亩)以上,每 667m2产量 6000kg,产品出口日本、东南亚及销往全国各地,产值可达1.5万~3.1万元。

张家口和承德位于冀西北地区,北纬40°,海拔1 000~1 500 m,气候冷凉,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4~10月日照时数1 700 h(小时),日照百分率达60%,为理想的越夏彩椒生产基地,种植面积已达到2 660 hm2(4万亩)以上。越夏彩椒一般2月下旬播种育苗,4月中旬至5月上旬定植,7月中旬开始收获,至10月中旬收获结束,每667 m2产量6 000 kg,产值1.5万~3.1万元。产品出口日本、东南亚及销往全国各地。彩椒生产区远离城镇及工矿企业,生态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好、商品性优,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1 品种选择

彩椒越夏栽培对品种的选择要求较高,应选择果实灯笼形,四心室,色泽鲜艳,果肉厚,商品性好,货架期长,抗逆性强的品种。冀西北地区种植的彩椒主要为先正达种子有限公司选育的红椒品种玛索和海泽拉种子有限公司选育的黄椒品种娜拉,这2个品种较适应目前国内外市场需求,且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强。

2 整地闷棚

定植前10 d(天)交叉旋耕土壤2遍,耙耱1遍,结合旋耕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3 500 kg、三元复合肥(N-P-K为18-18-18)50 kg、过磷酸钙50 kg,深翻25~30 cm。第2遍旋耕时每667 m2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均匀喷洒地表,边喷洒边翻地。采用高垄膜下滴灌栽培,大行距80 cm,小行距60 cm,垄宽80 cm,垄沟宽60 cm,垄高15 cm,选用幅宽100 cm的黑色地膜覆盖垄面,每垄中间膜下铺设1条滴灌带。整地完毕后封闭棚膜,高温闷棚10~15 d(天),进行土壤消毒。

3 定植

农户从育苗厂购买成苗,育苗期白天最适温度25~28 ℃,夜间温度不能低于18 ℃,否则门椒和对椒易畸形。当彩椒苗龄60~65 d(天),植株健壮,株高15 cm左右,节间短,茎基粗0.4~0.6 cm,根系健壮,6~7片叶,且棚内10 cm土层温度达到10 ℃时开始定植,定植前3~5 d(天)滴灌1次透水,只滴灌垄面,水分下渗10 cm即可,保证足够的地温,以利缓苗。采用大小行错位定植,株距35~40 cm,每垄2行,每667 m2种植2 500~2 800株,定植于垄面边缘向内10 cm处,定植深度以埋住土坨和子叶下方的半截根茎即可。

4 田间管理

4.1 水肥管理 采用膜下滴灌,定植后及时浇定植水,水分下渗15 cm即可。5~7 d(天)后浇缓苗水,以水分下渗10 cm为宜。缓苗后适当控制水分,防止植株徒长。当门椒核桃大小时,结合浇水每667 m2追施水溶肥(N-P-K为10-5-15)10 kg,7~10 d(天)追施1次。结果中期(四门斗椒核桃大小至八面风椒成熟)结合浇水每667 m2追施水溶肥(N-P-K 为 17-15-23)15 kg,7~10 d(天)追施1次,每间隔3次加施5 kg尿素。结果后期(八面风椒采收至拉秧)结合浇水每667 m2追施水溶肥(N-P-K为16-16-16)15 kg,每隔7~10 d(天)追施1次,同样每间隔3次加施5 kg尿素。浇水追肥在日出1~2 h(小时)后开始,日落后停止。在此时间段内,当20 cm耕作层负压值达到70 kPa(张力计)时浇水,到30 kPa时停止浇水。整个生长期可结合施药叶面喷施0.01%~0.02%尿素或0.01%~0.02%磷酸二氢钾,每隔5~7 d(天)喷施1次,共喷施7~10次,交替使用。

4.2 温度管理 缓苗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 ℃,夜间不低于15 ℃。开花坐果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4~26 ℃,夜间不低于10 ℃。结果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 ℃,夜间16~18 ℃。当晴天光线强、棚内温度达到30 ℃时,10:00~15:00在大棚上加盖遮阳网,防止温度过高、光照太强灼伤彩椒果实。

4.3 中耕除草 缓苗后开始中耕除草,及时除去棚内杂草,以减少发病源。

4.4 插架及植株调整 彩椒在封垄前不整枝,封垄后将门椒以下的所有侧枝摘除,门椒以上的弱枝、病枝、无果枝也应摘除,及时摘除下部老叶、病叶,以及不能见到光照的叶片。当株高达到40 cm时开始搭架,在双行植株的外侧插两排架,架高1.0~1.2 m,两排架之间可用细绳连接,也可用架杆连接,以后随植株生长每隔15~25 cm连一横杆,直到植株停止生长为止,横杆密度以植株不倒为准。

彩椒整枝一是为了增加植株的通风、透光率,使果实着色均匀一致,其次是防止枝条挤压椒果,提高优质果率。在一级分枝长8~10 cm时,用口径10 cm的锥状硬壳纸筒撑开分枝,增加开展度,防止门椒、对椒被枝条挤压而畸形。待一级分枝木质化后去掉纸筒,同时使二级分枝在植株上分布对称、均衡生长,三、四级分枝及以后各级分枝去弱留强,保持植株的长势。

根据市场行情,在结果前期,若想提前对椒、四门斗椒的上市时间及保证其品质,可以去掉门椒。在结果后期,为提前八面风椒的上市时间及保证果实品质,可以去掉各分枝上尾部多余的花、果,集中养分,提高优质果率,增加收益。在结果末期,满天星椒多作为青椒来销售,此阶段气温下降,易分化出畸形花,长成畸形椒,要及时疏掉畸形花、果,集中养分,促进满天星椒及早成熟,增加经济效益。

5 病虫害防治

在栽培过程中按照棚内温度、湿度以及土壤湿度的要求严格管理,不可疏忽,在病虫害发生前期要及时防治。

5.1 病毒病 彩椒在高温(30 ℃以上)且干旱(土壤湿度40%以下)情况下极易发生病毒病。可用20%盐酸吗啉胍·铜(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十二烷基硫酸钠(植病灵)乳剂1 000倍液喷雾,每隔7 d(天)喷1次,连喷2~3次。在通风口处加装防虫网,清除大棚四周的杂草,10:00~15:00光照强时加盖60%遮阳网,尤其是新覆膜的定植棚要做好防护措施。

5.2 疫病 彩椒疫病可用72%霜脲氰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烯酰氟吗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58%甲霜灵(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也可使用72%霜脲·锰锌(克露)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叶片与浇灌茎基部。每隔7~10 d(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同时加强通风,适当控制浇水,降低棚内湿度。

5.3 灰霉病 防治灰霉病可用45%百菌清烟雾剂熏棚,每667 m2用药110~180 g,分别放于棚内5~6处,傍晚点燃闭棚过夜,每隔7 d(天)熏1次,连熏3次。也可用40%嘧霉胺(施佳乐)悬浮剂1 200倍液,或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每隔7~10 d(天)喷1次,连喷2~3次。及时清除病残体,发病后及时摘除病果、病叶和侧枝,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

5.4 炭疽病 发病初期,可用80%福·福锌(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9%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交替用药,每隔7~10 d(天)喷1次,连喷2~3次。

5.5 白粉病 发病前期可用25%嘧菌酯(阿米西达)悬浮剂1 5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世高)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 d(天)喷1次,连喷2~3次。

5.6 蓟马 可用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6%乙基多杀菌素(艾绿士)悬浮液1 000倍液,或用含孢子1×107个·mL-1的SZ-26白僵菌悬乳剂喷雾防治,交替用药,每隔7~10 d(天)喷施1次,连喷2~3次。还可利用蓟马趋蓝色的习性,每667 m2田间悬挂50块蓝色粘虫板(30 cm×40 cm)诱杀成虫,悬挂高度以距离植株顶部30 cm为宜。

5.7 白粉虱 每667 m2可用22%敌敌畏烟剂0.5 kg,于傍晚收工前密闭大棚熏烟杀灭白粉虱成虫,每隔7~10 d(天)熏1次,连熏2~3次;或采用粉虱天敌丽蚜小峰防治,在白粉虱发生初期开始少量多次释放,每隔5~7 d(天)释放1次,用时需提前7~10 d(天)向生产厂家订购。

5.8 蚜虫 蚜虫在彩椒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宜早防治。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或0.3%苦参碱水剂2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喷雾防治,交替用药,每隔5~7 d(天)喷施1次,连喷2~3次。还可在大棚内悬挂黄板诱杀成虫,每667 m2悬挂30~40块,悬挂于距离植株顶部30 cm处。

6 采收

彩椒单果质量200~250 g,果形周正,果面无污染、无病虫损伤、无水纹,表皮着色均匀且色正,光滑坚硬,有80%已经转色,手感较硬为成熟的标志。采收时用剪刀或刀具切割果柄基部离层处,保留果柄,轻拿轻放,以免损伤。

猜你喜欢

连喷彩椒越夏
深冬管理彩椒需重视养根叶
果树安全越夏四注意
李子树采后的越夏管理方法
彩椒产业圆了农民致富梦
多吃彩椒的好处
彩椒
越夏茬蔬防虫工作要赶早
越夏黄瓜坐果难 巧用措施多坐瓜
养花小技巧
三七常见四种病虫害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