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实践应用

2019-01-19江苏省南通市虹桥第二小学

天津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分组分层小学生

■江苏省南通市虹桥第二小学 张 杰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遵循数学教学标准要求,也要使小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数学知识,帮助小学生培养数学思维和数学逻辑。数学是教育中的重要一部分,不同的小学生家庭背景、理解能力等都有差异。对于不同层次的小学生,小学数学教师要能够因材施教,评估小学生的能力,使每位小学生都能够提升。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智力测试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班组,从而进行相应的教学。

一、学生分组分层

分层教学也称为分组教学,给学生分层分组是基础。通过分层分组,高效展开教学。因此,分组十分重要。教师分层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学习潜力、学习能力。考查现有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成效。同组的小学生是学习能力、学习水平相近的学生。这些小学生交流与学习更加方便。同时,分组也要考虑不同组别的混合。对于低层次组的小学生,主要是打牢基础。对于中等层次的小学生,主要是加强相关题目训练。高层次的小学生,主要是锻炼数学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因材施教,避免低层次组的学生惰怠、自卑,降低学习效果。小学数学教育分层次教学,层次分组的成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使每个小学生得到有效学习,实时观察每个学生的发展情况。一些小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进步明显,需要不断调整组别,因为现有学习组次,并不能满足进步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小组成员的分布要有灵活性,从而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实现每个小学生的有效的数学学习。

二、教学目标分层

每个小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小学生个体间有不同的基础,而小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有限,差异性明显。小学数学教育中应用分层教学,也要进行教学目标分层。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教学目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要贴近小学生的实际需求,能够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根据小学生分组类别,不同的学习情况,设置分层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教学目标分层,也不能一成不变。不能单纯根据第一次的分组情况。小学数学教师要更加实时关注学生的进步情况。设置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发展实际相符合。灵活运用教学目标,关注进步学生,实现每个学生的提升。

三、教学内容分层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性,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有差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分层十分关键。同样的数学知识,有的小学生理解困难,有的小学生能够很好理解。教师需要考虑兼顾不同学生的能力。比如教学内容的制定,要依据教学目标以及小学生的分组情况。数学教学的切入点,选取一部分的教材知识。教师首先讲解简单的教材知识点,然后逐渐深入。由易到难,先激发学习层次较低的小学生的兴趣,树立数学学习的信心。然后拓展知识,深入教学,满足高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以及学生间的交流,及时发现存在的疑问。

四、教学评价分层

由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性,教师需要注重教学评价的分层。统一的教学评价,容易挫伤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生的学习过程存在差异,教师评价结果要更加科学,避免错误的心理暗示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分层前情况、学习情况等,以日常学习为辅助,综合评价最后的考核情况,尽量客观公正,使小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了解自己的进步,更好地规划下一步的数学学习。

五、结语

分层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情况进行合理分层,在教学内容、目标、评价方面,科学分层,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猜你喜欢

分组分层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分组搭配
雨林的分层
怎么分组
分组
我是小学生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