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外兼修:执行难题破解的探索者
——专访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法院执行局局长陈少华

2019-01-19魏峰郑育智

民主与法制 2019年2期
关键词:执行局法官法院

本社记者 魏峰 郑育智

2016年至2018年10月间,陈少华共组织、参与执行案件3531件,执结3270件,其中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审限内执结率98.97%、终本合格率98.75%、信访办结率100%、执结率92.61%。

这一串数字便是陈少华这些年来执行工作的业绩。

下功夫,案结事了

在一次清案过程中,陈少华发现一封十多年前老人的来信,希望追回被拖欠的7000元借款,当时因查无可供执行的财产导致案件终本。

十多年后,陈少华通过查控系统发现被执行人账上有可供执行财产,立刻启动恢复执行。不料,申请执行人始终联系不上,原住址房产也已几易其手。

陈少华凭着一股韧性几经周折,终于联系上了老人。老人专程从外省赶来领回执行款,他由衷地感慨:“钱虽不多,但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拿回,我一定要过来看看这位主持正义的法官。”对此,执行干警们没有一个不竖大拇指的。

2016年,一起租赁合同纠纷案件,申请人台商杨某请求被执行人恒远公司归还厂房并偿还租金160多万元。恒远公司声称没钱偿还且拒绝腾房,引发台商协会的质疑和不满。

经过调查,陈少华发现该公司在租赁过程中添置设备多、价值高,可以以物抵债。他一方面带着执行局干警直奔现场,强化拘留、强拆的心理震慑,让恒远公司感受到了执行的压力;另一方面,耐心向台商说明恒远公司确无其他可供执行财产,以降低执行预期,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以物抵债的“双赢”方案。

事后,台商协会专程送来“护法促统兴中华,同祖同根血相连”的锦旗。

陈少华总结提炼出“用公心下硬功夫,能够执行的不放下;用善心下巧功夫,可能执行的不放过;用恒心下苦功夫,不能执行的不放弃”的“三心三不”执行工作法,被群众称为“让‘纸判决’变成‘铁判决’的铁面法官”。

陈少华认为,案结还要事了,这样才对得起人民群众对执行法官的信任。凡是涉及民生的案件,他总是用足了心思。尤其是每年的年终岁末,他都要带领全局干警开展“执行风暴”“春雷行动”等专项行动,主动放弃双休日,集中公示失信名单、拘留“老赖”、加大打击涉执犯罪力度,竭尽全力实现申请执行人的权益。

长期奋战在执行一线,陈少华深知“执行路没有捷径可走,如果有,那就是久久为功的痴劲。再难的执行案件,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去落实,就能让司法公正真正成为群众的口碑”。

“修内功”,迎难而上

“真正让我懂得法官面前‘人民’二字分量的,不是惊天动地的大案子,而是等着结案的人民群众。”陈少华心中总是装着“为民”二字,他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为彻底解决积案多、执行难的问题,他牵头首创由执行局和法警大队组成一支强而有力的“执行警务组”,为能第一时间掌控当事人信息,他提议并首建“龙文区公安局派驻法院执行警务室”。作为一位有着26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始终以好党员、好法官、好干警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满腔热忱全身心投入司法事业,全心全意服务社会百姓。紧紧围绕“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工作目标,探索并提出“三心三不”执行工作法,他主动啃硬骨头,带领全局人员打硬仗,攻难关,他就是群众眼中“让纸判决变成铁判决的铁面法官”。

陈少华1991年进法院,从书记员做起,可谓“内外兼修”,身兼数职。先后奋斗在民事审判、刑事审判、人民法庭和执行岗位等审判一线,无论在哪个地方哪个岗位,他都牢牢树立“四个意识”,始终把个人的价值追求同人民司法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他始终坚守党员法官的政治本色,以坚定和执著、实干和拼搏,诠释了对党的无限忠诚。

2012年,面对执行工作积案多、信访多、人心散的困局,陈少华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接任执行局局长一职。他时刻牢记入党初心,秉持“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新使命呼唤新担当”的坚定信念,自觉践行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庄重誓言。为打开执行工作的新局面,他不怕吃苦不嫌麻烦,带头从3000多件执行积案入手,一头扎进历史遗留的“骨头案”、老信访案,夜以继日地进行清理造册,逐案研究,一案一策,使一批长年积案得到圆满解决。在他的努力带动下,龙文法院执行局干警认真履职,化解了大量执行难案,实现了“小法院有大作为”,所在法院连续两届被评为“全省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

>>2018年12月4日,陈少华荣获CCTV2018年度法治人物。

陈少华常说:“执行难不难?知难而退,执行难!迎难而上,执行不难!”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向全社会作出庄严承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面对执行工作压力,他不等不靠,坚持转变执行理念,创新执行机制,着力打好“民生牌”“和谐牌”“强制牌”“信息牌”“规范牌”。两年来,共受理执行案件3223件,执结2911件,结案率90.32%,实际执结率66.52%,打开了执行工作新局面,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得到了上级法院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面对案多人少、执行案件“井喷”的压力,陈少华致力于在“创”上下功夫,转变执行理念,创新执行机制,通过向科技要警力,建立高效合理的工作机制,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等方式,走出一条执行质效更高、运行结构更优、优势释放更显的新路子。

“借外力”,敢于创新

面对案多人少、执行案件“井喷”的压力,陈少华致力于在“创”上下功夫,转变执行理念,创新执行机制,通过向科技要警力,建立高效合理的工作机制,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等方式,走出一条执行质效更高、运行结构更优、优势释放更显的新路子。

为决胜执行难,陈少华以开展执行规范化行动为契机,积极理顺内部环节,打破外部壁垒。

贯通“立审执破”,形成执行工作法院内部横向对接,通过立案环节引入诉调对接机制,推进联调、联处,从源头减少进入执行程序案件;审判环节成立专门保全团队,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保全促调解,从而减轻执行工作负担;执行环节积极对接民事审判开展执转破,系统推进系列案件的执行进程。

为进一步提升执行质效,首创全省“执行团队”运行新模式,整合法警与执行干警资源,在成立执行警务组的基础上,建立七个执行团队,形成执行合力。设立福建省首个公安派驻法院执行警务室,实现法院与公安无缝对接。

陈少华充分利用“互联网+”给执行工作提效提速。率先引进执行指挥系统,集人员调配、远程指挥、网络查控等功能为一体,打造执行工作新中枢。执行指挥中心开通与最高人民法院对接“总对总”查控系统,并与全国18家商业银行实现联网对接和“点对点”查控,可随时查控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充分运用网络司法拍卖,最大程度实现拍卖物价值,减少当事人的成本,保障债权实现最大化。

>>陈少华在研究卷宗

>>陈少华在办案现场

龙文法院首例司法拍卖就超7000人关注,经220次竞价,溢价超过三倍,多拍了160万元,创下当时福建省司法拍卖历史最高关注度、最多次竞价、最高溢价率的三项纪录。

显温情,司法为民

面对执行工作压力,陈少华不等不靠,坚持转变执行理念,创新执行机制,着力打好“民生牌”“和谐牌”“强制牌”“信息牌”“规范牌”,融入“善意执行”“智慧执行”“放水养鱼”等理念,走出一条新路子。

通过开展“六个专项治理”“案件执行年”“春夏秋冬四大战役”集中统一行动等执行攻坚活动,陈少华圆满解决了一大批社会关注度高、矛盾尖锐的涉民生难案,有力服务保障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涉案当事人合法权益,受到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陈少华曾先后被授予“全国模范法官”、全国“我最喜爱的好法官”、第二届福建省“十大法治人物”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

2018年5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陈少华同志因工作业绩突出,作为5位法官代表之一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2018年12月4日,陈少华荣获CCTV2018年度法治人物。

陈少华将这些荣誉归功于人民,为人民办好案,人民心里有数。

“人生就如一张白纸,既能画出明亮也能描绘黑暗。一定要系好第一粒廉洁扣。”在陈少华的眼中,清廉就是包含在拒收一次礼、拒吃一顿饭、拒抽一根烟、拒喝一杯酒的点滴中。

一个星期天的傍晚,陈少华到乡下办事,错过了回城的最后班车。天下着小雨。正当他十分焦急的时候,一个案件当事人的代理律师刚好开车路过。他担心对方请自己坐顺风车,干脆快步走到旁边的深草丛里躲避起来。

对于前来找陈少华说情的人,他都会板起脸:“只唯公,不唯私;只说法,不说情。”所以,同事们经常调侃陈少华像“黑脸包公”!一起执行案件,被执行人林某千方百计找到陈少华的朋友来说情,还悄悄把装有几张购物卡的信封放在桌上。陈少华发现后连夜让朋友把东西退还,并对朋友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作为朋友,希望你规劝他还钱,而不是用这样的方式来躲避责任。”后林某主动与陈少华联系还清欠款。

但“黑脸包公”也有温情的一面。一位阿婆多年积蓄被同村村民借走,过后不仅讨要无门,还屡次被恐吓威胁。陈少华司法拘留了被执行人,把欠款执行到位。阿婆孙子满月的那天,她一大早走了好几里路送来“甜粿”,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陈少华一贯的原则。见被拒绝,阿婆把“甜粿”往陈少华手里一塞,扭头就跑。犹豫不决中,陈少华向院长报告,院长说:“这是老百姓的心意,收!”那天执行局上下气氛异常快乐,所有人都分到了一小块“甜粿”,大家都甜到了心里。

解决“执行难”问题,是破除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藩篱。在执行路上,陈少华始终用执法如山,演绎法律法规的真威严;用清廉似水,塑造人民法官的好形象;用大爱情怀,谱写司法为民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执行局法官法院
百姓拆迁心结一朝化解法院主持调解握手言和
如何叫醒装睡的人
班里设个小“法院”
做“德法兼修”的好法官
我国法院在线调解的兴起、挑战与未来
募捐援助白区罢工
当法官当不忘初心
论人民调解与法院调解的衔接配合
英国执行局模式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