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镜头下的寿星风采:他们为何能够活过100岁

2019-01-19徐炯权

民主与法制 2019年2期
关键词:寿星百岁老人摄影家

徐炯权

“这些老人都满百岁了?”“作品拍得太让人震撼了!”2018年10月16日至21日,在湖南省文化馆展出的“三湘百岁寿星”人文纪实摄影大赛获奖作品中,当观众看到百岁老人种菜浇花、洗菜晾衣、穿针引线、挑柴担水等生活场景时,无不发出好奇与啧啧赞叹声。

此次摄影大赛作品展,是由湖南省文化艺术基金会和湖南省老年保健协会主办,湖南省老摄影家协会、省文化馆、省艺术摄影学会承办,经专家评委组评选出100幅获奖作品。这些作品中,主人公百岁寿星和作者在拍摄过程中有哪些感人的故事?寿星不老的生命奇迹与艺术家的执著追求,给了我们怎样的生活启示?

镜头下的寿星风采

走进展览大厅,正对面即是本次大赛金质收藏奖作品《老当益壮》。作品中的主人公周连秀101岁,老人身着紫色上衣,满头银丝,满面红光,张嘴大笑时露出的门牙缺了两颗。她双手衣袖上卷,露出苍老强健的手臂,右手轻松自然地扶着肩上扛着的一大捆柴火,左手有力地拄着一根拐棍,充满自信地在山路上稳健地行走着,似乎是在笑呵呵地告诉人们:“你看我还不老吧?”

这幅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农村老人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拍摄者黄安国是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退休干部。

2018年8月26日,正是南方酷暑季节,天气十分炎热,黄安国在老年保健协会和老摄影家协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邵阳市新邵县大新镇磁溪社区,看望和拍摄百岁寿星。在一条蜿蜒陡峭的路上,他们遇到一位满头银发、笑容满面的老人扛着一捆柴火走来。

“老人家,您叫什么名字?多大年纪了?”黄安国忙上前问。

“我叫周连秀,今年101岁了。”老人笑呵呵地回答。

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扛起这么大一捆柴火,真是老当益壮啊。黄安国深为感动,马上举起相机,调好光圈、速度,以蓝天为背景,“咔嚓、咔嚓”连按下了两次快门,记录了这一精彩瞬间。随后,他和大家一起来到周连秀家中,进一步了解她的生活经历与家庭情况。

“老人生育了三男一女,一家五代同堂,共74口人。”黄安国说。周连秀一生勤劳俭朴,对儿女管教很严,儿孙都很有出息,家庭幸福。尽管如此,年过百岁的她生活上仍然不依赖子女,不但煮饭炒菜自己动手,而且还上山劳作,种菜、砍柴样样干。

“老人一生勤劳善良,乐于助人。”黄安国告诉笔者。他说,年过百岁的周连秀,性情温和,心胸大度,从来不跟别人吵架,一生粗茶淡饭,最爱吃红薯杂粮。

给观众印象很深的还有银质收藏奖作品《寿星双双百零四》。画面右边一幅大图,是104岁的王名清吹着唢呐;左边上图,是和他同岁的老伴儿陈桂莲跟他在玩一个小平板电脑;下图,是王名清在拉二胡。作品构图新颖别致,反映了这对老寿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老夫妻是浏阳市澄潭江镇达坪村人,有三儿两女,他们独居,三个儿子轮流送饭。”省老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钟辉说。王名清身体好,经常坐摩的或者公交车去集市上看热闹。老两口日子过得从容而平静。

“那天早晨我从长沙驱车100多公里来到他们家里。”说起拍摄这对寿星夫妻的故事,钟辉感慨万千。钟辉刚赶到老人家里时,老人的孙子说爷爷去地里干活儿了,然后带着她去寻找。果然,老远就看到王名清背着锄头、提着玉米,步履矫健地走过来,让人难以置信他是百岁老人。寒暄中,老人思维清晰,表达流畅。回到家里,他把老伴儿扶到门外来晒太阳,并笑着说:“百岁老人有老婆的肯定不多,像我们这样还是原配夫妻的应该更少。”说完,他拿出2016年长沙市“最美金婚家庭”的奖状、奖杯及湖南省“百岁幸福伉俪”证书给作者看。

“王名清有木工手艺活儿,他带的9个徒弟个个是能工巧匠。”钟辉说。老人爱笑、爱唱,年轻时吹过的唢呐、拉过的二胡都保存得完好无损。拍摄时,他还一样样地展示着自己吹拉弹唱的技艺。拍摄到最后,他还坚持要打一套拳。那一招一式,稳健又利落。

王名清喜欢看书报,关心国家大事。幼时读过的《增广贤文》《幼学琼林》,他能流畅地背诵。老人一生勤勤恳恳、宽容和善、乐观开朗。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一切都是命注定,凡事不与人计较。”

这次展出的105幅百岁老人照片,其中100幅是参赛作品,另5幅是省摄影家协会的评委所拍。透过作品中这些百岁老人幸福的笑脸,人们似乎看到了他们生活中一个个精彩动人的故事。

饶力明的《黄埔百岁姐妹兵》获铜质收藏奖

摄影师钱晓采访111岁的抗战老兵周秀莲(右)

拍摄背后的感动

“三湘百岁寿星”人文纪实摄影大赛,从启动到结束,短短两个月时间,主办和协办单位工作人员全力以赴,与各市(州)、县老年保健协会一起,寻找确定拍摄对象。为了多出精品,省老摄影家协会主席蒋志舟带领主席团成员,深入各地实地辅导,组织骨干摄影师进行专题培训,悉心指导大家拍摄老寿星的技巧和技法。

七八两月酷暑季节,年过花甲的老摄影家们不顾天气炎热和旅途劳累,背着十多公斤重的拍摄器材穿街走巷、下乡村拍摄,捕捉一个个具有艺术感染力的镜头。

8月13日至14日,主办单位省老年保健协会会长张义昌携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凯,承办单位省老摄影家协会主席蒋志舟携副秘书长钟辉、党组成员罗建军、骨干摄影师关黎薇,赴伟人毛泽东故里湘潭,两天时间走访、慰问、拍摄了9位百岁老人。

年过六旬的张义昌、蒋志舟在统筹协调大赛事务的同时,还亲自参与拍摄。张义昌拍摄的《开心义诊》获铜质收藏奖,照片内容是4名医护人员笑容满面地给101岁的女寿星许淑云义诊,满头银发的老人笑得十分开心。作品主题突出,构思精巧,具有浓郁的写实风格与时代气息。蒋志舟拍摄的《风采依然》中,113岁的女革命家姜清萍,虽然脸上布满皱褶,却是红光满面、神采奕奕,目光深邃而慈祥。作为本次大赛评委会主席,蒋志舟自己的作品不能参评。但这位多次获全国摄影比赛大奖的资深摄影师的这幅作品与其他获奖作品一同展出时,还是深深地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一个摄影师终将会苍老、死去,但他(她)拍摄的有意义的照片可以永久地生存。”钟辉感慨地说。她说透过这些百岁老人的每一根银丝、每一条皱纹,可以看到百年的沧桑,更看到寿星们的乐观和坚韧。这也是深深打动并吸引她一次次走到这些百岁老人身边,用镜头记录他们迷人风采的动力。

9月8日,同是女摄影师的钱晓冒着酷暑采访了家住长沙市岳麓区雨敞坪镇新卯村111岁的抗战老兵周秀莲。周秀莲1931年随黄埔军校毕业的丈夫杨平南征北战,骑白马、挎双枪,在杜聿明部队的眷属工厂任上尉收发管理员,后又随夫参加远征军。丈夫在中缅边境壮烈牺牲,她用战场上战友的遗体盖住自己才幸免于难。老人现在虽然有些耳背,但记忆力极强,而且面容整洁,性情开朗。当摄影师用小黑板写字的方式与老人交流、介绍这次“三湘百岁寿星”拍摄活动时,老人竖起大拇指说:“这个活动好!”钱晓迅速按下快门。作品《这个活动好啊!》获得本次摄影大赛的品质收藏奖。

“三湘百岁寿星”拍摄活动作为抢救性记录的作用也已经显现。邵阳县一位百岁抗战老兵,在老摄影家采访三天后就过世了。采访拍摄中,各级老年工作者对当地百岁老人生活现状和生活习惯的调查、了解政府津贴的发放是否到位等,都让老摄影家们很感动,觉得自己这次拍摄工作非常有意义。

至大赛征稿结束,已有上千人次的老摄影家不顾年龄、无视高温酷暑,走遍三湘四水,拍摄了几百位百岁老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影像资料。大赛共收到523位老摄影家7633幅来稿,经专家评委多轮甄选,主办方代表现场监督,公平公正公开投票,最终评出金质收藏奖3幅、银质收藏奖6幅、铜质收藏奖12幅、品质收藏奖79幅。这些作品主题鲜明、构思缜密、拍摄精准、紧贴实情,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很好的观赏性。

健康长寿的启示

百岁寿星不老的生命奇迹和老摄影家对艺术执著追求的背后,蕴藏着什么样的动力?他们的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社会进步、生活富裕了。

物质是健康长寿的必要基础。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从过去的吃不饱、穿不暖、有病无钱医治、养老靠子女,到现在的吃得好、穿得好、看病住院有医保、养老有养老金保障,居住环境也越来越好,生活富裕了,体质也更好了。

物质生活富裕的同时,人们开始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比如跑步健身、唱歌跳舞、写字画画等,让老年人不再空虚寂寞,精神状态越来越好,活过百岁自然不成问题。就说摄影吧,现在许多老年人外出旅游时都会用手机、照相机拍摄漂亮风景。还有一些人学成了专业摄影师,从艺术的角度记录身边的人和事,记录社会的变迁,记录美丽的中国。

“过去别人给我照相,现在我给别人照相。”70多岁的老摄影家罗胜利说。他年轻时喜欢照相,梦想着今后自己也能挎上一部照相机“咔嚓、咔嚓”玩一玩。现在他梦想成真,加入了省老摄影家协会,成了专业摄影师,这次参赛的作品还获得了品质收藏奖。

粗茶淡饭,勤劳一生。

生命在于运动,合理膳食有助健康。百岁老人最普遍的生活特点就是粗茶淡饭、勤劳一生。尽管子孙孝顺,但他们依然自食其力劳作,吃着很平常的农家饭。如《黄埔百岁姐妹兵》中,102岁的田蕴玉衣物必须自己清洗、晾晒,每天坚持记日记。《老裁缝》中,102岁的姚金花,能灵活地操作缝纫机,制作缝补衣服。《寿星双双百零四》中,104岁的王名清坚持下地劳作。他与老伴儿陈桂莲吃的是自家种的五谷杂粮和蔬菜,说这些天然的绿色食品没有污染,吃了健康。

随着科技进步,尤其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与普及,人们办公与日常生活都已经智能化了,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长时间不运动,加上吃得越来越好,导致营养过剩,脂肪堆积,身体发胖,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阿尔兹海默症等各种慢性疾病。因此,我们平时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多运动,包括动手动脚、动脑筋。此外,还要合理饮食,不暴饮暴食,少食肥腻的东西,多吃蔬菜水果,少抽烟喝酒。

心态平和,与人为善。

百岁寿星们还有一个长寿密码,即心态平和、与人为善。他们经历了不同的时代,人生阅历深厚,有的还在战场上经受过血与火的洗礼,深知世界和平、社会稳定来之不易,渴望祖国繁荣昌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111岁的抗战老兵周秀莲,在战场上经历了生离死别。非同寻常的经历,练就了老人坚忍不拔的精神和乐观开朗的性格。她把荣誉、地位、富贵看得很淡,生活在农村的她,虽然爱打扮,但平时对衣服质地是否优良、饭菜是否丰盛并不苛求。113岁的姜清萍收养了16个孤儿。这位曾女扮男装、隐姓埋名开大卡车12年之久的女革命家,与杨开慧烈士、帅孟奇等湖湘巾帼交往甚密。少时随祖父学医的她,从交通部退休后回桃源县老家定居,义务为居民把脉看病,以传播保健常识为乐。

心态平和疾病少,与人为善天地宽。人生难免有生离死别,单位、家庭难免有不和谐的氛围,让自己过得开心快乐,关键是及时调整心态,乐观向上,凡事不斤斤计较。别人有困难时,你尽力相帮;不公平事件发生时,你正义凛然鼓与呼;灾难和危机降临时,你临危不惧出手相救。一个人干了坏事,终将惶惶不安,积郁成疾而短命;做了好事则坦然无愧,心情开朗,必将长寿。

猜你喜欢

寿星百岁老人摄影家
百岁老人吴大昌谈养生(上)
百岁老人吴大昌谈养生(下)
百岁老人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
寿星
为什么要把蛋糕抹在寿星的脸上?
近年百岁老人快速增长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