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53年的维吾尔族老人终见汉族姐姐

2019-01-21百灵

侨园 2019年1期
关键词:乌鲁木齐西安姐姐

文 百灵

半个世纪后“姐弟”相见

前不久,在央视《等着我》节目现场,两位年逾七旬的老人紧紧相拥,老泪纵横。其中一位来自新疆的艾外都•阿不都老人,用带有浓重新疆口音的普通话说道:“姐姐,我想你了,我找你了,找了你53年……”被艾外都老人称为姐姐的人叫王香莲,她说:“当年我仅做了一件小事,你却惦记了半个多世纪。”在两位老人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绝处逢生,求医无果遇“药神”

1964年,对新疆小伙子艾外都•阿不都来说是极为苦难的一年。身为家中顶梁柱的父亲阿不都•卡斯木病倒了,年方20岁的艾外都为了照顾爸爸,辞掉了他在家乡新疆哈密柳树泉农场的工作。一家人失去了收入来源,日子过得异常艰辛。

说起父亲的病,艾外都伤透了脑筋。几年前,父亲先是小腿和脚开始肿,后来胳膊肘也肿起来,并伴有红色斑点。因当时未影响到劳动和生活,所以他们没太在意。谁知1964年父亲的病情加重,肿大的部位长出一个个肉瘤,疼痛难忍。生产队和营地的医生看了都摇头,表示没见过这样的病例。见父亲被病痛折磨,艾外都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带父亲到哈密的大医院去看看。

哈密市离艾外都的家70公里,需乘坐1个小时的火车才能到达。家里早已没了积蓄,他急得团团转,直到年底,在邻居的指点下他才厚着脸皮向生产队请求支援。1965年1月,艾外都怀揣申请来的30元医疗费,带父亲来到哈密。

哈密的医生检查后说治不了这种病,让艾外都带父亲到大医院去看看。艾外都心想,那只有去乌鲁木齐了。可是,乌鲁木齐距哈密700多公里,艾外都有生以来都没有去过那么远的地方。再说,家里没钱,别说治疗费,就连路费都凑不够。

从诊室出来,艾外都搀扶父亲斜躺在长椅上,心里很不是滋味。父亲才55岁,为了他们兄弟姐妹吃过不少苦,如今眼看孩子们长大成人了,过几年就该享清福了,却生了这种怪病,手上脚上都是肉瘤,身上却瘦骨嶙峋。

随后,艾外都背着父亲登上了回家的火车。父子俩心里都明白,上乌鲁木齐看病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回家无疑是等死。由于没法坐,列车员将艾外都的父亲安排在两节火车的连接处躺下,艾外都则蹲在一旁照顾。

车厢里来来往往的乘客看到阿不都老人身上那夺人眼球的肉疙瘩就捂着鼻子赶紧走开了。艾外都两眼呆望着窗外,心里满是孤独与绝望。

这时,有位身穿军大衣、头戴军帽的姑娘走过来,皱着眉头看了看躺在过道的病人,随后蹲下身仔细摸了摸肉瘤,又若有所思地检查了一阵子。艾外都十分惊讶,父亲的样子挺吓人的,人们避之唯恐不及,这个姑娘年纪轻轻的竟然敢如此靠近。

几分钟后,艾外都就解开了心中的疑惑。原来,姑娘名叫王香莲,是西安一所医学院的学生,这次放寒假到乌鲁木齐探亲。王香莲对艾外都的父亲说:“老人家别担心,您这病能治!”那神情,似乎是个经验丰富的医生面对一名普通感冒病人时那般充满自信。随后,王香莲起身告诉艾外都:“可别再拖了,赶紧到医学院(今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来,我在那里等你们。”说完,她从包里摸出纸笔,记下了艾外都的通信地址,又撕下一张纸,写上自己的地址递给艾外都。

有了热心姑娘的陪伴,艾外都不再孤单,一个小时的旅程似乎转瞬即逝。他们到站了,王香莲帮他把父亲抬下了火车。车门关闭,火车缓缓启动,艾外都手里紧紧握着王香莲留下的地址,激动得向窗口使劲挥手。王香莲把手卷成喇叭状,高声喊道:“乌鲁木齐见!”军帽下面那张红扑扑的脸蛋,宛若天使般纯洁美丽。

可艾外都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一别就是整整53年,他对王香莲的印象,也永远定格在了那一刻。

萍水相逢,军医“姐姐”施大爱

回到家中不久,艾外都收到一封来自乌鲁木齐的信。信中写道:我已经去乌鲁木齐医学院看了,没见到你们。怎么没来,还没有准备好吗?老人家的病可不能拖。

显然,这是王香莲的来信。艾外都既激动又惶恐。他不好意思道出实情,只是托人回信,说还在准备中,很快就去。

一个月后,王香莲再次来信,告诉艾外都寒假结束了,在乌鲁木齐的探亲时间也结束了,她现在要回西安上学。如果老人家到了乌鲁木齐的医院,要立即写信告诉她新的地址,她会跟艾外都联系。最后依然强调,不要耽误病情,尽快治疗。

这封信让艾外都坐不住了,仅有一面之缘的人都如此关心父亲的病情,自己却在家里无所适从。他再次鼓起勇气,给哈密政府写了封求助信,详细说明了家里的情况和所面临的困难。

很快,各级政府补助了艾外都家350元,并承诺在乌鲁木齐的治疗费全额报销。1965年3月15日中午,艾外都同母亲一道,陪同父亲登上了开往乌鲁木齐的火车。火车站隔壁就是邮局,似乎心有感应,艾外都在开车前到邮局逛了一圈,竟意外收到王香莲写来的第三封信。信里依旧念念不忘老人家的病情,询问治疗进度,寄托了她在千里之外的牵挂,并在信里夹了10块钱。艾外都激动得一阵哆嗦,颤抖着双手把信和钱捧到老父亲跟前,一家人在火车上哭成了泪人。他们明白这10块钱的分量,因为王香莲是没有收入的学生,该怎样省吃俭用才能结余出这10元钱啊!在一毛钱能买两个鸡蛋的1965年初,10元钱对一个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在车上,父亲对母亲说:“香莲真是个好姑娘,就像咱们的亲闺女。”

在医院住下后,艾外都写信到西安,告诉王香莲住院地址。很快,西安回信了,每一次都嘱咐艾外都如何照顾父亲,并让他回信告诉她治疗进度、恢复情况、用药情况等。

在两个半月的治疗期,艾外都陆续收到王香莲好几封信,每封信里都夹有钱,艾外都全记在日记本里。他计算过,王香莲前后寄了140元钱。应王香莲要求,艾外都还寄了父亲的病历和病灶部位照片到西安。父亲阿不都•卡斯木总是感慨,不知哪辈子修来的福气,有这样一位好姑娘关心和帮助他。艾外都在信里转达了父亲的意思,希望认王香莲为干女儿。王香莲爽快答应,说很开心多了一双父母和一个弟弟。两人从此以姐弟相称。

一天,病房里突然来了三个陌生人,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物,还有水果、饼干、糖果。陌生人说是王香莲的亲戚,受王香莲之托前来看望老人。一周后,三位陌生人又买了礼物到医院探望了阿不都老人,并跟他亲切聊天。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些零食简直就是奢侈品。“王香莲”三个字,深深印在了艾外都心里。

1965年6月初,阿不都老人康复出院。艾外都托朋友在乌鲁木齐广播电台发了一篇稿子,写下了王姐姐帮助父亲的故事。朴实的农村青年,不知道如何表达心中的感恩与感动,只好通过无线电波传送真诚的谢意。他还希望通过电波,把王姐姐的大爱播撒到四面八方。那时,全国掀起了学雷锋高潮,王姐姐就是身边的活雷锋。一时间,各地媒体相继转播了王香莲的故事,报纸上也刊登了。艾外都买来报纸,小心剪下关于王姐姐的通讯报道,连同父亲康复后的照片,还有全家人心中浓浓的谢意,一起寄给了王香莲。

艾外都原以为,自己一家与王姐姐的缘分会从此连绵,永不间断,甚至将来有机会还可以见上一面,手拉着手叙叙旧,亲如一家人。可没想到,几年后的一场变故让他们中断了联系。

跨越半个世纪喜相逢

1969年,阿不都•卡斯木老人肉瘤复发,王香莲建议他到西安看病。听说要去西安,艾外都格外高兴,因为西安有他亲爱的王姐姐。相互通信几年,远远无法化解他对姐姐的思念之情。父亲也莫名地兴奋,似乎到西安不为看病,而是为了探望分别多年的亲闺女。

考虑路费太贵,这次艾外都没有让母亲陪同,他独自带父亲来到西安,一下火车直奔西安陆军医院——王香莲实习过的地方。艾外都决定,先替父亲挂号看病,等治疗时他再抽空去找姐姐。

进入诊室,皮肤科的医生护士见到艾外都的父亲都热情相迎,说:“瞧,咱们的阿不都•卡斯木大叔来啦!”好像大家是相识多年的老友。艾外都一时摸不着头脑,千里之外的西安怎么会有熟人呢?过了许久,他才想起自己4年前曾给王姐姐寄过父亲的病历和照片,一定是王姐姐拿着资料找皮肤科的大夫看过。大概是父亲的病情特殊,因此大家都记得。

等父亲进入治疗阶段,艾外都把父亲安顿好立即赶往医学院去找王香莲。可人生如戏,艾外都与王香莲擦肩而过。校方告诉他,王香莲毕业去了东北一家医院,地址不详。艾外都火急火燎地回到陆军医院,在王香莲实习的科室打听。令他遗憾的是,没有人知道王香莲的通信地址。

在西安入院15天后,医生告诉艾外都,治疗他父亲的病需要用X光机照射,而这种设备在西安只有医学院有,但需排很长的队才能做一次治疗。这时,另一位医生介绍艾外都到同样有这种X光机的上海华山医院,并给他写了一封介绍信。艾外都父子来到华山医院后,医生看到介绍信热情接待了他们,并很快安排了治疗方案。艾外都知道,这全都得益于王姐姐的事先安排。

从上海华山医院回到家,一家人热切期盼王香莲来信,希望重新建立联系。一年过去了,他始终没有收到王香莲的来信,她似乎人间蒸发了。

1981年,阿不都·卡斯木老人因心脏病离世。临终前,老人家将艾外都叫到跟前,颤巍巍张开发紫的嘴唇想要交代什么,但最终因体力不支未能说出话。艾外都紧紧握着父亲的手说:“爸爸,儿子知道,儿子都懂。您是希望我找到姐姐。放心吧,我去找!”

20世纪80年代,艾外都已经成家,有了5个孩子,考虑到孩子年纪都小,艾外都打算等孩子们大一些再去寻找姐姐。2000年,正当艾外都筹划寻找王香莲时,妻子病倒了,因脑出血导致半身不遂,他不得不全力照顾妻子。2012年,妻子过世,子女都已成年,艾外都开始了寻找王香莲的行动。他发布过寻人启事,给媒体写过信,但一无所获。家中的孩子,包括孙辈,都知道王香莲的故事,一致发誓要找到这位恩人。

2018年3月,艾外都的小女儿海丽切木•艾外都与央视《等着我》栏目组取得联系,请他们帮助寻人。随后,经过全国网友共同努力,艾外都终于在节目中见到了日思夜想的王香莲。而此时,他们都已是白发老人。相见的那一刻,他们紧紧相拥,泪流不止。王香莲患有脑动脉硬化症,口齿不清地向艾外都问好:“弟弟,你还好吗?”动人的场面让观众落泪。

王香莲几度哽咽,说:“当年我仅仅做了一件小事,你却惦记了半个多世纪……我毕业那年,因随身的行李箱丢失,通讯地址也一起丢失了,因此跟你们失去了联系。”说着,她牵起老伴儿的手,告诉艾外都:“弟弟,你是俺俩的红娘啊!感谢你!”

原来,当年艾外都请人写的广播稿,也被西安的电台转播了。学校连续一周播了王香莲的故事,一个小伙子深受感动,主动找到王香莲表达了心中的敬意。他就是王香莲后来的爱人。就是说,王香莲对艾外都父子的帮助,间接促成了她的美满姻缘。

猜你喜欢

乌鲁木齐西安姐姐
西安2021
Oh 西安
Cлово месяца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
认识“黑”字
巧手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