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因充分探究而“丰满”

2019-01-19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张川镇学区上川小学窦亚玲

天津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梯形小数三角形

■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张川镇学区上川小学 窦亚玲

一、创设探究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学生的学习源于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学生能否主动探索知识,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创设出有利于学生探究的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把教师“教”的主观愿望转化为学生“学”的内在需求,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迫不及待地投入学习探究中,绽放课堂精彩。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时,教师为学生展示斜拉桥、鸟巢、埃菲尔铁塔等建筑物,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图形,并探究为什么这样设计?这样的情境能够吸引学生马上投入探究活动中。学生都能看出它们是由无数个三角形构成的,对于设计的目的,有的学生提出为了美观,有的学生指出为了稳固,这些回答都是正确的,自然引出学生对美丽的三角形进行探究。在探究时,有的同学从角方面进行探究,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有的同学从边方面探究,得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还有的同学分别按边和角对三角形进行了分类。学生不仅通过动手操作探究出结果,还不断提出质疑并释疑。如为什么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学生通过选用两根木棒之和等于或小于第三根木棒的情况得出它们不能首尾顺次连接围成一个密封的图形,由此进一步加深了对三角形概念的理解。

二、营造探究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师生交往互助、共同发展的基础。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让学生敢思、敢想、敢说、敢做,充分释放思维的潜能。营造探究氛围就是要从根本上解放学生的思想,让课堂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呈现出生机与活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实现思维的碰撞和激情的升华,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收获学习的乐趣。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教师让学生用梯形的纸片进行尝试和探索,自主得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兴趣高涨,都能积极地投入探究活动中。教师在巡视学生操作过程时可以发现,有的学生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学生将梯形分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有的学生沿一个顶点和另一腰中点的连线剪下,拼成一个大的三角形;还有的学生从上底的两个顶点向下底作高,将梯形分成了两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学生积极操作表示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感受到了学习带来的快乐,学生的思维在和谐的氛围中得到激发,课堂更加充满智慧。

三、留出探究空间,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真正的学习不是靠教出来,一定是靠学生自己学出来的。”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传统教学为了让课堂容量更足,教师往往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根本没给学生留出思考与探究的时间,结果造成虽然教师讲的很多,学生练的也不少,但成绩始终不高,究其原因就在于教师没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因此,教师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进行探究与交流,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将数学知识通过感悟与领会,纳入自我认知体系中,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如在教学《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并发现其中的规律。将小数化为分数,学生们都能够知道根据小数的位数在1后写几个0作为分母,将小数去掉小数点作为分子,并约分。将分数化为小数时,学生也会用分子除以分母进行计算,但结果会出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两种情况。那么什么样的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呢?教师可以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并发现规律。学生通过大量的尝试、猜想和验证得出分母除了2 和5 之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的分数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样的结论不是教师教给学生的,必须是学生通过探究真正得到的,而探究中的合作必不可少,它既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又能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四、展示探究结果,呈现学生思维过程

在探究展示环节,教师需要学生在呈现结果的同时,将自己的思维过程与同学们共享,由此展示出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并通过对比,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学教学不是教师教给学生知识,而是学生主动发现知识,让学生实现“学会”到“会学”的转变,重在让学生进行探究,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在展示中教师要给予恰当的评价,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探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如在教学《分数除法》时,对于解决问题学生能够呈现出不同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思维的多样化,并引导学生用最简洁的方法进行解题是教学的重点。如“六年级1班有男生30人,男生比女生多,那么女生有多少人?”在学生进行充分的探究后,教师让几名学生展示自己的结果。有的学生设女生为x 人,列方程为并解释为:在本题中女生人数为单位“1”,因此可以用已学分数乘法中的数量关系来理解题意,从而列方程并求解。有的学生列式为,解释为:我用线段图表示了其中的数量关系,女生人数为单位“1”,则男生人数为正好是30人,所以可以用除法进行计算。但也有的学生列成,则是将“男生比女生多”错误地理解为“女生比男生少”。在展示后,教师不仅要评价学生的结果,更要评价学生思维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更加乐于探究的习惯。

五、结语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探究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通过为学生营造有利于探究的氛围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主动投入探究活动中。在有意义的探究中,学生不仅能理解和掌握知识,更能从中发现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梯形小数三角形
玩转梯形
小数加减“四不忘”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梯形达人
一类变延迟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渐近估计
三角形,不扭腰
梯形
三角形表演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