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患者的12导联心电图诊断价值

2019-01-22薛彦霞

关键词:肥厚型心尖导联

薛彦霞

(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医院,河北 邢台 055350)

1 资料与方法

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确诊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42~69岁,平均年龄(53.1±0.6)岁;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0~68岁,平均年龄(54.2±0.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受试者均运用心电图仪实施标准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心电图异常指标包括:(1)QRS波群改变;(2)ST段下移;(3)T波倒置;(4)存在病理性Q波。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

2 结 果

2.1 观察组患者的心电图特点

观察组的40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电图异常改变,患者心电图异常率为100.00%,异常表现主要包括心电图的胸前导联R波出现振幅升高,特别是V4升高幅度最大,其次分别为V5、V3及V6;此外患者的胸前导联V3与V6均发生较大幅度T波倒置,其中V4和V5倒置情况最明显。40例患者的心电图均发生ST段下移。

2.2 两组受试者心电图的特点对比

两组受试者心电图特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受试者心电图的特点对比

3 讨 论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所占比例相对较低。然而中年男性是此类疾病的高发人群,该类患者由于并无显著临床症状和体征,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容易出现误诊或漏诊等情况。针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方式通常为冠脉造影心电图、左室造影以及超声心动图等。近年来随着各类临床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有所提升,同时对此类患者的病症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运用心电图检查具有操作便捷和费用低廉等特点,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早期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若在检查中提示患者心电图有特征性异常改变,应该高度怀疑是否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避免出现漏诊及误诊。本次研究当中,观察组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提示,患者均存在比较显著的左室高电压T波倒置和ST段偏移等情况,与健康者相比其心电图的异常状况较为明显,这表明通过运用心电图检查能够方便的观察患者心电图特征,对于患者早期的有效明确诊断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其心电图特点与健康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探究患者心电图的特点,可提升该类患者诊断准确率,为患者后期治疗提供有效参考。

猜你喜欢

肥厚型心尖导联
心电导联向量的数理基础及其临床应用
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诊断肥厚型心肌病的效能评价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表现早于心脏彩超改变13年1例
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特点
18导联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研究
家族聚集性明显的肥厚型心肌病
欢乐过大年
栽种了一个长在心尖尖上的花园
多类运动想象脑—机接口导联选择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与心电图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