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种子处理剂对晚播稻套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2019-01-19顾大路杜小凤杨文飞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22期
关键词:产量生长

顾大路 杜小凤 杨文飞

摘要:以淮麦33为试验材料,通过药剂对小麦种子进行拌种,研究不同种子处理剂对晚播稻套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拌种剂1号、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使出苗率分别增加4.78、3.64百分点,使基本苗数分别增加9.31%、4.59%;至拔节期,拌种剂1号、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处理使小麦带蘖数分别增加2.17个、2.13个,使小麦单穗粒数分别增加3.12、2.55粒,使穗数分别增加39.6万株/hm2,使千粒质量分别增加2.23、0.84 g,从而使小麦产量分别增加6.50%、5.76%。说明,通过使用合理的小麦种子处理剂可以提高小麦出苗率,促进晚播稻套麦的生长发育,改善小麦穗粒结构和产量性状,增加小麦的产量。

关键词:种子处理剂;晚播;稻播麦;生长;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12.10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9)22-0089-03

苏北地区是江苏粮食主产区,主要以稻麦生产为主。近年来苏北地区的小麦播期普遍推迟,迟播小麦面积的比例相当大且逐年增加。以淮安为例,从集中播期10月5—20日(日均气温16~20 ℃,出苗需6~8 d)推迟到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日均气温10~15 ℃,出苗需8~15 d),甚至2015年、2016年、2017年淮安市超迟播小麦播种面积(当年12月份及翌年1月份、2月份播种的小麦)分别达3.87万、10.0万、16.67万hm2,分别占当年稻茬小麦总面积的15.1%、39.0%、64.9%(日均气温0~5 ℃,出苗需28~40 d)[1]。造成小麦迟播的原因有:水稻生产上普遍追求产量及优质,灌浆时间长,稻米产量高、品质好,致使水稻收获期推迟;种植大户没有烘干设备,适时收获的水稻由于水分含量高不易储藏,致使水稻的收割期推迟;水稻收获后雨水偏多、墒情不好,不利于小麦及时播种,致使小麦播期推迟。小麦迟播会遭遇低温、多雨寡照等不利因素,导致小麦发芽迟、出苗慢或烂种等现象,影响了小麦全苗、壮苗,进而影响后期的分蘖成穗,致使成穗数不足,严重影响小麦产量。一部分农技人员通过使用拌种剂处理来提高小麦发芽率和根系的生长[2-3],促进小麦早出苗、齐苗,为小麦高产打下基础。本试验通过使用不同药剂进行小麦种子处理,研究其对晚播稻套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晚播稻套麦生产上选用合适的药剂及为晚播稻套麦获得高产提供技术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小麦品种为淮麦33,由江苏天丰种业有限公司生产。

供试药剂:拌种剂1号(主要成分是萘乙酸和黄腐酸,有效成分含量为1.1%,淮安飞龙农业科技发展公司);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主要成分是咯菌腈,瑞士先正达农业有限公司);2%戊唑醇湿拌剂(南京博士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1.2 试验地情况

试验于2017年11月15日在淮安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进行,前茬种植水稻南粳9108,土质为黏壤土,地力水平中等偏上,有机质含量为18.4 g/kg,全氮含量为1.33 g/kg,速效磷含量为15.62 mg/kg,速效钾含量为105.64 mg/kg,pH值为7.2。

在水稻收割前1 d,按田间小区布置图用绳子划出各个试验小区。并按各个试验小区的具体播量,将各处理好的小麦种子均匀撒播于规定小区24 m2内,播量300 kg/hm2,第2天用履带式联合收割机收获水稻,水稻收完后再用履带式联合收割机地毯式镇压一遍,确保将撒在表面上的小麦种子压入泥土中。在秸秆表面进行施肥,45%三元复合肥(N、P2O5、K2O含量均为15%)600 kg/hm2和尿素150 kg/hm2均匀撒施,然后用开沟机进行开沟覆土作业,两沟之间间隔2 m,开沟出来的土通过开沟机均匀撒盖在畦面上。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1)CK;(2)拌种剂1号,拌种用量为5 mL/kg麦种;(3)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拌种用量为 2 mL/kg 麦种;(4)2%戊唑醇湿拌剂,拌种用量为0.1 g/kg麦种。各药剂均按产品推荐用量及操作步骤进行操作,均匀拌种后放于阴凉处阴干待用。

处理小区面积为24 m2,设3次重复,随机排列,各小区间留50 cm保护行。在小麦拔节孕穗期施尿素225 kg/hm2作拔节孕穗肥,病虫草害管理同大田正常管理一致。

1.4 调查内容

在小麦出苗期(2017年11月24日)、越冬期(2018年1月27日)、返青期(2018年3月6日)、拔节期(2018年3月28日)定点调查苗情动态,每小区定5点,每点面积为 0.25 m2 观测群体茎蘖变化,计算不同生育期小麦分蘖数。2018年5月28日调查统计每点穗数,折算单位面积成穗数,每点随机取10株,15~20个麦穗,考查每穗粒数及穗构成。2018年6月7日每处理实收3点,每点采样1 m2小麦用脱粒机脱粒,按13.5%标准含水量折算单位面积产量并测千粒质量。不同生育期的小麦增生分蘖数计算公式如下:

分蘖数=(生育期茎蘖数-基本苗数)/基本苗数。

1.5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20.0和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子处理剂对小麦出苗的影响

出苗率影响小麦的基本苗数,基本苗是影响小麦有效穗数的主要因子[4]。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种子处理剂对小麦的出苗影响较大。拌种剂1号处理较CK显著提高了出苗率和基本苗数,出苗率为79.35%,基本苗数为 326.5万株/hm2,分别较CK提高了4.78百分點、9.31%;其次是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处理,处理后的小麦出苗率为78.21%,基本苗数为312.4万株/hm2,分别较CK提高了3.64百分点、4.59%;再次是2%戊唑醇湿拌剂处理,处理后的小麦出苗率为 75.42%,基本苗数为299.5万株/hm2,分别较CK提高了 0.85 百分点、0.27%。经方差分析,拌种剂1号、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对小麦出苗率的影响,两者之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但是两者与对照、2%戊唑醇湿拌剂相比,则达显著差异水平,2%戊唑醇湿拌剂对小麦出苗率的影响与对照相比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拌种剂1号、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对小麦基本苗数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拌种剂1号、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与对照和2%戊唑醇湿拌剂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2%戊唑醇湿拌剂与对照之间的差异未达显著水平,拌种剂1号>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2%戊唑醇湿拌剂。结果表明,拌种剂1号可以促进小麦种子的发芽,提高小麦的出苗率,进而增加小麦田间的基本苗数。

2.2 不同种子处理剂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生育进程的发展,小麦茎蘖数逐渐增加,至拔节期,小麦茎蘖数达到高峰。但是不同种子处理剂对小麦的茎蘖数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拌种剂1号、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对小麦的分蘖有明显影响,分蘖增生速度比CK早且快。至越冬期,拌种剂1号处理小麦单株平均带分蘖 0.45个,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处理小麦单株平均带分蘖0.25个,而2%戊唑醇湿拌剂和CK是0.22个和0.19个。至返青期,拌种剂1号处理小麦单株平均带分蘖1.53个,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处理小麦单株平均带分蘖1.41个,而2%戊唑醇湿拌剂和CK是1.39个和1.15个。至拔节期,拌种剂1号、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2%戊唑醇湿拌剂和CK处理小麦平均单株带蘖数分别是2.17个、2.13个、2.07个和1.93个。经方差分析,拌种剂1号、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处理对小麦茎蘖数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拌种剂1号、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之间的差异未到显著水平。表明:拌种剂1号和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处理都可以促进小麦分蘖的形成,增加小麦的茎蘖数,为后期增加成穗数打下良好的基础。

2.3 不同种子处理剂对小麦穗构成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种子处理剂对小麦穗构成及小穗退化数均有影响。拌种剂1号处理的小麦比CK平均单穗粒数多3.12粒,差异达显著水平;从小穗构成上看,拌种剂1号处理小麦二粒小穗、三粒小穗、四粒小穗的数量比CK分别多0.41个/穗、1.04个/穗、0.03个/穗,而一粒小穗数比CK少0.94个/穗,退化小穗数比CK少0.97个/穗。经方差分析,拌种剂1号对小麦的一粒小穗、二粒小穗、三粒小穗及小穗退化数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处理使小麦单穗粒数增加2.55粒,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使小麦二粒小穗、三粒小穗、四粒小穗的数量比CK分别多 0.20个/穗、0.9个/穗、0.07个/穗,而一粒小穗数比CK少0.83个/穗,退化小穗数比CK少0.86个/穗。经方差分析,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处理对单穗粒数、一粒小穗、二粒小穗、三粒小穗及小穗退化数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2%戊唑醇湿拌剂处理的小麦对单穗粒数、一粒小穗、二粒小穗及小穗退化数的影响与对照相比达显著水平,但是对三粒小穗的影响未到显著水平。3个处理对小麦的四粒小穗的影响都未达显著水平。经过比较可以明显看出,拌种剂1号对小麦穗结构的影响最明显,单穗粒数最多,尤其是二粒和三粒小穗明显较其他处理增多,小穗退化数最少。

2.4 不同种子处理剂对小麦产量及构成的影响

小麦的经济产量是由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粒质量3个因素构成[5]。从表4可以看出,不同种子处理剂对小麦产量均有影响。其中拌种剂1号处理比CK处理小麦平均单产高402.2 kg/hm2,增产6.50%;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处理、2%戊唑醇湿拌剂处理分别比CK处理小麦平均单产高356.4 kg/hm2和281.8 kg/hm2,分别增产5.76%和4.55%。经方差分析发现,拌种剂1号和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处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而2%戊唑醇湿拌剂处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与对照相比未达显著水平。

从产量构成上看,拌种剂1号处理比CK处理有效穗数多39.6万穗/hm2,增加7.01%;单穗粒数多3.12粒,增加 9.76%;千粒质量增加2.23 g,增加6.11%。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处理、2%戊唑醇湿拌剂处理分别比CK处理小麦平均有效穗数多34.9万穗/hm2和0.4万穗/hm2,分别增加 6.18% 和0.07%;单穗粒数多2.55粒和0.09粒,分别增加7.98%和0.28%;千粒质量高0.84 g和0.69 g,分别增加 2.3% 和1.89%。经方差分析发现,与对照和2%戊唑醇湿拌剂处理相比,拌种剂1号和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处理对小麦的单位面积穗数、单穗粒数及千粒质量都有显著的影响,但二者之间对单位面积穗数、单穗粒数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在千粒质量上二者之间有显著的差异;2%戊唑醇湿拌剂处理虽然也可以增加小麦的单位面积穗数、单穗粒数,但是与对照相比,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在千粒质量上达显著水平。说明,拌种剂1号是通过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单穗粒数和千粒质量来达到增加小麦产量的,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是通过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单穗粒数和千粒质量来增加小麦产量的。

3 结论与讨论

小麦播期推迟,不仅影响了小麦产量,也影响了小麦的品质[6-7]。选择合适的小麦种子处理剂进行处理可以促进小麦出苗,增加小麦基本苗数[8-11]。从对晚播稻套麦的出苗影响方面来看,拌种剂1号处理较CK显著提高了出苗率和基本苗数,出苗率为79.35%,较CK提高了4.78百分点;基本苗数为326.5万株/hm2,较CK提高了9.31%;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处理,处理后的小麦出苗率为78.21%,基本苗数为312.4万株/hm2,分别较CK提高了3.64百分点、4.59%;而2%戊唑醇湿拌剂虽然对小麦的出苗率和基本苗也有影响,但是效果不明显。说明,从提高晚播稻套麦的出苗率和基本苗的效果来看,应用小麦拌种剂1号进行拌種的效果最好。

稻茬小麦播期推迟对小麦的生育进程及分蘖数都有影响[12-13],从本试验的数据来看,结论相同。卢百关等研究发现,小麦茎蘖数对产量具有一定的影响,是小麦高产群体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14]。而迟播的小麦一般带蘖数低,但是可以通过合适的小麦种子处理剂适当促进迟播小麦的生长发育和分蘖的形成,如拌种剂1号和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处理都可以增加小麦的带蘖数,为小麦有效穗数的形成打下基础。

穗粒数是小麦产量重要的构成因素之一。从对晚播稻套麦单穗粒数影响方面看,拌种剂1号处理小麦单穗粒数最多,其次是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处理。从对穗构成影响方面看,拌种剂1号处理小麦单穗中一粒小穗和退化小穗明显少于CK,而二粒小穗、三粒小穗、四粒小穗的数量明显多于CK。说明,拌种剂1号可以促进小麦的灌浆速度,促进小麦二粒小穗、三粒小穗、四粒小穗的形成,从而增加小麦的穗粒数。

小麦播期推迟直接影响小麦产量,因而判断种子处理剂的效果最直接的考察指标就是产量的高低。从对晚播稻套麦产量影响来看,拌种剂1号处理小麦单产最高,其次是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处理和2%戊唑醇湿拌剂处理,CK最低,拌种剂1号和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处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从对产量构成上看,拌种剂1号和 2.5% 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处理主要影响小麦的成穗数、单穗粒数和千粒质量,而2%戊唑醇湿拌剂处理影响小麦的成穗数和千粒质量,对小麦的穗粒数影响较小。这一结果表明,在晚播稻套麦生产中通过种子处理剂的合理使用,前期促进小麦生长发育,增加带蘗数,为增加单位面积穗数打下基础;后期促进灌浆,增加小麦成穗数、粒数和粒质量,为获得高产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季海军,石广跃. 苏北地区超迟播小麦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18(2):178-180.

[2]吴向辉,周月巨,陈金魁,等. 几种药剂拌种对小麦生长及纹枯病发生情况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3):174-174,157.

[3]陈玉玲. 腐殖酸对植物生理活动的影响[J]. 植物学通报,2000,17(1):11-16.

[4]王坚纲,周 燕. 不同稻秸还田方式对小麦出苗分蘖及产量的影响[J]. 上海农业科技,2015(1):62,56.

[5]南京农业大学. 作物栽培学(长江中下游地区适用)[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

[6]洪晓富,闫 川,李 斌,等. 播期与播量对小麦扬麦12群体动态和产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2015,56(10):1551-1552.

[7]鲁 俊,徐加健. 迟播小麦成因、生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农业信息,2016(12):109.

[8]孔祥英,朱志凌,郭凯泉,等. 不同播期小麦拌种剂应用效果研究[J]. 上海农业科技,2008(6):53-54.

[9]张宏军,季萍萍,徐迅一. 拌种剂在扬麦15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07(18):102,106.

[10]刘党校,戴开军,刘新伦,等. 不同生长调节剂拌种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02,22(2):94-96.

[11]曹亚萍,乔合心,尹青云,等. 小麦拌种剂对幼苗生长效应研究[J]. 麦类作物,1997,17(2):31-32.

[12]文廷刚,王伟中,顾大路,等. 不同共生期对晚播稻茬麦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6):21-23.

[13]何井瑞,陈之政,韩必荣,等. 播种方式和播量对小麦发育进程及产量构成的影响[J]. 上海农业科技,2013(4):47-49,35.

[14]卢百关,杜 永,李 筠,等. 黄淮地区稻茬小麦超高产群体特征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5,23(1):43-51.

猜你喜欢

产量生长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提高玉米产量 膜下滴灌有效
碗莲生长记
世界致密油产量发展趋势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共享出行不再“野蛮生长”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2018年我国主要水果产量按省(区、市)分布
野蛮生长
2018上半年我国PVC产量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