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和价值实现

2019-01-19甘肃省民乐县六坝学区周淑红

天津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语文教师教学

■甘肃省民乐县六坝学区 周淑红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一些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的教学环境,甚至导致教学的低效。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就要懂得与时俱进,积极优化和创新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进而实现语文教育的最大意义。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点阐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以及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价值的有效策略。

一、教学走进生活,强化学生理解

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文可以应用于生活,生活也可以为学习语文提供素材和灵感。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深入分析教学内容,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并将二者联系起来。以引导学生借助生活元素或者生活经验来理解学习内容,使语文教学生活化,进而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修鞋姑娘》一课时,课文中涉及很多心理描写,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所以在教学中我便尽量让作者的经历和学生的生活经历靠拢。首先我向学生提问:“阅读文中第七自然段,作者说‘忽然间,我心里蒙上了一片阴影’,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你在现实生活中有过类似的感受吗?”这时一名学生便讲述自己在商店买了一套三角板,回家却发现里面少了一个量角器,最终找老板退换的故事。讲述过程中,学生说道:“当我发现少了一个量角器时,跟作者的心情应该是一样的,作者担心修鞋姑娘漫天要价,而我担心店老板不相信我,或者诬陷是我自己弄丢量角器,而拒绝给我退换。”我继续问:“那结合你的经历,最终修鞋姑娘没有漫天要价,作者会有什么感受呢?”学生思考后答道:“首先是感激之情,然后对自己的小人之心感到惭愧。”由此可见,让语文教学走近学生生活是强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可行之法。

二、创设思维情境,激发学生思考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就是说一味学习而不加思考则无法深刻理解并合理运用知识。而小学语文教材中往往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内容,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学生很难独立去理解其中奥妙。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思维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的感染下主动投入对学习内容的思考中,进而实现有效的语文教学。例如:在学习古诗《题西林壁》一课时,由于这首诗属于说理诗,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学,所以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我便以设疑的形式为学生创设思维情境。首先我提问:“诗人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学们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经验吗?”这时一名学生拿起桌上的水杯说道:“就像这个杯子,从侧面看它是长方形,可是从上面看它却是圆形。”我表示赞许,然后继续引导:“诗人说从不同角度看庐山看到的是不同的景象,那么诗人仅仅是在说明这样一个事实吗?你能挖掘出诗人的深意吗?”这时学生便陷入思考,然后一名学生答道:“诗人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想告诉我们,要想识得庐山真面目,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它。在做其他事情时也是如此,我们只有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才能认识事物的全貌,才能得出准确的判断。”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思维情境,是激发学生思考、深化学生理解的有效途径。

三、读写相互迁移,促进综合发展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这两者之间又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读写教学相互迁移,以此有效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提升写作水平,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进而实现高效的语文教学。例如:在学习《三峡之秋》一课时,因为这篇散文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对学生的写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所以在教学中我便向写作教学迁移。首先我让学生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有几名学生列举了这段内容:“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然后我问道:“大家为什么喜欢这句话?它好在哪里?”一名学生答道:“因为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山的颜色比喻成墨,这样使山的形象更加直观生动。”另一名学生道:“我喜欢这句话是因为里面的‘扑跌’这一动词十分传神。”接着我便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某一点,对这段话进行仿写。于是学生便从修辞的运用和动词的运用两个方面出发进行仿写。通过这一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而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综合发展。

四、结合趣味游戏,打造快乐课堂

小学语文的学习内容多种多样,有趣味横生的,也有枯燥乏味的。考虑到小学生对游戏情有独钟,并且只有在游戏中,学生才会充分发挥智力、释放热情。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结合趣味游戏,用游戏来替代语文活动,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打造快乐的语文课堂,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例如:古诗词背诵是学习古诗词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学生最为厌烦的语文活动之一。因此在诗词教学中,我便组织学生进行诗词背诵游戏。其主要形式是:

1.看图猜诗。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图画,学生根据画中景象猜出诗句。比如我展示“茫茫江水上一只小舟露出风帆,远处一个人翘首盼望”这幅图片,学生便猜:“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诗词接龙。由一人起头,每名学生所接的诗句中要包含上一句诗中的最后一个字。比如我的开头是“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学生接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另一名学生接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背诵诗词的动力,从而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五、注重课外拓展,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开放性较强的学科,学习语文的途径也不一而足。并且,为小学生在语文学科上的发展而言,仅仅是课本上的内容还远远不能达到小学生的学习标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就要注重课外拓展,即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拓展课外语文知识。以此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积累语文知识的意识和习惯,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在学习《美猴王》一课时,由于学生对电视剧《西游记》十分熟悉,所以学这篇课文时表现出极高的热情。我便趁机引导:“电视剧《西游记》就是根据吴承恩的这部小说改编的,可是电视剧确实把真实的孙悟空和唐僧演绎出来了吗?电视剧有没有‘演错’的地方呢?”学生被激起了好奇心,这时我便为学生推荐课外读物《西游记》,并和学生约定在一段时间以后开展以“小说中的孙悟空”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会,以此督促学生认真阅读。除此之外,在诗词、成语故事教学中,我会给学生推荐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华好诗词》和《成语大会》,以此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语文的个性化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语文,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六、渗透思想教育,体现语文价值

德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功能,语文教材中的大部分内容所体现的情感和思想对学生思想观念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让学生通过对课文内涵的解读来反思自己,不断修正自己的思想观念,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提升个人道德修养,进而体现语文教学的重要价值。

例如:在学习《钓鱼的启示》一课时,虽然“钓鱼”这一情节可能是学生未曾尝试过的,但大部分学生都会有在遵守规则和违反规则中犹豫不决的经历。因此在学习这一课时,我便渗透关于规则和诚信的思想教育。首先我让学生回想:“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场景会面临着和文中主人公一样的艰难抉择呢?”学生讨论后说道:“语文测验时忘记了一句古诗,趁老师不在的时候要不要翻一下课本?”另一学生道:“在车辆稀少的时候要不要闯红灯?”我追问:“那同学们在这些情况下是怎么选择的呢?”部分学生陷入沉默,这时我便和学生一起讨论遵守规则和坚持诚信对个人以及集体、社会的意义,并鼓励学生让诚信成为自己的一种品格。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促使学生提升个人道德修养,进而升华语文教学的意义。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积极优化和创新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努力达到语文教学的目标,进而实现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语文教师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