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策略探讨

2019-01-19张汉华

天津教育 2019年28期
关键词:读图多媒体技术图形

张汉华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城关中学,甘肃 陇南 742500)

一、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重要性

初中地理教学中,有很多重要知识都要借助地图和各种图形进行展示,学生学习地理的过程就是不断识图、读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有助于学生将死记硬背的理论性知识活学活用,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实践能力。初中阶段的地理知识中有很多需要用地图进行诠释的内容,如《纬线和经线》《气候的地区差异》《七大洲和四大洋》等,由于地理知识中存在很多抽象的内容,学生光凭想象难以理解,如教学《南北气温的差异》这些内容时,就必须借助图形演示,包括多媒体教学也同样需要以地图的形式进行演示。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读图能力,才能真正将地理知识消化吸收,使所记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具体的信息,也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此外,地理知识是实用性很强的学科,生活中也存在很多需要读地图的场景,比如每天的《天气预报》、旅游时看的指示牌、商场中的区域图例,学生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具备良好的读图能力,才能在现实生活中灵活应用地理知识,提高对知识的实践能力。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读图的兴趣

初中地理教学中包含的知识十分丰富,读图的范围也很广,包括气候图、剖面图、地形图等,在此之前学生接触的图形十分有限,主要集中在小学数学的数形结合中,因此教师要先使学生适应读图,使学生对读图感兴趣。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适时插入地图内容,使学生边跟着教师分析边看地图的指示,让学生体会到读图带给学习的帮助。在初一阶段,教师就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的与众不同,要让学生重视各种地图的作用,使学生在意识上重视读图。教师可以在初一教学《地球和地球仪》时,先给学生利用地球仪演示,随后借助多媒体资源中的平面图进行细致的剖析。学生会发现平面图虽然不如地球仪立体,但是学习起来更直观、更详细,能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只有让学生体会到读图对学习地理的帮助,学生才能不惧怕读图,逐渐对地理读图产生好感。与枯燥单独的文字知识相比,地图知识的确有其生动形象的优势,掌握读图技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地图问题,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了培养学生的读图兴趣,教师也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不要直接抛出专业性的地图,可以带着学生边钻研边绘图,让学生在教师绘制的过程中体会到地图知识中的要点内容。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教师可以更直观、更高效地为学生展示地图,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效率更高。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的多媒体技术水平,要习惯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通过多媒体资源和课件的演示准确理解地理知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地图演示比传统教学更方便高效,以往教学中教师习惯在黑板上手绘地图,占用了教学的时间,影响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前制作电子课件,将绘制好的图形录入课件中。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寻找优质的三维立体图形,使学生在图形的引导下思维更丰富,想象力更强。总之,多媒体技术能节约教师的绘图时间,还可以任意缩放图形,能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如教学初一上册《世界人口的分布》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平面地图,要引导学生学会认识图表中的重要信息,包括制图时间、位置分布、人口密度图例等重要信息。教师可以一边讲述,一边用鼠标进行控制,便于学生读图。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读图教学,比常规直接地对教材内图形进行研究更生动,学生还可以看到动态的运动过程,有助于学生读图能力的提高。

(三)增加实践操作,锻炼学生读图能力

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强烈感受到读图能力的重要性,使学生的生活中增加更多的读图练习。学校可以在走廊、图书馆增添各种地图资料,比如全球各地的特产图示、我国南北地区农作物图示等,要使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地图,培养学生对图形资料的解读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多为学生布置一些实践任务,比如要求学生绘制学校结构图,要在图中清晰准确地标注出教学楼、操场、图书馆、篮球场等主要建筑,使学生通过身边熟悉的地理信息去构建地图,培养学生对地图资料的熟练解读能力。教师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相关的实践作业或练习题,使学生习惯通过读图解决地理问题。比如教学《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这一章节时,学生能深刻体会到读图的作用,用图表可以非常形象直观地展示降水分布的规律和范围,比文字信息更加高效。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某一年我国的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数据,要求学生自己绘制出地图,并把具体数据体现到地图中。这一过程可以使学生对我国的地理图形更加熟悉,也能加强学生对地理的解读能力。增加学生制图的实践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思维,也能使学生对一类图形的结构更加熟悉。

(四)分组实践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学生学习新知识时会感觉到陌生和不自信,尤其是一些方位感差的学生,在学习读图时更会感到吃力。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后,需要转变对学习的态度,加之地理的读图要求会使一部分学生感到跟不上教师的节奏,教师就要注意这部分学生的读图困难,为学生安排分组,通过小组合作使学生快速提高。小组合作可以使学生之间产生积极融洽的学习氛围,能使一部分没有信心的学生逐渐调整心态,也能学习其他同学好的读图经验。教师可以为小组设置需要共同完成的读图任务,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让成绩好的学生影响学困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比如教学《从世界看中国》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每4 人一组,每组共同完成一幅地图,地图中要标注并绘制出中国周边的邻国,还要总结出我国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等重要信息。教师要给学生分配任务将画图形、标地名、总结气候特点、海陆位置这四项任务分别分发给4 位同学,让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幅地图。制图过程中学生要相互交流,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总结要点内容,要完成绘图和上色,是一次群策群力的合作。教师为学生分配小组任务能促进小组合作的进行,可以发动小组内成员的力量共同完成制图,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内容进行展示,也可以在同学的帮助下进行制图,体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利用小组合作进行制图实践,能加强学生对地图基本要素的印象,也能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读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五)合理引入资源提升学生读图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就不能仅限于教材内的教学,还应为学生合理引入优质资源,使学生多读图,熟悉各种图表。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前制作电子课件,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绘制图表,使学生可以通过看图表加强对知识的记忆。教师引入新的图表知识时,也要注意到学生的接受情况,要细致地为学生介绍各种符号、数据、图形、线段的关系,使学生能做到图文结合,准确把握图表内容。为学生引入图形资源时,往往要结合多个图形进行阐述,最后利用一个图形做总结。

三、结语

总之,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也能有效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理解情况灵活运用地图进行教学,可以为学生引入多种类型的地图,使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研究地理,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地理知识学以致用。

猜你喜欢

读图多媒体技术图形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读图
读图
读图
读图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