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新路径

2019-01-20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南关学校周晓娟

天津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酒旗古诗词智慧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南关学校 周晓娟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传统的方法多为读、记、诵、默,逐字逐句翻译,致使最具感染力、想象力的文学欣赏课变得枯燥乏味。“智慧课堂”打破了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方式,不仅将文字、动画、影音融合起来协同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还通过其强大的互动功能创设游戏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让古诗教学更精彩、更灵动。

智慧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不单单是指智力或者言行等单一方面的能力,而是人们在处理问题时综合运用知识、经验和技巧来调控事情发展状态的一种综合能力。智慧课堂是指在信息技术支撑下,以培养学生智慧和能力为目标,以教学方式的变革和创新为途径的新型课堂模式。根据相关理论研究,拥有智慧的教师、追求智慧的学生、蕴含智慧的教学内容、联动智慧的教学方法是智慧课堂的基本构成要素。在小学语文智慧课堂中,智慧的教师运用联动智慧教学方法把蕴含智慧的教学内容细化到学生学习过程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情景化、情智化、灵动化和生活化的课堂中发展智慧和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科大讯飞开发的“智慧课堂”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智能化,创设富有智慧的课堂教学环境。它的关键目标在于实现动态开放的课堂、增进课堂高效互动,促进合作探究学习。怎样把“智慧课堂”应用到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当中,综合运用它的作业评价功能、分享功能、互动功能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本文以学习古诗《江南春》为例,对课前、课中、课后如何运用“智慧课堂”实现教学做了详细阐述:

一、课前,预习测评

在古诗词教学当中,利用“智慧课堂”的“作业平台”“班级空间”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分享微课,实现课前的有效预习。

(一)布置预习作业

在古诗词教学的课前阶段,可以利用“智慧课堂”中的“作业平台”和“班级空间”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预习作业包括口语评测、微课学习、常规预习三类。以《江南春》这首诗为例,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口语评测(朗读诗歌)、观看微课《江南春》两项任务。“智慧课堂”的朗读评测功能可以根据发音是否准确、声音是否洪亮等维度对学生的朗读水平进行评分,朗读得分及时反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预习任务单为:观看微课《江南春》,学习分节奏朗读本诗;理解“酒旗风”“山郭”“绿映红”词语的意思;搜集有关“春”的诗句分享到班级空间;常规预习:掌握生字注音、组词、释义,了解作者介绍、创作背景等,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思考问题的习惯,引导学生主动求知。

(二)学情分析,针对性备课

结合微课、常规预习、口语评测三项预习任务,在预习任务单的督导下,将预习结果通过平板中对口语评测的得分排名、班级空间的展示反馈出来。教师通过查看这些反馈,可得知哪些同学的字词没有过关,哪些同学对于句意、诗意还不理解,从而对学生的学情有了了解,掌握了学生的知识疏漏所在。在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基础、状态和差异之后,教师再根据课堂提问的其他要求做系统地综合性分析,修改“预设”的知识和问题,为学生学习确定学习目标,做出“恰切的内容”选择。例如:通过预习反馈,我发现有两位学生“映”的读音不标准,还有几位同学对于“酒旗风”的理解不明确,上课时,我会给他们纠正。

二、课中,分享展示

利用“智慧课堂”集合多媒体素材、语音搜索、课堂互动等强大的功能,引导学生理解诗词、拓展知识面、开展诗词游戏实现课中的互动。以学习古诗《江南春》为例,教学分为乐分享、明其意、悟其情、学词汇四个环节。

(一)乐分享

乐分享这一环节主要分为两大块,第一块是学生自主查看同学们在班级空间分享的有关“春”的诗句,自由读一读。第二块是学生代表汇报预习收获,把需要注意的生字、字词的理解、作者介绍、创作背景等预习时学到的内容分享给同学们。如,学生A:我要跟大家分享“酒旗”是什么?酒旗相当于过去酒店的招牌。“酒旗风”是指酒旗迎风飘展。此时,可以通过“语音搜索”功能搜索酒旗的图片,便于学生理解。

(二)明其意

通过预习分享,学生基本理解了诗句的大意。然而“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不仅要让学生明白诗句的意思,还要让学生领悟诗中的意境。“智慧课堂”中的互动功能有“批注答题”“拍照答题”,利用这两项功能,可以让学生圈画出诗中描写的景物。学生圈画以后,可以查看其他同学的答案,便于检查自己的答案是否准确。教师可以选择几位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最后归纳总结:诗中的景物有绿映红(绿树红花)、水村、山郭、酒旗、寺庙、楼台、烟雨。再引导学生结合配图来描绘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千里江南、绿树红花、酒旗飘扬、烟雨朦胧、黄莺啼叫等一幅幅美妙的画面在学生脑海中浮现。

(三)悟其情

领悟古诗中的情感,关键在于读和议。第一遍,疏通字词;第二遍,找准节奏;第三遍,理解关键词句;第四遍,有感情朗读,领悟情感。通过“智慧课堂”的口语评测,学生已经疏通了字词。通过课中的预习分享,学生可以理解关键词句。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教师范读、听配乐朗读指导学生找准节奏。“智慧课堂”可以便捷地将音乐、图画结合到一起,播放图片和背景音乐,请学生尝试有感情地朗读。再设置“投票”的互动环节,选出“朗读小能手”。以情境渲染、兴趣激发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领悟诗中的情感。此外,“智慧课堂”中的“互动”中有“讨论”功能。可以让学生表达自己从诗中领悟的情感,畅所欲言,人人都说,教师可以逐一点评、引导,同学之间还能互相点赞。班级讨论,促使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发表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在讨论中,领悟诗情。“智慧课堂”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主动地学习,也让课堂中迸发出学习的激情、智慧的火花。

(四)学词汇

“学词汇”是学习古诗的拓展环节,有利于帮助学生积累诗词。课前预习环节,学生在“班级空间”分享了很多关于“春”的诗句,相互分享让每个人都学到了更多的诗句。他们很期望有一个展示的平台,“智慧课堂”可以轻松地搭建“诗词大会”的现场。结合“智慧课堂”的“PK板”“抢答”“随机”功能,可以在班级举行“飞花令”诗词游戏,整个游戏过程可以利用平板的录像功能记录下来,课后分享到班级空间,供家长和学生回顾,又是一次学习的过程。学生们玩得尽兴、学得开心,课堂互动的生成,让课堂更灵动。

三、课后,拓展延伸

利用“智慧课堂”的“分享”“班级空间”“作业平台”给学生做课外拓展、布置特色作业,实现课后的及时反馈。利用“智慧课堂”可以给学生布置特色作业,实现作业形式的多样化。一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个性化推送:课后可以通过“智慧课堂”中的“分享”功能,把课堂笔记、课外拓展知识针对性地推送给不同的学生,便于学生课下消化、巩固、积累。

2.通过“作业平台”布置“口语测评”的作业,对学生的朗读要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可以在作业要求里说明:注意找准节奏、读出情感。

3.通过“班级空间”给学生分享适合朗读诗歌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尝试配乐朗读,然后分享到“班级空间”。

4.在“班级空间”发布任务,让学生根据诗歌中的描写,绘制一幅图画,分享给同学们。

5.通过“作业平台”布置“同步练习”的作业,可以从作业库里选择一些同步练习。这些同步练习都有配套的答案,教师可以设置答案公布的时间,及时进行作业反馈。

6.通过“班级空间”分享微课,针对课文重难点。学生观看过后,可以对照任务单依次反馈,也可以在班级空间里发布感想和疑问,与教师、同学在线讨论交流。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智慧课堂”实现了个性化教学、重构了教学评价模式,在古诗词教学当中有很多优势,但若使用不当,也会起到反作用。在“班级空间”里要规范学生的言行,善于引导学生文明用语,对别人发表的言论正面点评。课堂上点评学生提交的答案时,要注意找典型,如果对每个学生都予以点评,将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影响教学进度。

总之,“智慧课堂”的应用需要师生共同磨合、需要凝聚师生共同的智慧,才能让课堂更加生动有效。

猜你喜欢

酒旗古诗词智慧
踏青古诗词
水墨上河
酒旗高悬迎客来
风中的酒旗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