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合作学习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2019-01-20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谭爱平

天津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大学语言英语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 谭爱平

■长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罗耀慧

合作学习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提出的有效教学方式,能够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认知和习得能力。英语作为全球化经济、社会、文化交流的媒介,已经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几乎生活中处处都能见到英文的影子。而在高等教育中,作为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国际视野能力的提升,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学英语的课堂上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而且要在语言的习得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然,合作学习理论的提出对大学英语的教学如沐春风,它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解决单一教学方法带来的弊端。我深入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分析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团队意识,培养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一、合作学习的内涵

20 世纪70 年代初,合作学习兴起于美国,由Slavin 首先提出,并在70 年代中期至80 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合作学习强调的是所有小组成员的成功,减轻了学生对于失败的恐惧,促进了对学校、教师、同伴及积极情感的形成。这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Johnson 指出,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合作学习比独立学习见解更深刻且对知识的记忆更持久。这种新型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一提出就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它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学习模式,具备“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迎合了现代课堂发展的需要,能够改善学生和学生、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内外的社会关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合作学习模式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作用,尤其是对高校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大学英语课堂仍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模式。这种模式虽然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信息,但是限制了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充分发表个人意见,学生也无法科学地做好自我评判,教师与学生基本处于零交流状态。这与语言习得规律相违背,难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目的。大学英语不是专业课,而是一门通识课程,所以大部分学生不愿意投入过多时间学习英语。课堂上大部分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即便有些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思维活跃,也很难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合作学习能够让成绩优异的学生带动学困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合作学习中,每位学生都担任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学习分工,学习自觉性不高的学生也能通过这种模式变得积极主动起来。我结合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探析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明确任务

任务的选取是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教师在选取教学资源、分配教学任务前需要充分做好学情分析,明确教学目标,将英语语言技能、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结合起来。大学英语课程的实施需要基于专业取向服务于专业领域。因此,内容与活动方式的选取不能完全与专业脱节,既要有通识的知识与技能,又要有紧密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英语,否则学生不感兴趣,教学无法顺利实施。同时,基于英语教师的知识领域和学生的成长历程,任务与活动的选取要有可操作性,也要有时代性。诸如人工智能(AI)技术在专业领域的应用与实践,“一带一路”与国家战略,4D打印等就是非常好的选择主题。

(二)合理分组

首先,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分组时应该充分考虑到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让组内学员在性别、性格、英语水平等方面合理分布,这样能够使优秀的队员增强责任感,带动学困生积极参与,并能够给队员以正确性的指导,做到组内成员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其次,教师对小组之间的水平进行整体把握,确保小组之间的水平呈正向分布,这样在小组展示讨论成果的时候能够基本保持水平的进度。否则,小组间进度不一致会影响到整体教学进度,同时也影响学生整体英语水平的提高。再次,教师应该在额定时间内选出小组长,组长带领学生在课下共同学习,共同完成课后讨论习题。组长在小组中起到督促的作用,同时组长能够及时给予组内成员指导和建议。这样有利于教师管理学生,把合作学习落到实处。此外,教师还需根据活动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小组成员的表现力和语言习得成长性进行适时调整、动态管理,让成员的整体认知能力和语言习得能力稳步提升。目前在分组上实施性较强的模式有调研型、编号型、拼图型和项目型等。

(三)科学实施

合理分组之后,教师要注重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若是小组之间的成员合作方式选择不当,合作不默契,内部成员产生对抗和冲突,合作学习则很难达到预期目的和效果。因此,教师在建立小组之后,应该丰富合作学习的手段,举办各种需要学生合作完成的活动,帮助小组成员之间建立默契。活动形式包括任务型调查研究、小组辩论、戏剧表演、角色扮演、拼图游戏等。学生在活动中明确自己的角色和任务,制定计划和实施方案,选取恰当的方式和策略,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相互配合,不断优化合作模式,同时加强监督与执行力。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既能强化和提高英语语言技能,又能将技能充分运用到实践中,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内成员亦能各得其所,协同进步。教师在任务合作学习过程中要起到导向和监督作用,要及时指导学生的计划和方案,监督管理各小组的完成情况,统筹协调,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为了达到语言交际的功能,教师需要根据活动的性质与特点将英语的听说读写译几种技能充分运用起来。此外,在选择学习途径时,可以有效利用线上线下互补的方式,整合教学资源,确保任务如期完成。分组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应该组织学生通过展示的方式进行成果分享,各小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四)公正评价

在确保活动或任务顺利开展的同时,采取合理公平的评价机制,是合作学习实施的重要保障。目前大多数倾向形成性评价模式,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小组成员间相互评价,小组与小组之间相互评价,教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课后开展研讨式、介入式评价。教师在制定评价标准和实施规程中一定要做到公正合理且有可操作性,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成果,更能看到自己不足与差距,明确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以此增强语言学习的动力。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情感态度、语言的整体认知过程,最终给出一个科学、公正、合理的评价。

(五)深入反思

杜威认为,反思就是“对已发生事情的回顾”。舒尔曼认为,“反思性教学就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回顾与思考、比较与分析、重构与呈献”。反思也是内化学习经验的一种有效方式,是合作学习模式优化的必然途径。大学英语的学习是技能基于工具性学科的实践过程,绝非纯知识的积累和听说读写译技能的机械操练。学生通过每一次合作都应该有新的领悟,包括对任务的时代性,角色分配的合理性,合作模式选取的科学性,执行过程的有效性,任务成果的预期效果,以及评价方式的公平性等,学习者都应该有一个深入思考。反思的方式可以是讨论、交流、课堂回顾、写日志等。反思性学习应该成为一种常态,可以在活动前、活动中进行,也可以在活动后开展。通过持续性的反思,学生对自己的思维模式、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以此强化认知策略,提高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元认知能力。

四、结语

大学英语课程通过合作学习实现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是行之有效的。这既是一种模式的实践,又是一种动态的合作与共赢。在合作中反思,在反思中合作,在合作与反思中共同进步。建议高校大学英语教师摒弃不适应时代需求的传统教学模式,适时采取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改善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帮助学生建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猜你喜欢

大学语言英语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读英语
我有我语言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