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体育教学中提高体育特长生训练效果策略探讨

2019-01-19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特长生文化课体育训练

宋 辉

(北京师范大学 燕化附属中学,北京 102500)

当前,我国在进行人才选拔主要是以高考为主。对于体育、舞蹈等特长生,国家开放了特长生选拔渠道,这种特殊选拔方式既需要考察学生基础文化知识,同时也需要对学生专业成绩进行检验。对于很多特长生而言,他们不能平衡文化课与特长训练之间的关系,很容易造成心理压力,进而影响到两方面成绩。为此,如何协调好文化课与特长,共同提高两者的成绩,已经成为了当前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研究的重要内容。

1. 当前高中阶段体育特长学生现状

1.1 学习现状。曾经有学者对于北京市高中体育特长生的文化课成绩进行了调查,超过90%以上的特长生文化课都处于不及格状态。对于很多体育特长生而言,他们对于文化课的学习往往非常排斥,这就使得他们整体成绩处于年级中下游阶段。这些体育特长生之所以会选择特长生这条道路大多数是为了可以考上大学,为自己未来某一条生路。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如果体育特长生专业成绩越好,那文化课就越差。

1.2 训练状况。许多北京体育特长生日常训练模式往往还没有达到1对1的训练形式,这主要是由于当前学校体育教师相对有限,而体育特长生数量又非常多,教师往往只能采用大班教学模式进行训练。除了基础体能训练之外,专业内容也主要是围绕考试来展开,教师在进行训练时很少会考虑到学生们心理及情感。除此之外,很多高中体育教师缺乏专业素养,大部分都非体校毕业或者专业不对称。如今,国家在大学增设体育科目越来越多,但是高中体育教师依旧是围绕着球类和田径来开展教学,这些人已经无法跟上时代要求。

1.3 自身状况。当前,很多北京地区体育特长生并不是由于喜爱体育而走上了这条道路,甚至有些学生根本就不了解体育。每一项体育活动除了对学生身体素质有所要求之外,对于学生心理素质和体育素养也有一定要求。例如,射击类的体育项目除了对技术要求很高之外,对于学生心理素质要求也非常高。体育运动要求竞技精神,而竞技运动就有输赢,特长生在面对输赢时需要具有较强心理素质。与此同时,每一项体育运动对于学生身体素质要求都不相同,学生在选择体育项目时必须兼顾自身身体素质,这样才能在有限时间内使自己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很显然,当前高中特长生对于这些认识并不够,这也必然会导致训练结果大打折扣。

2. 影响体育特长生体育训练效果的因素

2.1 自身因素。当前,高中生都将上大学作为自身唯一目标,因此高中生的视野也仅仅局限于大学之中。本文认为我们不能将上大学作为人生唯一目标,虽然大学对于提升学生素质具有极大作用,但是以大学为唯一目标显然就固化了高中生思维。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并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只是知道为了考试而进行学习,这样的认知非常局限。对于许多高中体育特长生而言,他们选择体育特长的目的是为了上大学,这是一条特殊途径。但是正是由于这条途径,很多学生对于自身未来没有一个清晰规划,他们大部分是为了盲目上大学而进行体育锻炼,很容易出现急功近利的现象。

2.2 学校因素。由于特长生训练和文化学习都是在教师指引下所完成,因此学校制定计划是否科学将直接影响到特长生最终发展。为此,学校需要引导学生端正态度,为体育特长生设置科学有效合理规划,帮助他们更好的完成各项体育训练,提高他们的专业课水平和文化课水平。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当进一步做好督导工作,通过督导才能更好的帮助体育特长生养成良好的训练习惯,同时也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更好的成长。

2.3 家庭因素。对于很多体育特长生而言,他们选择体育并不是由于自身爱好或者是由于自己有某项特殊的体育技能,他们选择体育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可以通过体育考上大学。对于很多体育特长生而言,他们的家境都非常优越,因此他们并没有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体育训练之中,而是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吃喝玩乐之中。正是由于体育生的家境相对优越,这就使得他们并没有任何后顾之忧,而这样的现状也必将会影响到体育特长生的体育训练效果,不利于提高他们的体育训练水平。

2.4 社会因素。当前是互联网大爆炸的年代,很多体育特长生人手一部手机,通过手机体育特长生可以了解社会的方方面面。由于体育特长生当前正处于成长年龄,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并没有形成,这就使得体育特长生对于当前事物的价值判断并不准确。对于体育特长生而言,他们常常沉迷于网络游戏和当前最流行的网络用语,这就使得体育特长生不会将精力专注于体育训练,他们的精力常常被很多因素所分散,为此也会影响到他们最终的体育训练水平。

3. 提升体育特长生训练的有效措施

3.1 不断加强体育特长生心理素质。对于体育特长生而言,为了使他们可以更好的茁壮成长,除了加强体育锻炼之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心理素质教育,使训练落后的学生中不会出现自卑情绪,训练超前的学生也不会出现自满情绪。为此,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专家讲座,通过专家讲座来进一步帮助学生找准自身定位,树立信心,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之中。

3.2 不断优化训练计划。体育训练效果不仅需要时间投入,同时还需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训练之时不可一味要求学生长期进行训练,这样不仅不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反而使学生感到非常疲倦。教师可以从力量训练协调能力、反应速度等多方面进行训练,这样才能更好的增强学生耐力,避免学生在高强度训练下产生负面情绪。

3.3 加强体育特长生文化课学习。由于体育特长生需要长期进行体育锻炼,这就使得体育特长生文化课学习程度非常浅显。为此,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针对这种状况,学校在进行体育安排时也应当加强文化课学习,这样才能更好保证学生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文化知识,帮助学生在高考中获得理想成绩,考上他们心爱的学校。

3.4 不断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素质。体育教师及教辅工作人员对于体育特长生的培养非常重要,因此学校应当配置理论指导教师,同时还应当加强专项训练教员的培训。对于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配置经验丰富的营养师,这样才能确保体育特长生的训练生活拥有良好的效果。对于教练员而言,教练员首先必须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除了具备通用的知识之外,还应当具备专业的文化素质,例如对运动员心理做好辅导,对于技战术做好战略安排,这些都需要教练员的理论沉淀。

对于学校而言,学校也应当不断加大专项教练员及体育教师的培育力度,可以改进绩效工资的发放办法,让有能力的教练员实现多劳多得,从而可以更好的形成良好的竞争气氛,树立长效竞争机制,不断提高训练水平。为了可以逐步培育教练员具有良好的科研意识,我们还可以鼓励教练员多参加国际前沿会议,学习当前世界上先进的训练方法,把科学的训练成果运用于实际训练之中,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运动员的训练成绩。故而我们可以邀请国内外知名的教练员到现场讲授经验,通过1对1的交流方式更好的帮助体育特长生获得训练的优良方法。

3.5 加强管理,解决学训矛盾。为了可以更好的促使体育特长生健康成长,我们可以为体育特长生设置专门的成长档案,加强制度管理。为了可以更好的加强体育特长的培养,我们可以针对每个体育特长生的不同状况来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为此,学校领导可以牵头,由任课教师,体育教师,班主任组成一个生活管理团队,由该团队专门负责体育特长生的训练与学习,定期探讨体育特长生在生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体育特长生解决矛盾,为他们安排较为合理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法,不仅可以提高体育特长生的文化课成绩,还可以提高他们的体育训练水平,进一步促进体育特长生向前发展。

3.6 不断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提高比赛质量。为了可以进一步促进体育特长生的训练,我们可以加强基础体育设施的建设,改变当前体育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为此,各地的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应当提高对于体育的重视程度投入专项资金,根据学校作用发挥大小来按比例配入资金,对于经费严重短缺的学校可以进行优先配置。为了可以进一步提高体育特长生的训练水平,我们应当让学生在比赛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训练能力,因此我们可以制定科学有效的训练竞赛方式,为体育特长生提供更多高水平比赛的城市,这样可以更好的提升体育特长生训练水平。

综上所述,为了可以更好的提升体育特长生训练,我们需要不断强化体育特长生心理素质,同时还需要对训练计划不断进行优化,不断加强体育特长生文化课学习,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体育特长生成长,为他们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特长生文化课体育训练
体育训练教学中的平衡发展
中职文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体育舞蹈中等专业院校学生文化课兴趣程度调查与对策研究
体育训练中的兴趣与培养
谁是体育特长生
取消特长生招生,不等于取消特长生教育
智能终端在体育训练过程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艺考生如何“逆袭”
紧贴实战落实《大纲》要求推进航空体育训练创新发展
职业教育文化课教学阵地不容"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