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9-01-22唐峥莹

关键词:预见性心绞痛常规

唐峥莹

(都安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广西 河池 530700)

冠心病是好发于老年群体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近些年因致残率、致死率居高不下已引起了临床医疗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据临床观察发现,冠心病患者在发病后出现的心绞痛可由心前区向上放射至其他部位,病情严重至一定程度甚至可导致患者心力衰竭,并且在治疗过程中通常会因诸多因素降低患者依从性与舒适度,使患者达不到预期疗效[1]。因此,临床认为护理是辅助治疗工作的重要手段,可通过护理调整患者心态,减少干扰患者治疗的因素[2]。基于此,我院在收治的7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主要实施预见性护理,现将结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均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各39例。纳入标准:(1)患者经相关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并伴心绞痛症状;(2)患者知情此次研究,并在自愿加入的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其他原因所致心绞痛患者;(2)合并脏器功能不全、全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52~79岁,平均年龄(64.14±1.58)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16±0.32)年;观察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52~79岁,平均年龄(64.19±1.60)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21±0.24)年。两组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予以实验组预见性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健康教育: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体位、运动、情绪等因素均是影响患者疗效或是诱发并发症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针对护理人员应结合以上因素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此减少患者治疗与恢复过程中的不利因素,确保消除疾病对患者构成的威胁。例如,向患者讲解病发原因、治疗过程与体位摆放等具体内容,帮助患者了解发病机制,同时帮助患者正确摆放体位,确保患者处于舒适的状态中;(2)心理护理:患者病情在反复发作的过程中易产生巨大的压力与负面情绪,不利于患者的治疗与恢复,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积极了解患者内心想法,为患者排忧解难。同时,予以患者鼓励与安慰,帮助患者认识到负面情绪对治疗与护理可造成的影响,确保患者配合治疗与护理;(3)病情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治疗期间对其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并定时巡视患者病房为患者更换体位,针对患者出现的症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例如,若患者出现心绞痛症状,可予以患者适量硝酸甘油含服,并叮嘱患者注意卧床休息,避免过于劳累等。

予以常规组一般护理,即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病情向患者提供相关的病情指导,同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向患者讲解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等。

1.3 观察指标

在护理后1个月,记录两组患者护理情况,其中包括:血压、血脂、血糖正常例数与心绞痛发作次数。同时向患者发放护理满意调查问卷评估此次护理满意度,主要分为三个指标:(1)得分高于90分说明满意;(2)得分范围在80~89分之间说明基本满意;(3)得分低于79分说明不满意。满意与基本满意相加之和等于总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护理情况

经护理后,实验组血压、血脂、血糖正常例数均多于常规组,并且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情况 [n(%)]

2.2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经护理后,在护理满意度对比上,实验组(97.44%)高于常规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总满意度 [n(%)]

3 讨 论

据相关研究表明,[3]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进行治疗的同时,予以患者相应的护理可起到提高疗效的作用,有助于缓解心绞痛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压力,确保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预见性护理因具有可提前预知风险的优势,并且在冠心病护理中对改善患者的血压与血脂水平具有积极意义,现在心血管疾病护理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此次研究结合冠心病为心绞痛患者的病情特点与治疗方式,在实验组中主要通过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与病情护理三个方面向患者提供优质的预见性护理服务,确保护理内容符合患者的身心与治疗需要,并弥补一般护理存在的缺陷。具体来说,预见性护理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4]:(1)通过健康教育帮助患者了解影响自身疗效或引发并发症的因素,可从本质上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意识,让患者在高度配合的情况下积极接受治疗,以确保血糖、血压与血脂水平处于正常水平中,达到避免病情恶化的目的;(2)预见性护理可兼顾患者治疗期间的情绪状态,并注重调节患者的心态,避免情绪因素影响患者治疗与护理效果,或是加剧护患之间的矛盾;(3)在患者治疗期间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一方面有助于及时发现治疗期间潜在的风险因素,另一方面也能够及时向患者提供必要的帮助,例如缓解患者心绞痛、为患者更换体位等,确保患者处于舒适状态中,使患者肯定与满意护理人员提供的护理服务。经护理后,实验组血压、血脂、血糖正常例数均多于常规组,并且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护理满意度对比上,实验组(97.44%)高于常规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研究结果与杨妙珍[5]等3人研究结果相似,说明本研究结果具有一定可信度与科学性,同时也证实了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可减少诱发患者心绞痛的因素,以此提高患者舒适感与满意度,值得今后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预见性心绞痛常规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常规之外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心绞痛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