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体系现状及建议

2019-01-20张殿宇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年12期
关键词:监测技术分析方法环境监测

马 超 张殿宇 马 莹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总站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2新疆盛源祥和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引言

近几年由于煤电煤化工、石油化工及纺织印染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呈现高发态势,跨界污染、重金属及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事件频发,对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环境安全形势严峻。环境应急监测在突发环境事件的事前预防、事中监测、事后恢复的各个过程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支撑[1-3],因此,加强环境应急监测能力,提高环境监测系统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水平迫在眉睫。

1 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体系现状

我国环境应急监测起步较晚,2002年,原国家环保总局成立环境应急事故调查中心,2008年,原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和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分设,2015年,国家出台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初步建立了分级响应、属地管理、统一指挥、协调联动的应急机制[4]。2006年,出台《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要求“加强应急监测工作,明确监测方案及方法,确定布点和频次,及时准确监测”[5]。2010年,出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规定了应急监测的布点与采样、项目、分析方法、数据处理与上报等技术要求[6],但因难以满足环境应急监测的要求,目前正在修订。现有的分析方法大多数为实验室方法,而现场块速监测标准方法仅有《环境空气 氯气等有毒有害气体的应急监测 比长式检测管法》(HJ 871-2017)等5个。

2 存在的问题

2.1 应急监测技术方法体系不够完善

现有的标准分析方法大多数属于实验室内分析方法,需在现场采样后运回实验室进行分析,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无法满足应急监测要求。现场块速监测方法,大多没有成为国家或行业标准分析方法,不同分析方法的监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会对应急处置、后续的损害鉴定评估等产生影响。前沿性的监测手段和技术应用不足,无人机(船)等新技术在应急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缺乏相关规范,应用受到限制。

2.2 应急监测能力建设不足

专职应急监测技术人员数量不足,监测人员数量与实际工作不匹配;应急监测技术培训不足,国家定期举办生态环境应急监测培训班,但受场地和规模限制,参训人员数量有限;仪器装备配备不足,当前环境应监测仪器装备总体薄弱,应急监测能力建设亟待加强。

3 几点建议

3.1 完善应急监测技术体系

推进应急监测技术、方法、标准研究。加快应急监测标准制定,开展现行实验室标准的现场化研究,推动成熟的行业方法和仪器方法标准化。制定现场及应急监测仪器设备研发制造行业标准,规范应急监测装备的通用接口端口以及数据传输集成等工业设计,推动无人机(船)、应急监测车等搭载平台的标准化、模块化。

3.2 强化应急监测能力建设

全面落实《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意见》[7],加强应急监测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培养具有较强分析研判和指挥决策能力的应急监测综合型人才,加大应急监装备配置,强化环境监测机构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第三方机构的市场优势。从预案编制、组织管理、队伍建设、仪器配备、培训和演练等方面开展应急监测能力建设评估工作,进一步推动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工作。

结语

随着深化落实 《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意见》,不断加强应急监测队伍建设,提升应急监测装备水平,建成完善的应急监测技术体系、先进的应急监测装备体系,依托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实现各级应急监测人才队伍、仪器装备等信息化管理,集成水、气自动监测数据及气象水文信息,运用大数据研判和预测特征污染物在环境中变化趋势。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和决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监测技术分析方法环境监测
汽车胎压监测技术探讨
关于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基于EMD的MEMS陀螺仪随机漂移分析方法
陡帮强化开采边坡立体式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一种角接触球轴承静特性分析方法
基于6LoWPAN的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广播电台播控系统的监测技术研究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中国设立PSSA的可行性及其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