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思考

2019-01-19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长安镇中心学校

天津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新课改创设情境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长安镇中心学校 陈 玲

情感教育乍一听比较抽象化,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对于情感的把握还是有难度,但这也正是教师教育的重点。语文教学不能拘泥于生字词的学习、段落的背诵,更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明确文章的精神世界。变情感教育由抽象为具体,需要教师的努力。当前,在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在情感教育方面较为欠缺,暴露出不少的问题。相关教育者要正确看待这些问题的出现,从实际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现状分析

(一)小学语文教师对于情感教育不够重视

开展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主导者是教师,如果教师从思想意识层面不能正确意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自然也会忽视这一块内容的教学。传统语文教学中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包含生字词等,忽视了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一味地知识灌输违背了教学原则,也违背了当前素质教育的理念。素质教育理念下,教育要与生活产生联系,教育要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缺乏对于情感教育的积极性

情感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感染,渗透化的教育。比如在学习一篇课文时,教师只是单纯地对人物角色进行分析,没有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学生并没有表达自己对与人物的看法,只是单纯地听教师讲人物的特点性格等。最后的升华主题也是教师直接给出答案,学生在文章学习过程中根本不能形成自我的观念,教师也没有积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于人物、对于事件的看法。情感教育是引导学生有感而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自发的观点态度,而不是为了考试而记住相关的理论知识。

二、关于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情感教育策略的探讨

(一)注意启发学习,加强课堂互动

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不断与学生进行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明确学生的困惑,在情感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可以给予学生启发,帮助学生一步步形成鲜明的情感态度,对人物的行为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

(二)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语文的学习来源于生活,最终还是要回归于生活。语文学习不是干巴巴的理论知识,而是鲜活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母爱主题的文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母亲这一形象,同时正确看待自己的母亲。引导学生感受到母亲的不易,感受到母爱,从而自觉尊重母亲、热爱母亲。将学到的东西反馈给生活,与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最终让语文学习有温度,培养学生成为温暖的人。

(三)注重有感情地课文朗读

朗读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朗读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声调、声响等感受文章的情感流露,同时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朗读过程中,一些音韵的转换都可以辅助教师开展情感教育,让学生获得较深的感受。

(四)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学习新课时常用的方式就是情境导入,在情感教学中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也是重要的方式。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营造合适的氛围,给予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帮助学生走入角色的世界,有所感悟、有所收获。第一,创设教学情境要结合学生的兴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设其熟悉的情境,帮助学生尽快融入情境。第二,创设情境尽可能真实、来源于生活,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三、结语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情感教育或者对情感教育不积极,使情感教育在当前的实施中较为滞后,不利于学生充分把握语文学科的学习,获得全面发展的能力。从语文学科的性质来看,语文学科更为感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其追求的最终目标。

猜你喜欢

新课改创设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