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陈出新:法治公安建设的燃灯者
——专访北京市公安局法制总队党委书记、总队长华列兵

2019-01-19侯兆晓

民主与法制 2019年2期
关键词:管理中心法制办案

本社记者 侯兆晓

2018年12月4日,CCTV2018年法治人物颁奖礼落下帷幕,华列兵当选为“年度法治人物”。

华列兵身上贴满了“智慧办案、非凡大脑”“小身材、大智慧”“智慧的小老头”“办案专家”“法治公安建设的推动者、实践者”等闪光标签。其实,每个标签后面都有一个传奇故事。

法制部门:牵动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在记者印象中,公安法制部门是一个研究制定执法制度或文件、案件审核及指导把关的部门。

“法治公安是法治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是推进法治公安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执法规范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执法制度、执法办案、执法管理、执法培训、执法保障‘五大体系’建设。法制部门是全局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牵头单位,承担着组织规划、协调推动、监督管理的职责。”华列兵说。

作为首都法治公安及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规划者和实践者,近年来,在公安部和北京市公安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华列兵与同事共同努力,着眼建设“法治中国首善之区”“法治公安”的目标,主动适应日益公开透明的执法环境和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安执法工作的新期待,以深化公安改革为动力,将顶层设计与实践推动相结合,有力推动首都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升级发展。

2016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意见》。随后,为了引领首都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深化发展,华列兵组织研究起草了《北京市关于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及全局公安执法改革一系列配套指导性文件,不断提升公安机关规范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

按照既定的时间表、路线图,在市局党委的领导下,华列兵以他特有的智慧和韧劲,带领着法制团队创新改革、破冰前行、智慧发展,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推进,将一个个“怎么办”的问号拉直,推动首都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呈现出全面深化、重点突破、有序推进、亮点纷呈的良好态势。

创建公安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并在全市430个派出所设立案管组,构建运行“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案管组”两级执法管理体系;积极推行侦审一体化改革,建立完善“主办民警一办到底、案审民警介入指导、审核民警全程监审”的办案机制;升级案件网上公开系统,畅通群众监督渠道,报案群众会及时收到警方发来的案件进展短信提示,随时查询案件进展并进行评价留言;建立完善“精准滴灌”式执法培训新模式,以“法律要求场景化、培训课程音像化”的生动形式,为民警规范执法提供“示范标准”……

这一系列规范执法“组合拳”,让执法为民的理念内化于心,让执法规范化的要求外化于行。

对此,华列兵说:“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凝聚着集体的智慧,源于上级的正确领导,本人参与其中并贡献自己的力量,是使命所在、责无旁贷。”

智慧办案:“一子落而满盘活”

为什么会“突发奇想”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创建一个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华列兵作为推动者,有他自己的想法。曾经有基层领导向华列兵诉过苦:“基层的办案民警太辛苦了,每进来一个嫌疑人,得有民警看着他,有的民警外出调查取证,有的民警询问记录,有的民警审查材料等……”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果然,把基层民警遇到的困难当成工作动力的华列兵并没有把那位分局长的话放置一边,而是认真琢磨起来。尽管是一位基层领导反映的情况,但却是全局普遍存在的状况。“能不能建一处场所,嫌疑人进来了,各部门警种‘合成作战’,不跑路就能完成办案,既方便民警办案又利于监督管理?”华列兵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动起了脑筋。

没有经验可循,一切都在摸索中前进。五个月后,华列兵带着他的团队还真“试”出了一个集“一站式办案、合成化作战、智能化管理、全程化监督”多功能于一体的公安执法办案管理中心。2015年10月,北京公安首个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在海淀公安分局落成并立即投入试点运行。“开张”后不久,马上就迎来了一次重大考验:第一批由肯尼亚押解回国的台湾电信诈骗团伙嫌疑人将在这里接受讯问。这一次,不仅成功地经受了百人电信诈骗大案的考验,更让基层民警办案时节省了大量精力。

海淀公安分局副局长梁兆红说,如果按照以前的模式,这100多嫌疑人将会被分押到刑侦支队和各个派出所的讯问区,由民警分别开展讯问。“要是没有这个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一次讯问这么多嫌疑人……想着都头疼。”

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嫌疑人被带入时会经过体检、进行登记并得到一个手环。自此,他的所有行动都将出现在中心的监控系统当中。

梁兆红回忆说:“最后这100多人里,除了一个因病无法刑拘之外,其他人都被依法刑拘、批捕、判刑。台湾地区法务部门派遣人来这里看望了台湾籍的嫌疑人,在了解了我们整个的讯问过程之后,没有人提出任何异议,他们也很清楚,在这里,每一个嫌疑人的人权都得到了保障,一切都是在法律框架内进行的。”

在华列兵的推动下,如今,北京各公安分局的执法办案管理中心陆续建成。在“阳光执法”呼声日益强烈的今天,北京市公安局以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为牵动,积极应对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体制改革,通过全程监控、严格督导、完善视频证据留存等,从源头上保证公安民警办案过程中的程序合法。

改革既要整体推进,也要重点突破。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让北京公安改革棋局“一子落而满盘活”,为全国法治公安建设提供了示范样本。

非凡大脑:由懵懂到专业 由入门到精通

在公安法制战线上奋战的17年,是华列兵以自己所学推动法治公安建设的17年。华列兵说:“作为一个法律人,能够在法治中国建设中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抱负,是幸运的。学有所用,是我的一种工作理想,也是我作为一名公安法制人的职责使命。”

每天晚上9点以后,法制总队办公楼经常是灯火通明,加班加点已是常态,华列兵也是这常态加班队伍里的一员。“参与到一线办案里来,要经常思考问题,要经常加班,身心是不是很累?”记者问。华列兵认为:“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工作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感谢这个时代给了我们机会,发挥我们的能力,能够多做一点事。”他已经在公安法制岗位上工作17年了,仍有无穷的斗志与信心。甘当法治公安建设“马前卒”,是华列兵的人生格言。

1989年,华列兵从山东大学历史学专业毕业以后,参了军。在军队当了三年教员,教的是中国革命史。后来有领导来问他:“愿不愿意去军事法院工作?”就这样,一个学历史的大学生来到军事法院,从书记员干起,三个月后干上了审判长。

“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钻一行。”当时不熟悉法律的他,边干边学、边学边干,利用休息时间钻进法院档案室把历年的卷宗从头看到尾,又加上晚上参加夜大学习法律,他很快既熟悉了法院工作的流程,又熟悉了基础的法律知识。

后来,在31岁那年,华列兵转业到了地方,成为一名公安法制民警。他经常主动请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连续作战,认真做好案件审核、执法监督、制定规范、授课培训等每一项工作。法律法规就是他手中的兵器,十八般武艺用得风生水起、风采超人。

华列兵说:“作为一个法律人,能够在法治中国建设中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抱负,是幸运的。”

当然,历史专业毕业的他平日里最爱看的还是历史书,中华上下五千载,浩瀚的历史世界对他始终有着无穷的魅力。在他眼里,历史并不是一行行枯燥的文字,而是一桩桩需要人们探索的“大案”——某处遗址、一本残缺的古书、几块石碑……看似斑驳的证据将历史的原貌一点一点牵拉出来,研究历史的过程正如公安机关办案,其中有无限的趣味。华列兵经常说:“在我看来,研究历史不管对于什么领域都是有重要作用的,即使是咱们现在的法律修订,有很多都是与事实息息相关。”

时刻处于学习状态,始终与学界的知识前沿保持联系与沟通,从专家学者、局外人那里学习借鉴对警务工作有意义的知识和建议。这也许就是华列兵能够“智慧办案”、能成为“办案专家”、能始终站在改革前沿、能成为大学客座教授的原因吧。

全心投入:曾经短时间体重急降六七斤

除了原有的知识积淀,华列兵边工作边学习,他希望“用自己所学去推动法治公安建设”。“华总队经常会给大家转发一些法学理论文章和法律实践经典案例,并鼓励大家积极讨论、发表见解。他是一个时刻都在思考的人。”法制总队一支队副支队长刘彦说。

不日新者必日退。华列兵始终以这样的进取心鞭策自己。近年来,在他的带动下,首都法治公安建设有一系列“大动作”,打出“组合拳”,为全国法治公安建设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样本。

他持续深化公安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在全国率先建立集“一站式办案、合成化作战、智能化管理、全程化监督”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公安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有机衔接并推动了司法体制改革和公安执法改革。

他不断推进执法办案质量提升,把牢前端“入口”,强力推动受案立案制度改革,紧盯后端“出口”,坚持刑事案件“两统一”工作机制,持续深化推动侦审一体化改革,严格管控过程,健全落实覆盖全警、贯穿全程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

他大力推进执法信息化建设,打造智能化执法办案系统,全面建设推行智能语音识别、电子卷宗及智能证据审核,健全完善执法全流程管理机制,创新研发智慧办案App,全力支撑服务一线执法办案,同步升级案件网上公开系统,在全国公安机关率先推行公安行政处罚决定及行政复议决定法律文书同步网上公开,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着力提升执法公信力。

谈起这一项项改革举措,华列兵说:“很多想法灵感都来自实际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一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曾经有一段时间,华列兵的体重短时间内突然降了六七斤。本来就瘦的他,显得更单薄了。在妻子多次催促和陪同下,他这才去医院看病。还好没有什么大问题,是由于工作劳累、休息不好所致。

说起对家人的陪伴,华列兵感觉很内疚:“有一年除夕夜,我爱人和儿子说要来单位跟我一起过节。但他们怕给我添麻烦,娘儿俩就在外面吃了个快餐,然后来办公室陪我看春节晚会。”

法制总队办公地址藏身于东城区一个不起眼的胡同内,如果不是胡同两边停放的警车,没有人会意识到这里是公安机关的一处办公场所。不走近他们,你或许根本就不会知道警察中还有这支“特殊”的队伍,他们是牵动推进首都公安规范执法工作的幕后“大脑”。

站在寒风中,华列兵向记者挥手作别,这是别人下班的正常时间,却是华列兵他们加班的开始时间。

猜你喜欢

管理中心法制办案
漾皮肤管理中心
宸山皮肤管理中心
疫情防控与检察办案“两不误”——河北检察机关积极探索“无接触”办案
泰钢能源管理中心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法制报道“负效应”的规避与防范
关于法制新闻的几点认识
关于在蒙医综合医院建立慢病健康管理中心的探讨
医养结合亟须法制规范
抢钱的破绽
法制严质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