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背景下云和县图书馆县域文旅服务创新探索

2019-01-20潘丽敏陈丽红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9年9期
关键词:云和县文旅民宿

潘丽敏 陈丽红

(云和县图书馆 浙江云和 323600)

1 背景

为增强和彰显文化自信,统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2018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批准设立。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但是,我国旅游项目中大多数仍是以传统游览观光产品为主,旅游项目单一化,缺乏地域文化特色和文化创意,体验地域文化的产品不足,从而导致旅游项目的同质化和重复性旅游开发[2]。云和县图书馆拥有着丰富的文献资源,长期为社会大众提供参考咨询、图书借阅等各种服务。基于自身的使命感和资源优势,在当前文旅融合发展趋势下,云和县图书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和文化内涵,开展图书馆文献服务,倡导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创建,助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

2 云和县图书馆服务县域文旅融合发展的主要做法

2.1 发挥传统文献服务优势,为文旅融合发展出谋划策

云和县地处浙江省西南部,瓯江上游——龙泉溪贯境而过,丽龙公路穿城而过,有较丰富的森林、水力和旅游资源。2005年国家环保部按卫星遥感数据,云和县被列入全国生态十佳县。为服务县域文旅融合发展,云和县图书馆发挥自身文献服务优势,主动担负起研究、梳理、宣讲本土文史的责任,并积极向政府相关部门呼吁文化发展与旅游业的结合。

2.1.1 以文献资源为佐证,推送文旅融合的提案和建议

云和县图书馆借用县“两会”代表的身份,在两会期间反映社情民意。由于提案和建议内容的充实,会议发言被委员们评选为最出彩的大会发言,政府相关部门也采纳相关内容,并推出云和县文史启蒙,齐心协力,以文旅相亲模式,规划设计云和三大旅游景区:云和湖、云梯田、玩具城。云和县图书馆的代表也应邀出席三大景区及主要市政工程的规划设计的资讯、听证和评审。图书馆文献资源以画龙点睛方式为旅游景点植入文化的灵魂。

2.1.2 借助乡土文化研究,宣讲本土文化

为宣传本土文化,云和县图书馆精心制作《云和本土文化》讲座,并应邀在县委中心学习组正科级以上干部面前开讲。该讲座以探索发现的跌宕起伏,厘清历史脉络,对一个个历史阶段进行分类和衔接,主要版块包括史前岩画、银矿文化、船帮文化、梯田文化、雪梨文化、畲族文化、木玩文化、女神文化等,用200多幅文物与文献图片作为佐证,揭示云和本土文化的独特唯一性之所在。云和县图书馆坚持每月一讲,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成效:一是帮助政界、业界、学界三方形成共识合力,聚焦文旅融合;二是培养每个市民以主人翁的身份充当随机和热心的导游;三是将本土文化的基因图谱植入少年儿童稚嫩的心灵,使其带着童话云和的基因走向社会。

2.2 通过田野采风与历史文献搜研,探寻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2.2.1 挖掘文献新资源,楹联成为服务旅游品牌建设的新泉源

在云和,木玩文化、抗战文化、梯田文化、船帮文化、银矿文化、移民文化、樟树文化等地域文化异彩纷呈,山水家园和童话世界两条文化主轴在此交合。在美丽的城市和乡村建设中,营造村门石坊或石亭形成了潮流,于是,挖掘并利用地方文献馆藏资源,题写寓个性于共性的楹联,形成了云和县图书馆服务县域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云和旅游,你随处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云崖开银梯田开犁景泰开元,白鹤界上红尘界下仙凡界交”——导游在明代银矿遗址石亭处借助楹联解说云和创史的开篇。“层畴叠嶂演绎野火春风,青峦耸翠礼赞映山花红”——导游借助梅湾纪念馆门联解说云和红色故事。本楹联工程的显著特色是对代表某种本土文化的村庄作了全面的覆盖。除上述银矿文化及红色文化,还有代表船帮文化的石塘村门联:驿埠并蒂迎送百舸千帆,隘塞双雄切换兵火电闪;代表畲族文化的坪垟岗村门联:男匹麟豹才艺压锦,女媲凤凰美慧叠翠;代表抗战文化的小顺村门联:节气农艺欸乃船艺,妩媚石艺廊桥木艺;梨花带雨茶花带蜜,梅花带雪桃花带血;代表梯田文化的摩崖题诗:千步云梯筑天路,千年青黄生五谷;千变云水播情爱,千层锦绣织幸福。此诗已经成为云和梯田景点的主题歌广为传唱。

图书馆文献资源中的楹联化身成为服务旅游品牌建设的新泉源。云和县图书馆在文献搜研与田野采风的交替中,创新楹联时尚,续写当代金石。

2.2.2 推送文化创意文献资源,开辟县域文旅融合服务的新路径

在小学教育中,班主任有两种途径能够对学生进行了解。首先,班主任可以直接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以此来对学生进行了解。经过细致的交流,能够让班主任对学生的情况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对小学生的心理以及学习情况也能有一定掌握,这样就能更加及时地发现并解决小学生在心理或者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另一种途径就是与小学生的家长之间进行沟通,以此来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了解。班主任可以加强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以此来对学生的家庭情况以及日常生活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以此来更好地对小学生进行教育管理。

2008年位于市中心的老车站遗址建设为中山广场,是本地生态立县的旗帜工程,而广场的巨石题词就成为画龙点睛之作。在巨石题词征集活动中,云和县图书馆把握生态主题,提议采用潘天寿抗战时期在云和的题画诗中的“湿云和露”[3]。“湿云和露”,描写天之云水与山之露水交融的生态奇观,将“云和”两字镶嵌其间,是画家对云和优异生态的独特观察及深情赞美,也是图书馆文献资源服务云和市政建设的最好见证。该创意来自本馆地方文献的珍品,并最终在海选中胜出。

云和市区步行街入口浮雕为本地核心景观云和湖风光,采纳的也是云和县图书馆推送的老子名言“上善若水云和湖”,创意来自传统经典的智慧之光,将最高美德喻为滋润万物悄然无声之水。坪垟岗畲族文化村旅游景点的创意, 如樟树亲娘、插花娘、两头家、牛大王等,均是云和县图书馆通过田野采风与历史文献搜研的结合而形成。

1939年4月3日,周恩来在小顺铁工厂食堂兼礼堂的沉香庙对工友发表抗战讲演,主题是工人阶级顶天立地,力挽民族危亡。此后,国民政府浙江省主席黄绍竑要求用钢筋扎出“顶天立地”为工场门额。2009年小顺村在建设历史文化名村中,县委县政府提出重点挖掘抗战文化,为此云和县图书馆提出将顶天立地制作成摩崖石刻,将国共合作赢得抗战胜利的历史凝固于山崖。

2.3 找准图书文献和旅游需求的最大公约数,增添民宿书吧文化新底蕴

云和山青水秀,生态纯净,文化底蕴深厚。为满足人们旅游方式的不断扩展需要,近年来,大山深处的古老村庄纷纷建起了民宿,成了城里人最憧憬的静谧归处,也形成了县域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依托这一发展机遇,云和县图书馆勇于创新,积极参与县域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践[4]。

早在2014年前后,云和县图书馆便已经开始规划将书吧走进民宿、走进景点、走向街头的工作。围绕云和云居·六头民宿的打造,云和县图书馆以图书这一载体为云和两大民宿集聚区——云和梯田民宿产业集聚区和十里云和民宿产业集聚区注入文化的气息,让游客所到之处均能找到满溢书香的氛围。如:漫享书屋“云上五天”坚持一种乡村情怀。有云上图书馆、美学教室和咖啡馆多个功能区间,读者可品味咖啡之淳香、体验手工制作的快乐、享受清幽的云上阅读时光。在这里,品读、品故事,欣赏一部以书屋主人为原型的获得世界威尼斯电影节大奖的微电影《云上五天》颇有一番情调。又如:漫享书屋“牧云居”,位于云和梯田景区,面朝蜿蜒柔美的无尽梯田,背靠满山的竹林,传承一种乡村生活方式。漫享书屋“浮云一盏”,坐落在美丽的瓯江湖畔,品味“人生浮云,一盏清欢”,呈现一种乡村外化的物质形态[5]。近两年来,云和县图书馆将文旅融合和品牌发展的概念融入民宿书屋的发展,通过实际考察,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思路,找准图书文献和旅游需求的最大公约数,已经在民宿和旅游景点嵌入书吧30多家。据崇头镇牧云居民宿主人李凯介绍,当前有不少游客更偏爱体验慢生活,习惯在民宿内看书、练习书法、品茶等。他的民宿里没有安装电视,便办起了亲子阅读活动,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共同参与了绘本阅读、互动游戏、艺术欣赏等活动,获得了住店旅客的一致好评。书吧进入民宿后提升了民宿的档次和品味,引来了更多的人气[5]。

2.4 跨界合作延伸文献服务,形成推动文旅融合的新合力

云和县图书馆坐落在云和县北麓凤凰山的园林区,占地面积为3 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 205平方米,馆区设计为古典园林风格,馆中有园,园中有馆。馆内花园有作为镇馆之宝的太平铜钟、古碑廊。镇馆之宝的太平铜钟,铸造于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口径1.1米,高1.5米,计重1 500公斤,镌刻有“皇帝万岁、重臣千秋、法伦常转、天下太平”(续栝苍金石志卷也有文字记载),抗战省会云和时期曾作过空袭的警钟。另有古碑廊,较为著名的有清光绪廿九年(1903年)的《不得欺辱畲民》碑,讲述小葛村畲民全村不识字,言定山租每亩16串铜钱,落笔契约却是60串而世代受辱的悲惨故事。《天后宫》祀典碑镌刻内容包括云和县祭事、闽商呈请、天后宫祭祀、祀典等,海上丝路供货的船队在起航前要携带此碑的拓片,作为护身符。因此,在文旅融合背景下,采用图博合璧方案,将图书馆自身也建设为旅游目的地,也是服务县域文旅融合发展重要的落脚点[6]。

云和县图书馆的具体做法是:其一是将云和县图书馆自己的logo种植在花园里,成为一枚有生命的馆标。那是一枚常春藤叶,生长在树桩围成的边框内。边框与叶片均是用函数在几何画板软件自动生成图像,可称数码画作。借用网络植物常春藤,表述图书馆的核心理念,那就是关于知识的网络存储、网络交汇、网络创新。其二是利用已经开辟1 000平方米的木玩具图博馆,采用博物馆式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历史文化遗产实物的服务方式,将收集的古今中外典型样品1 000余件,按照文化视角分类排列为:中国古典、西方经典、中西交汇、粘接百科、粘接百业、中国元素、环球元素、缩微景观、延伸动漫、延伸教育、延伸旅游,以及最后板块的自主创新,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尤其开设源于本土文化的木艺小品,成为吸引游客的最大亮点。

图博合璧形成了文旅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接待过微电影的拍摄,浙江电视台及《世界博览杂志》有相关专题报道。同时,也被云和县委县政府列为县域景点,长年提供接待服务。

3 云和县图书馆服务县域文旅融合发展的经验

3.1 为地域文化特色旅游项目创建提供文献佐证和决策信息

云和县图书馆一直以来与社会各界搭建平台,搜集、整理、保存大量的地方文献资料,有较为珍贵的同治版《云和县志》、黄绍竑《五十回忆》、《冯雪峰文集》、《潘天寿画册》、《魏兰文集》、《云和银矿》以及一批道教文化手抄本等。同时,馆内工作人员进行地域文化特藏文献研究,对文献按抗战、木玩、畲族、道教、家族谱牒等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影印出版同治三年《云和县志》,点校同治三年《云和县志》,影印冯雪峰文集中的《乡风与市风》等文献。其中《梅氏家谱》为云和县采真理项目中的石门桥建设时间提供了决策信息(确定为宋代),黄绍竑《五十回忆》为小顺抗战纪念馆暨红色旅游项目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同治版《云和县志》详细记载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俨然是中国古代云和的大百科全书,为云和全域旅游和梯田5A景区的建设提供了决策信息。图书馆特色馆藏全面揭示地域文化特藏文献信息,挖掘文献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以推进本地区的历史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

3.2 担负起研究、梳理、宣讲本土文史的工作

云和县图书馆精心研究、制作“云和本土文化”系列讲座,主要板块包括抗战文化、畲族文化、木玩文化、女神文化等,以揭示云和本土文化的独特唯一性之所在。

抗战文化的讲座是通过对抗战文献资源进行挖掘、梳理、整合,详细介绍了云和抗战的烽火岁月历史和临时省会迁至云和的过程,介绍了抗战期间周恩来、黄绍竑、粟裕、冯雪峰、陈嘉庚、戚铮英、黄祝民、伍廷飏、郑求真等历史名人在云和县小顺村的经历,详细介绍了当时的工业、交通、商业、教育、卫生、文化等机构迁至云和的情况。2016年制作抗战文化数据库,成为红色旅游的宣传资料。

提供文献资源,协助挖掘《童话云和故事会》,新编、改编100个经典故事,分老云和故事、名人故事、女神故事、木玩故事、美食故事等10个篇章。并通过讲述和网络推送(线上线下)100个故事。该书为推动全域5A、弘扬童话文化、建设童话云和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3.3 突出展示旅游景点的地域历史文化

为打造全域旅游,云和县图书馆在10个乡镇(街道)设有图书馆分馆,建有民宿书吧和农家书屋全覆盖。为了满足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了解地域文化历史和查询旅游信息需求,在书屋里除了提供普通书籍之外,还提供有关旅游类的书籍和一些旅游类杂志期刊如《中国国家地理》《走遍全球》《旅行者》《时尚旅游》等。注重本土书籍提供如《云和抗战研究》《畲族饮食文化》《云和童话故事会》《浮云记忆》《箬水遗珍》《处州银冶》《世外桃源浮云来——云和梯田传说故事》《童话云和》《玩具之乡 诗画云和》《云和摄影作品集》《梯田风情》《云味十二道》《童话之旅》以及云和旅游路线图、云和美食介绍手册等书籍和宣传资料20余种,在诸多书屋里面放置有关云和的宣传片如《烽火云和》《云和梯田》《画说云和》《山水家园 童话世界——云和》《梦幻仙宫湖》《畲族风俗》《老云和 新童话 真山水》等,让游客可以直观地了解整个云和的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

3.4 组建专业的服务团队,开展推进文旅融合的特色活动

在文旅融合服务过程中,云和县图书馆除了提供文献服务外,还组建团队深入乡村和旅游景点开展特色服务:利用美术协会的师资在赤石乡的玫瑰小镇开展全县的家乡美油画展,让游客直观深入地了解云和的每一处风貌;与摄影家协会合作在全县旅游景点开展“老云和 新童话”摄影展,弘扬浙西南精神摄影展巡展;与云和文联和云和诗词协会开展“颂云和”散文及诗词征集活动,并做成展览在图书馆和全县范围内巡展;利用文旅大讲堂对馆员进行讲座培训,讲好云和好故事;聘请陈惠民老馆长到乡村开展本土文化专题讲座;组织开展“中国梦·我的梦”阳光少年小记者活动(目前已经开展到第九届);寻访云和的山水和历史文化,通过写作线上线下宣传山水家园童话云和。收集和整理游客发表的游记,通过童话云和朗读团诵读张抗抗《云和梯田》、叶辛《云和梯田,有雾才有味道》、云和作家《十里云和》等作品。在文旅融合特色服务中,只有组建更多的团队,才能把地方的特色展现出来。

4 结语

文化和旅游部的成立,使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遇到了新的契机。文化可以为旅游产业品质的提升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容。在文旅融合的新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探索文旅融合有着时代的需求及广阔的空间[7]。大力挖掘传统文化的精华,自觉在旅游项目各环节融入文化因素,延展文化与旅游的产业边界,使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经济价值和社会影响力都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猜你喜欢

云和县文旅民宿
孪生院子民宿
东胡林民宿
齐鲁大地上的文旅盛宴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云和建设木制玩具文化特色小镇发展规划
你是民宿达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