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云平台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2019-01-19田苗

天津教育 2019年28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信息化职业

田苗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天津 300131)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职业教育事业中越来越多的教学任务都通过网络云平台得以实现。云平台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教育信息化的教育理念,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在云平台实际应用中,受众不同就意味着对云平台使用的关注点、侧重点不同。那么采取怎样的教学模式,怎样最恰当地应用云平台,成为职业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如何把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新兴技术更好地结合到教学上来,也是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云平台的概念与研究意义

所谓教育云平台,就是通过移动网络、物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等信息化技术方式,由国家、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制订建设标准,由学校按照标准主导建设,从而上下一体,共同建设完成的学习平台。云平台可以提供海量在线课程和各种应用先进教育技术制作的特色教育资源,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公平教育的发展提供保障。

(一)高速发展的教育信息化需要网络化数字化教育平台

自2016年起,国家先后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文件,这些文件的颁布都意味着我国信息化教育得以快速发展。教育云平台建设的目的是实现共建共享教育资源,从而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为用户提供更多更有针对性的可用资源,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全面推广。

因此,适应云平台的快速发展,快速有效地将云平台应用到职业教育教学中,建立适应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云平台教育教学模式,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合理有序的推动教学活动,更好地推广和提升优秀教学成果。云平台正在给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二)新时代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定制式教育服务平台

传统模式的教育教学大多采用班级授课制。这种模式是教师按照制定好的教学计划,面向学生群体,以课堂集体教授的形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按照固定的时间到指定的地点被动地接受统一教学进程的授课。由于学生学习能力、自身基础等差异,造成他们在学习知识时的进度和效果会出现明显差距。虽然现在很多院校用分班制、走班制等手段解决这个问题,但受教学资源的限制,学生层次划分比较粗放,无法解决由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带来的教学问题。

云平台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云平台可以让学生通过计算机、手机等智能终端,选择自己喜爱、适应的方式去学习教育资源;可以利用自己的零星空余时间,到云平台进行学习;还可以根据需要,了解自己想知道的任何形式的信息;平台也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为每个学生推送他可能需要学习的内容及相关学科的延展内容。

(三)教育优质资源普及化需要资源整合平台

云平台的建立可以将各职业院校所拥有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集中管理,或者通过进行有效整合,深入调整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共建,做到资源均衡化配备。同时,在资金相同的情况下,通过云平台建设,可以极大地避免重复建设,增加更多的应用系统或模块;可以通过统一规划、分级建设、集中管理、统筹整合等办法,发挥各职业院校的专业优势和师资力量,既提升教育质量,又能节省资金。

(四)职业教育特性需要对教学方式变革

职业教育的重点是对学生开展实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从而培养学生从事相应职业岗位的能力。传统的职业教育一直采用课堂授课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无法接触工程环境,学习情境、学习资源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那么“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能力”更是成为一纸空谈。这种学习模式势必会被淘汰,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新的教学方式呼之欲出。基于信息化技术的云平台,可以实现教学情境的仿真、教学主体的改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传授给学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制作贴近实际工程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情境。同时,云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体验,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实现自身知识体系的搭建;可以随时与教师交流。

三、职业教学云平台应用现状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真实现状中,有关云平台开发的技术、架构等研究非常多,而云平台技术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应用等研究却并不多。

(一)资源应用不够灵活

随着重视程度和建设费用的提高,职业教育云平台的建设力度逐年加大,因此教学资源和线上课程的数量也大量增加。但大部分的课程资源仅停留在整合到云平台上,没有真正地让教师、学生用起来,发挥信息化助学作用。

(二)师生间缺乏互动和交流

利用云平台进行信息化教学中,缺乏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交流,师生之间不能有效开展面对面的讨论和分析,教师无法追踪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无法根据自身学情进行学习内容的调整和讨论。

(三)资源建设不系统

在职业院校,云平台上思政、英语、数学等公共课教学资源较为完善,学生能够通过云平台进行自学或“自学+教师辅导”的方式学习;但是对于专业课,由于课程普适性不够,课后习题和课中资源较多,教师制作教学资源的工作量很大,对教师的专业性要求较高,导致云平台中资源不系统,专业课资源明显缺乏,云平台专业特色不突出。

四、基于云平台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

基于职业教育的特点,职业教育云平台的应用应该立足于教师和学生,以更好地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为目的,将他们视为云平台的服务对象,在教育模式、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

(一)引进慕课、翻转课堂等学习方式

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型学习方式的兴起,为云平台的高效利用提供了切入点。这些新兴的教学方法更加重视课堂下的知识传授,而课堂则成为知识自我转化的场所。基于云平台的教学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课中合作探究学习和教师引导总结以及课后拓展练习三个环节进行教学。在云平台,互动式学习成为主流方式,学生可以完全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而教师更多地成为课程计划的设计者、课程资源的制作者和学习过程的辅导者与监督者。

1.课前。

在课前准备方面,教师在云平台中制定学习计划并制作课前预习用教学资料,在云平台上发布学习任务。教师可依据云平台显示的学生观看量和答题情况,获知学生接受程度和难点,重新修正教学计划并寻找到更合适的教学手段,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学生可以从云平台获取教师发布的任务以及相关资源,并且能够通过网络自主搜索相关学习资源。

2.课中。

课中的签到、教学内容讲授、实验实训指导等环节均可在云平台上完成。云平台通过视音频以及动画等多种形式呈现灵活多样的学习内容,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变为可视化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云平台可以将一些实验或工程应用、工程现场的情况以直播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有身临其境的工程体验。通过云平台,教师可以观察或参与学生的讨论,利用头脑风暴法、分组讨论法、辩论式讨论等线上互动方式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提问,教师对学生提问进行详细解答,对学习中难点重点进一步加以梳理。同时,教师可以实时监督学生的课堂反应,并随时调整教学形式和教学进度,从而让课堂变得更有效率。

3.课后。

教师针对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及实践情况将拓展作业上传到云平台。学生可以在云平台查看布置的作业,并将完成的作业上传到平台。教师在线批改,并对发生错误多的问题线上解答。教师还可以及时对学生进行一对一评讲和针对性辅导,从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教师根据云平台反馈评价出的学习数据进行分析,进行教学资源的改进和制作,进一步优化了教学模式。

(二)开发适应于职业教育的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云平台的有效使用率。目前在教育云平台中已经有着各种各样丰富的教学资源,但是,由于专业教学技术复杂,投入成本高,有的项目危险性高,有的抽象微观,个别指导耗时影响教学效率,有的无法实现实际情景等一系列原因,造成适应于职业教育的工程性、专业性较强的教学资源还很少。同时,学生实际学情不同以及课堂教学方式不同等因素也决定了教师需要更多的个性化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就要根据专业特性、学生学情、教学方法等情况,改进或开发教学资源,丰富云平台的资源库。这项工作与学习方式改革相辅相成,互相制约。

(三)利用大数据分析因材施教

云平台将网盘、QQ、微信、邮箱、公众平台和论坛等上面的数据收集起来,利用大数据加以分析,分析出学生的个人喜好、学习目的、学习能力等资料。利用这些资料为学生量身打造出私人订制的学习计划,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有利条件。同样,利用云平台,教师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发布有针对性的教学任务。云平台记录并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出每一个学生的学情。教师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为学生制订个性化学习方案。学生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调整学习方法。根据学生情况定制化教学,实现因人施教,这是教育创新的更高要求,是我们要始终追寻的目标。

五、结语

云平台的出现解决了教育领域的诸多问题,特别是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以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为目的,对基于云平台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工作,有效促进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在未来的职业教育发展中,云平台需要借助已有优势,补齐发展短板,让更多的人享受云平台的便利,实现自主学习、持续学习,让更多的人因使用职业教育云平台而受惠。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信息化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