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教育背景下农村学校管理策略

2019-01-20贵州省盘州市柏果镇五一小学包继合

天津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理念农村

■贵州省盘州市柏果镇五一小学 包继合

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倡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差异性,强调学生终身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这对农村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农村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正确认识领会素质教育精神是前提,提升管理水平是关键,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是契机,进而优化农村教育结构。对此,本文着重分析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农村学校管理提出的要求,论述农村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农村学校管理策略。

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广,为教育领域带来新的发展路径,尤其是农村教育。受到留守儿童问题、传统教育的影响,导致农村学校管理存在一定问题。而在农村学校管理实施素质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变革,对增强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十分重要。因此,素质教育背景下,农村学校转变教育管理理念,以素质教育理念为管理导向,尊重学生主体性与差异性,为学生开展针对性、科学性教学活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进而促进农村学校管理质量的提升。

一、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农村学校管理提出的要求

(一)转变管理思维,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能够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及成绩,进一步影响到学生个性发展与价值取向。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学习。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忽视师生关系构建的重要性,认为学生是“被教育对象”,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应转变这种教育管理思想,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融入师生、师生互动交流模式,进而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二)关爱学生,引领学生健康发展

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教师应给予学生真挚的关爱,了解每一名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情况,进而促进因材施教。教师只有树立关爱学生意识,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教育内容,以正确的管理方式教育、管理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引领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教师关心学生、热爱学生,也是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发掘学生自身潜能。

(三)终身学习,不断提升

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必然性格、兴趣、学习方面存在差异性。基于此,应管理好每一名学生,赢得学生的尊重,进而增强农村学校管理质量。这就需要教师应通过学习心理学、教育学、文化知识提升自己,增强自身综合素养,以实践教学为导向,增强学生实践经验,引领学生。教师只有自身树立终身学习模式,才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进而增强学生学习意识与能力。

二、农村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没有以学生为中心

受到传统教育弊端的影响,部分农村教师管理观念还没有得到转变,还停留于应试教育管理模式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大都采取一言堂、灌输式教学方法为学生授课,忽视学生主体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在管理中,教师大都以学生分数来评定学生,很少了解事情的原因,认定学困生爱捣乱,学习好的学生是受影响者,在此管理模式下,使一些学生出现叛逆心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会使管理越加困难。

(二)素质教育理念未能有效实施

在素质教育理念普及的今天,要求教育管理应以人为本,在实际实施中却很难。由于部分学生父母文化水平低下,接受的教育很少,使学生在家庭中接受的教育不完善。事实上,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很大,父母是学生“第一任教师”,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发展。学生受到家庭教育影响,导致学校很难改变学生思想观念。

(三)留守儿童问题

由于城乡经济的差异性,多数父母进城务工,将孩子交给老人抚养,老人在管理孩子中,大都停留在温饱,对其身心发展教育存在缺失。学生常年看不见父母,缺乏父母的关爱,心中难免生成怨恨,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这种情绪被扩大,使学生形成自律意识差、性格暴躁等恶性。学生这些情况,加大了农村学校管理难度。

三、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农村学校管理策略

(一)加大资金投入,更新设备

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是农村现代学校教学管理的关键部分。根据农村学校管理职能部门,管理系统分为教职工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事务管理等,只有将这些系统相整合,促进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实施,才能提升农村学校管理水平。信息技术与现代化教学融合是一项长期工作,对于农村教育而言是未来发展趋势。基于此,素质教育背景下,需要农村教师具有一定的信息化运营能力,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授课,实现课程知识与信息技术的相融合,进而增强农村学校教育管理的有效性。

(二)不要害怕学生犯错

教师希望所有的学生都是完美的,然而世上没有不犯错的学生。对此,应以教书育人观念去管理每一名学生,以教育引领学生,树立准许学生犯错教育观念。素质教育背景下,针对学生犯错,教师不应该纵容学生,应以知识为导向,教育学生,引领学生反思,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错误,进而才能更好地改正错误。例如:当学生犯一些小错,教师应冷静处理,同时处理学生犯错也是教师了解学生的另一种渠道,教师转变“分数定输赢”问题处理方式,问清事情经过,站在学生视角帮助分析问题,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处理问题,让学生信服教师,认识到自身不足,进而改正错误。对于一些大错,教师按照学校规章制度行事,与家长联系,实现学校、家庭共同管理模式,让学生意识到错误的严重性,进而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三)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落实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是推进农村学校素质教育管理的契机。对于农村学校而言,新课程不仅满足学生差异性学习、发展要求,还能够创新教师单一授课模式,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同时,新课程的开展,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教师单一授课模式、减缓农村学生辍学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结合课程知识,为学生拓展知识,丰富教学形式与内容,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方法创新中,教师可以运用翻转课堂、情境创设、趣味性教学方法,为学生开展实践性、体验式教学活动,增强学生体验能力,使学生在体验中更好地理解知识,健全学生人格。同时,在新课程开展中,教师应将德育渗透到其中,以正能量知识引领学生,增强学生不辨是非能力,以教育弥补留守儿童生活中的缺失,将其向积极的方向引领,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提升学生幸福感,进而提升农村教育教学水平。

(四)开展多样化活动,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

农村地区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资源短缺问题,能够为学生开展的集体活动较少。然而,素质教育理念推广的今天,农村地区越来越重视各项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吸引学生参与其中,进而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学生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有助于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团体合作的重要性,并且在活动中取长补短,进而增强学生自我管理意识与发展意识。例如:学校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为学生开展作文大赛、拔河大赛等。

(五)与家长形成合作关系,实现家校共育模式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学生教育管理问题,不仅只依靠学校,家庭在其中也占据重要地位。学生成长发展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引领,因此,应重视家庭教育。学校教师发挥引领作用,与家长形成合作关系,向家长普及素质教育理念,提升家长认识,让家长知晓学生在校行为,实现家校共育模式,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家长也应为学生在家庭中营造良好氛围,重视学生教育管理,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广,为农村学校管理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因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管理应与时俱进,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导向,尊重学生主体性,以学生发展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进而增强农村学校教育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理念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