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高层次人才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9-01-20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人才政治思想

■天津科技大学 王 祎

高校高层次人才工作成效是决定各高校发展的核心指标,是各高校党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对高层次人才的争夺也成为各高校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因此,如何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有效促进高层次人才工作快速、协调发展,就成为值得我们不断进行深入研究的现实课题。

一、高校高层次人才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一)高校高层次人才的范围及重要性

高校高层次人才的范围界定较为复杂,结合各高校及其学科发展的不同层次,可将高层次人才划分为:大师级人才、学科及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三个层次。其中,大师级人才是指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首席科学家等国家级顶层人才。依据各高校自身及学科发展的不同层次,“985”工程院校可以以第一层次人才为高层次人才;“211”工程院校及省部级重点高校可以以第一、第二层次人才为高层次人才;其他地方普通高等院校可以以第二、第三层次人才为高层次人才。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中,第一次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对国家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总体谋划。2003年12月19日—20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首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就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作出决定,提出“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2010 年7 月29 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要努力造就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可见,高层次人才在各高校实施“人才强校”和国家的“人才强国”战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领、示范、导向作用。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命线。

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社会主义办学目标的可靠保证。

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各领域高级人才的历史使命,高校教师作为教育主体,其思想状况和业务能力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必须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以确保社会主义办学目标的实现。

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

高校教师承担着总结和传承人类文明和优秀文化成果的重任,通过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不断提高师生的政治、思想和文化修养,努力传承和弘扬人类历史优秀文化成果,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

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动高校改革、发展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继承和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作风,通过细致入微、深入人心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干劲,能有效化解矛盾,保障高校各项改革顺利推进,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二、高校高层次人才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高校高层次人才工作一般由高校内隶属于行政的人事部门负责招聘、管理、考核等具体实施工作,实行岗位聘用、合同管理,其遵循源于西方的人力资源管理、开发的一般理论原则和工作方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由高校党委负责,由高校组织、宣传、统战、学生工作、工会和共青团等部门分工负责具体实施,遵循我党在革命和建设历史上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原则和工作方法。由此可见,高层次人才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随着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深入,两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借鉴、不断加强,出现了相互契合的趋势。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和优势日益成为落实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和方法论的基础;而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也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野。思想政治工作对高层次人才工作的保障和促进作用表现得尤为明显,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党管人才”,为高层次人才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而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影响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更是有效地避免了高层次人才制度管理的生硬、僵化,增强了高层次人才工作的竞争力。

三、高校高层次人才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问题

目前,高校高层次人才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在党政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突出的工作进展,但对照“人才强国”“人才强校”的要求,其在思想认识和工作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高层次人才招聘工作中,存在着为完成高层次人才引进任务指标或为追求政绩,而脱离学校学科、专业发展实际的盲目引进问题;存在着只重视考察业务水平和工作业绩,而忽视考察思想道德品质的问题。

2.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着人才引进不计工本、人才培养斤斤计较的“重引进、轻培养”问题;存在着人才培养缺乏系统、科学规划的问题;存在着重视业务培养,而忽视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培养的问题。

3.在高层次人才考核工作中,存在着重业绩考核、轻师德师风考核的问题。

4.在高层次人才奖惩工作中,存在着重奖励、轻惩罚,重物质奖励、轻精神激励的问题。

5.在高层次人才工作环境营造工作中,存在着重视实验室、办公室、住房等“硬环境”建设,轻视团队工作氛围营造、对高层次人才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的协调解决等“软环境”建设的问题。

四、高校高层次人才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研究

(一)管宏观

就是要做好“顶层设计”及宣传教育工作,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统筹、完善人才工作格局和高层次人才工作,依据高校学科发展和办学特色制定学科和人才发展规划,根据学科和人才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就是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及时解决高层次人才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二)管政策

就是要按照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根据人才市场发展变化的实际,制定并落实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考核、奖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要在引进高层次人才过程中注重成本效益、职能匹配,坚持择优聘用,强化岗位合同管理,实施分类考核评价,在物质奖励的同时注重精神激励、荣誉教育的作用;要有针对性地加强高层次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进教育方式,重视网络等新媒体教育和实践教育形式,以增强教育效果,提高高层次人才对“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爱国爱校、理想信念、师德师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此外,要加强对高层次人才进行优秀传统文化和形势政策的教育工作。

(三)管协调

就是要协调处理好党政各部门、党内和党外高层次人才、“海归”和本土高层次人才的关系,形成分工明晰、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形成不唯身份、经历,注重品行、贡献的人才评价共识;形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理念;形成相互尊重、相互协作、合作共赢的工作氛围。

(四)管服务

就是要发挥党在人才工作中的组织优势,在高校中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敬畏学术的良好氛围;从高层次人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建立并落实高层次人才家属工作安排、子女入学、住房、实验室、科研助手及科研团队等的生活、工作保障机制;关心高层次人才的工作、思想和生活,建立党政主要领导定期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用心、用情为高层次人才服务,为其搭建顺畅的工作环境、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重视对高层次人才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服务。

总之,要在高校党委的集中领导下,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做到用政策吸引人,用环境凝聚人,用机制激励人,用制度保护人,用感情留住人,不断改进、提高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工作,营造高层次人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工作、生活氛围,切实推进人才强校、人才强国战略的落实。

猜你喜欢

人才政治思想
人才云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