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下馆员队伍建设管见

2019-01-19

图书馆学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总馆分馆馆员

高 峰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辽宁 朝阳 122000)

2016年,我国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我国县级公共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推进以县级图书馆为中心的总分馆制建设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任务,对于有效整合公共文化资源、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促进优质资源向基层倾斜和延伸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笔者认为,在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时代,推行以县级图书馆为中心的总分馆制,实现分馆制服务体系的建设目标,需要与之相匹配的馆员队伍。

1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解读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是指在一个合适的地域单元内,由一个或多个建设主体建成一个“公共图书馆群”,形成图书馆服务体系,提供普遍均等服务[1]。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在我国已不是新生事物。国内外无数的总分馆制建设实践都充分证明,建设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是发挥图书馆资源潜能、扩大图书馆服务半径、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的重要发展模式。

毋庸置疑,《意见》是推动基层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一项重要举措。《意见》是针对目前县级图书馆服务能力不强、县域内公共文化资源缺乏整合、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均衡等突出问题,在充分总结和吸收各地十几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政府主导、改革创新、强化基层、实事求是的原则,大力推进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发挥县级总馆在县域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中枢作用,通过分馆把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基层农村,增加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总分馆制的核心要义是让分散、独立的图书馆形成组织体系,从本质上说是实现图书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革,发挥县级人民政府在总分馆制建设规划、组织和推进方面的统筹作用,明确了主导力量和责任主体,这标志着总分馆制建设由“职业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为全面深化总分馆制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保障基础。

《通知》明确提出了我国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工作目标,即到2020年,全国具备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建立起上下联通、服务优质、有效覆盖的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广大基层群众享受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更加丰富,途径更加便捷,质量显著提升,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

要想实现这样的目标,《通知》要求我们采取以下措施:(1)把总分馆制建设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明确功能与运行机制;(3)因地制宜推进总分馆制建设;(4)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5)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总分馆制建设;(6)进一步健全城乡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具体来说,县级图书馆分馆制建设要坚持政府主导,科学规划,由省级文化行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与,统筹制定本地实施方案和建设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具体组织实施。各地要立足实际,综合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自然条件、人口分布和文化基础等因素,合理确定总分馆的布局、规模和标准。通过实施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整合县域内的公共阅读资源,实现总馆主导下的文献资源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通借通还和人员的统一培训。总馆对分馆的管理重在业务指导和资源调配。分馆按照总馆的工作安排和服务标准,面向基层群众提供与总馆水平相当的基本服务。根据地方实际,依托县级图书馆和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进行建设,符合条件的县级馆为总馆,在乡村两级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设置分馆。推动农家书屋与县级图书馆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符合条件的农家书屋成为图书馆分馆。没有成为分馆的其他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可以设立基层服务点,作为总分馆服务的补充和延伸。总馆和分馆要积极畅通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渠道,采取“订单”服务方式,实现供需有效对接。充分发挥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利用国家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和资源,打造县域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充分利用流动图书车等设施和手段,广泛开展流动文化服务,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覆盖。鼓励具备条件的学校、科研机构、企业等的图书馆(室)、职工书屋、文化室等根据自身职能特点,在自愿原则下成为县级图书馆的分馆。鼓励符合条件、具有资质的上网服务场所成为总分馆的基层服务点。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通过直接投资、赞助活动、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及采取公益创投、公益众筹等方式,依法依规有序参与总分馆制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引入社会专业机构,采取委托管理或连锁运营的方式,通过专业化服务、科学化管理,做好总分馆日常管理运行。大力推进文化志愿服务,动员社会专业人士参与总分馆制管理运行。按照填平补齐原则,继续推进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没有县级图书馆或设施未达标的县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必要的新建或改扩建,鼓励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和资源进行改造。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和运营管理,要主动纳入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统筹推进,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效能,推动县域内公共文化设施实现有效联通和全覆盖。

通过以上对《通知》的解读,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县级公共图书馆分馆制建设的目标是以县级图书馆为中心,向乡镇村辐射的由政府主导、通借通还、技术支撑、统一管理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从而实现服务均等化。具体而言,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要着力解决好以下5 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资源向乡村基层延伸,通过资源整合,解决公共图书馆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二是统筹规划、组织,采取多种形式整合公共阅读资源;三是因地制宜,建立不同区域特色的总分馆制;四是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五是鼓励社会力量参分馆建设,实现资源最大可能性共享。总体来看,推行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的目的在于从供给侧补足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短板,延伸公共图书馆服务半径,解决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全覆盖的问题。

2 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模式

目前,我国所倡导的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模式,其目的在于解决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实现城乡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一体化、均等化发展。县级公共图书馆建设采取总分馆模式是我国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的重点和方向。以湖南省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建设为例,2015年,湖南省文化厅展开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试点工作。试点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5个部分:一是根据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确定县区域内总分馆的布局、规模和标准,乡镇级分馆的比例应在80%以上,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服务点占比69%;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服务点所占比例为50%。二是构建县级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打造形成“县级一站式服务平台+文化馆总分馆+图书馆总分馆”模式。三是整合县域内资源,加强统筹。通过建立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实现总馆、分馆之间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四是总馆负责分馆的业务指导和资源配置。分馆面向基层提供基础性服务,例如,总馆负责县域内文献资源的采编、分类、标引、加工,统一审校总分馆书目数据;乡镇、村级分馆负责开展阅读推广等服务工作。五是创新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总馆和分馆要畅通反馈渠道,采取“订单”服务方式,实现文化信息资源供需有效对接。

就目前来看,我国地域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各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基础存在较大差异,但在国家政策的驱动下,我国各地区实施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硬件条件容易达到,馆舍、文献信息资源、服务设施设备等,这些硬性资源,完全可以通过政府投入、调剂等多种途径,实现合理布局、统一配置,从而形成以县级图书馆为中心,以各乡镇村为节点的县域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笔者认为,实施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发展模式的关键不在于硬件建设,而是软件建设,即建设一支适应县级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需要的高素质的馆员队伍,应该是实施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需要重点考虑和深入研究的问题。

3 总分馆制模式下馆员队伍的素质要求

《通知》针对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提出了三项要求:明确工作责任、提供投入保障和加强队伍建设。各有关部门要在现有编制总量内,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规定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编制政策。根据总分馆的规模、服务人口和服务方式,统筹总馆、分馆的人员配置。加强对总分馆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管理。有条件的地区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总分馆人员不足的问题。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通知》明确规定,“各有关部门要在现有编制总量内,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 年)规定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编制政策。根据总分馆的规模、服务人口和服务方式,统筹总馆、分馆的人员配置。”实施总分馆制,无论是总馆还是分馆,都不可能得到相应的人才保障,只是对原有县级图书馆编制内人员和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在编人员的再配置。

众所周知,图书馆工作是一项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的工作,图书馆管理和服务需要专业化的馆员队伍。实施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必然需要建设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适应总分馆服务体系要求的馆员队伍。我国县级图书馆处于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末梢,对于大多数县级图书馆来说,人员编制非常有限,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原本稀缺,多为兼职,少有在编专职人员,面对总分馆制建设的重要任务,馆员队伍的配置必然捉襟见肘,而要满足总分馆制服务模式对高素质馆员队伍的要求,更是力不从心。要落实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实现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效能,无论是总馆还是分馆,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专业队伍建设问题。

当前,图书馆事业正处于从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发展的过渡时期,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正在成为其管理与服务的基本形态,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已成为支撑其发展的基本理念。研究资源、研究读者,为读者提供满意的服务,这是所有图书馆所追求的目标。馆员是联系图书馆资源和用户之间纽带。作为新时代的图书馆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素质,有敏锐的信息意识,有从海量的信息源中采集、筛选、整合、创新信息资源的能力;能够深入研究和密切关注读者需求,把握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规律,从而为读者提供精准的文献信息服务。作为新时代的图书馆员应该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与时俱进的服务创新能力,只有如此,才能立足实际,面对复杂多样的读者需求,提供有的放矢的服务。除此之外,在总分馆服务体系下,图书馆员应该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在总分馆体制下,总馆与分馆、分馆与分馆、馆内各部门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合作关系。例如,总馆与分馆之间的合作要建立上下联通、相互协作、分工明确的合作模式。要求馆员通过合作,使资源、信息、服务在总馆与分馆之间互联互通,实现共建共知共享。处于分馆的馆员,每天都要面对读者,读者的个人素质、知识水平、服务需求等千差万别。馆员要善于倾听读者的诉求,有针对性、创造性地帮助读者解决问题。总分馆体系下的分馆大都分布在乡镇(街道)基层,面向的服务对象是普通的人民群众,馆员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要深入实际,了解乡土民俗,了解社情民意,了解当地的文化特征和经济结构,以便有目的地组织文献信息资源,开展富有成效的服务。

4 适应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的馆员队伍建设策略

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服务体系建设,其目的是延伸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半径,构建全覆盖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推进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均等化进程。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服务体系建设是百年大计,需要形成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基层图书馆服务生态。这一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图书馆服务生态,既需要政府稳定、持续的政策支持和财力物力投入,更需要稳定、持续的人力资源支撑。作为中心馆的县级图书馆是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作为其分馆的乡镇(街道)、村图书馆以及各服务网点,理所当然应该纳入公共图书馆的管理范畴。按照“三统一”的原则,建设适应总分馆服务体系稳定、持续发展需要的馆员队伍势在必然。

4.1 增加编制,构建全覆盖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笔者认为,推行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旨在延伸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覆盖范围,促进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均等化标准化。因此,每一个分馆都应该纳入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范畴,每一个分馆都应该有专业的图书馆员负责管理和服务。凭借县级图书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现有的人员编制,很难满足总分馆制体系下各分馆对专业图书馆员的需求。为实现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的“长治久安”和持续发展,笔者认为,最现实、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加县级图书馆的编制,为每一个分馆配备至少1 名正式的馆员。就像农村中小学教师一样,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这是保证总分馆制体系下馆员队伍素质要求和队伍建设持续稳定的长久之计,更是使全覆盖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名至实归的根本所在。

4.2 招募馆长,为“三支一扶”人才提供展示才华的实践平台

县级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下的基层分馆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三支一扶”人才需要展示才华、奉献社会的实践平台。基层分馆可以成为“三支一扶”理想的实践平台。县级文化主管部门在县级图书馆编制有限的情况下,为有效落实总分馆体系建设方略,可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基层分馆馆长,为“三支一扶”提供实践平台。

4.3 志愿服务,作为总分馆体系下人力资源的重要补充

志愿服务为当今社会所推崇。在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实施的过程中,可以融入志愿服务管理机制,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吸纳县域内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图书馆志愿服务,特别是要为那些有意参与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的退休教师、科研人员、各领域专家以及公务员等,提供奉献余热的机会,汇聚志愿者的智慧和热情,丰富总分馆服务的形式,深化总分馆体系下图书馆服务的内容,让志愿服务成为推动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总之,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发展模式,需要一支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的馆员队伍。增加编制,有利于馆员队伍的稳定和促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让全覆盖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名至实归;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图书馆分馆馆长,既可以为“三支一扶”人才提供展示才华的实践平台,同时也可以满足总分馆服务体系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有利于发挥“三支一扶”人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基层群众提供高品质的图书馆服务;志愿服务,有利于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有效缓解图书馆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丰富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内容,提升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质量。建设一支在编人员为主,“三支一扶”人员为辅,志愿服务人员为补充的馆员队伍,是保证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良性发展、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5 结语

实施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是对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是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朝着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目标所迈出的重要一步。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需要与自身业务建设相匹配的高素质、专业化的馆员队伍。希望各级政府部门像重视中小学教育事业一样来重视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立足实际,因地制宜,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为总分馆制下的县级图书馆配置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为县级图书馆在总分馆体系下稳定发展、持续发展、发挥效能创造条件,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总馆分馆馆员
“文化+”视野下文化馆总分馆建设的创新思考
图书馆总馆/分馆制的实践研究
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图书馆分馆建设的思考
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探讨
探讨党校图书馆馆员的工作素质及培训策略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实现高职图书馆长远发展与青年馆员自我实现协调统一
商务印书馆双甲子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与服务模式初探
高校图书馆专业分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专业分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