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介入家庭暴力的路径探索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视角

2019-01-21桂培峰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暴力行为施暴者社会工作者

桂培峰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一、家庭暴力的概述

(一)家庭暴力的定义

我国的《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将“家庭暴力”界定为“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二)家庭暴力的类型

按照暴力的性质来划分,家庭暴力可以划分为身体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等。身体暴力是指施暴者对受害者的身体进行直接性或者间接性的伤害;精神暴力是指施暴者通过谩骂、侮辱等方式打击受害者的自尊心,并对其造成精神上的痛苦;性暴力指丈夫在妻子不同意或严重抗拒的情况下强行发生性关系的婚内暴力性行为。

(三)家庭暴力的特点

1.暴力场所高度隐蔽

家庭暴力是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大多发生在家庭内部,具有高度的隐蔽性。同时“家丑不能外扬”的思维仍然存在,即使遭受暴力行为,也很少向外人透漏。

2.暴力行为反复出现

相对于其他暴力行为,家庭暴力行为一般会在一段时间内多次发生,并不是偶然的暴力行为,具有周期性、反复性、长期性的特点。

3.暴力形式越发多样

家庭暴力的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根据中国妇女联合会的一项调查研究,家庭暴力有身体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经济控制、限制人身自由等形式。

4.暴力态度主观故意

家庭暴力的施暴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明知道自己的暴力行为是违法的,会对对方造成严重的身体和精神伤害,却仍然实施暴力行为。

二、家庭暴力受害者社会生态系统分析

(一)微观系统:家庭暴力受害者的身心处于消极状态

遭受家庭暴力的受害者,身体上遭受施暴者的打击和虐待,造成生理机能下降并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进一步影响到受害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家庭暴力给受害者带来的精神上的伤害十分巨大,使受害者长期处于一种紧张、压抑、焦虑、恐惧消极情绪状态之中,造成受害者自尊心的降低、人际交往的困难以及社会支持的缺失。

(二)中观系统: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家庭权利地位低下

在家庭的权力分配方面,施暴者通常控制家庭经济,掌握大部分的家庭权力,从而对家庭地位低下的受害者进行控制。权力地位的低下导致家庭暴力受害者在家庭里没有话语权,得不到其他家庭成员的足够尊重。家庭权力地位的不对等也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从而导致冲突和争执。

(三)外部系统:家庭暴力受害者的社会支持十分短缺

由于家庭暴力受害者在家庭中的困境,导致其非正式网络的功能和左右难以发挥,难以得到其他家庭成员和朋友的支持。家庭暴力具有隐蔽性,社区中的其他人难以得知情况,所以很少能够提供相应的支持。但即使知道,由于“清官难断家务事”的传统思维导致社区居民难以插手干预。同时,由于我国大部分社区和村落缺乏相对应的社会组织,这也使受害者难以连接到外部资源,从而导致社会资源的缺乏。

(四)宏观系统:家庭暴力受害者的社会环境不够友好

首先,受“家丑不可外扬”“清官难断家务事”等传统文化的影响,导致家庭暴力得不到社会的重视,使家庭暴力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同时,中国传统的父权文化使家庭中的男性掌握大多数的权利,女性却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其次,我国的反家庭暴力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仍然不健全,需要继续不断完善和发展。与此同时,不平等的社会性别观念,进一步造就了家庭暴力的发生。

三、社会工作介入家庭暴力的路径分析

社会工作介入家庭暴力的路径主要有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两种。直接介入是社会工作者使用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为家庭暴力施暴者和受害者提供直接有效的服务;间接介入是社会工作者通过社区工作和社会行政等方法,争取外部资源,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为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间接服务。

(一)个案工作

1.家庭暴力受害者方面

首先,对家庭暴力受害者进行心理辅导。通常情况下,在遭受家庭暴力后,受害者长期处于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中。所以,社会工作者要及时介入受害者的危机状态,运用倾听同理等专业技巧,安抚受害者的伤痛情绪,减轻受害者的恐惧心理;其次,增强家庭暴力受害者的能力。社会工作者要运用优势视角发掘受害者的潜能,提升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的信心,对案主的能力进行肯定,让其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帮助其提升沟通交流技巧以及面对危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家庭暴力施暴者方面

首先,改变施暴者的错误认知。男女平等是社会的普遍认知,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在家庭和社会中扮演者不同的角色,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要懂得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其次,对施暴者进行普法教育,让施暴者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暴力行为触犯了法律法规,应当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承担责任。最后,对施暴者的认知和行为偏差进行治疗。社会工作者要纠正其认知上的错误和行为上的偏差,改变其不良的思维观念,消除其存在的暴力倾向。

(二)小组工作

1.建立受害者支持小组

支持小组是通过有相同或类似经历的人通过彼此互动、表达情感、放松压力和分享经验,从而为小组成员提供情感上的支持,通过共同成长和集体行动来解决面对的问题。受害者支持小组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建立关系。社会工作者与小组成员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和真诚的专业关系。(2)熟悉组员。小组领导者要引导小组成员相互自我介绍,使小组成员互相熟悉。(3)表达情感。社会工作者引导小组成员积极表达情感,分享过往经历,营造一种共鸣的气氛。(4)治疗伤痛。社会工作者要让受害者走出消极的情绪状态,乐观地面对以后的生活。(5)增强能力。增强小组成员的沟通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提升自身的力量。

2.建立施暴者治疗小组

治疗小组是对有相似问题的施暴者进行认知改变和行为纠正,消除其内心的暴力因素从而预防家庭暴力的发生。施暴者治疗小组的工作程序可以分为:(1)自我探索。社会工作者引导施暴者进行自我探索,增强其对自身人格发展的关注。(2)情绪宣泄。在小组互动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宣泄出负面情绪和压力。(3)发现问题。在小组成员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找到引发暴力的原因。(4)做出改变。通过心理辅导和情感支持实现认知的重塑和行为的重建,逐步建立正确的行为模式。(5)再社会化。重新学习正确的社会规范和价值理念,使其在家庭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三)社区工作

1.警社结合

打造警察与社会工作者结合的行动模式,以社区资源为基础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者的作用,让警察与社会工作者形成合力发挥出“1+1>2”的作用。工作的重点主要有:警察行动的干预、司法单位的参与、社区资源的支持、社会工作的配合、社会服务的提供。这种模式有利于通过多部门的合作,整合各类资源形成治理家庭暴力的合力。

2.社会支持网络

首先,非正式支持网络的建立。以家庭为核心,增强受害者与其他家庭成员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受害者与亲戚朋友之间的联系,从而获得情感和心理上的支持,同时非正式支持网络也能在冲突发生的第一时间给予支援,避免冲突升级。其次,是建立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构建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包括:与公检法机关进行配合,推进普法工作,认真做好家庭暴力立案,严谨妥善地处理好家庭暴力事件;与社会组织密切配合,积极调动社会资源为受害者提供帮助,发挥相关社会组织其在专业领域的特殊作用;与所在社区相互协作,在社区建立紧急庇护中心,这样能够在家庭暴力发生的第一时间为受害者提供安全的场所,保护其人身安全。通过以上多方合作,建立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给予家庭暴力受害者有力的社会支持,从而有效治理家庭暴力。

(四)社会行政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建立专门的反家暴机制。《反家庭暴力法》有关家庭暴力的实施主体的界定过于狭窄,同时家庭暴力的相关法规缺乏可操作性。所以,社会工作者要根据实务工作的实际情况,发挥好政策影响者的角色,把工作中的建议、经验反馈给政策制定者,积极地指出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的不足之处和缺陷,促进党和政府及时修订相关的法律条文,完善有关家庭暴力的法律体系,使公检法部门在处理家庭暴力事件时做到有法可依。

2.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工作者要开展关于反对家庭暴力的专业服务活动,让社区居民全面地了解家庭暴力,掌握解决家庭冲突的技巧。同时,社会工作者要积极推动反对家庭暴力的宣传工作,通过与党政机关、新闻媒体、社会组织等密切配合,以妇女节、反家暴日等节日为契机,开展讲座、专题演出等形式的活动,加强社会公民的法制教育和道德建设,从而营造一个和谐友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家庭暴力的预防和治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所以需要多部门相互协作、共同参与,提升家庭暴力的防治效果。同时,社会工作在家庭暴力领域的实践过程中可以参考我国港台地区以及西方国家的实务经验,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摸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实际的预防和治理家庭暴力的理论和实务模式。家庭暴力预防和治理的任务是巨大的、复杂的,需要我们社会工作者坚定信念,积极投身于实践,从而营造一个没有暴力的社会环境。

猜你喜欢

暴力行为施暴者社会工作者
高等继续教育在提升社会工作者核心职业能力中的作用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
角色理论下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及困境研究
小编有话说
——
青瓦台常驻记者吃霸王餐?
家庭暴力中施暴者的矫治问题研究
“白丝带”,协助家庭暴力施暴者开展“自救”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媒介分析:动画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第一次遭遇家暴该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