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质疏松疼痛护理对老年骨质疏松腰背疼痛的影响分析

2019-01-18刘鸣

系统医学 2018年23期
关键词:腰背骨质护理人员

刘鸣

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人民医院妇产科,云南江城 665900

骨质疏松多发老年人群,属于代谢骨病变疾病,患者临床主要表现出腰背疼痛、骨骼疼痛和骨折等症状,其中最常见的症状为腰背疼痛[1]。为探讨疼痛护理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腰背疼痛的影响,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0例骨质疏松患者设作实验对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组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100例骨质疏松患者设作实验对象,所选对照纳入标准均符合《中国原发性骨质疏松诊断标准》[2]中骨质疏松腰背疼痛相关诊断标准,入选患者年龄均高于60岁,根据骨密度检测仪器确诊为骨质疏松,患者临床均有不同程度腰背疼痛症状表现,排除了合并腰背部器质性和全身风湿免疫疾病患者,排除了不依从治疗和护理的患者。该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病程0.6个月~8 年,平均(2.3±2.1)年;观察组男 30 例,女 20例;病程 0.6 个月~8 年,平均(2.5±2.0)年;2 组性别、年龄等资料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比研究。

1.2 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有针对性的治疗。其中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按时回院复查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同时增加疼痛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如:①疼痛知识指导。护理人员在2周内对患者进行疼痛知识指导,分成5次完成。第1次了解骨质疏松患者身体健康情况,为患者进行疼痛曲线绘制法的讲解,对患者的骨质疏松各项指标,包括年龄、体重、钙摄入量及运动、类固醇治疗史等指标进行评估;第2次指导是以通俗语言为患者进行骨质疏松和疼痛等基本知识的讲解,指导患者要注意预防发生摔倒,避免出现更严重的不良后果;第3次指导是护理人员为患者讲解骨质疏松相关手术治疗方案,指导患者完成功能性锻炼;第4次指导是护理人员通过日常生活要对患者心理情绪变化进行观察,结合患者心理不同情况给予有针对性心理干预,从而使患者可以保持最理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操作,从而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第5次指导是护理人员主动积极的与患者沟通,观察患者对自身疾病认知状态,结合患者个体情况进行评估,确定患者是否需要继续的指导护理干预[3]。②疼痛曲线识别。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学会疼痛曲线的识别可以使患者能够正确对疼痛阈值做出描述,了解疼痛变化情况,使患者可以乐意主动参与并配合完成该次护理工作。疼痛曲线识别包括疼痛部位、VAS评分。③功能锻炼指导。康复医师按照患者个体情况为患者制定功能锻炼护理方案,监督患者按此方案实施。指导急性疼痛患者要及时卧床休息,以此减轻疼痛感。有些患者疼痛有所改善后,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要及早开展户外运动,每次运动时间不宜超过30 min;指导患者选择仰卧位直颈运动和对抗阻力运动等方式进行锻炼。④生活护理。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做好保暖工作,以温水洗漱,以此缓解肌肉痉挛,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感[4]。

1.3 观察指标

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分,0~10分,以得分高表示疼痛严重[5];根据Barthel指数(BI)对2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以得分高表示生活自理能力强[6]。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比较[n(%)]表示,采用 χ2比较,计量资料比较(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2组VAS评分

护理前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VA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1 对比2组 VAS 评分[(x±s),分]

2.2 对比2组日常生活能力(BI)

护理前 B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观察组BI评分(89.12±3.58)分,对照组BI评分(78.05±5.32)分,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BI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 2 对比 2 组日常生活能力(BI)[(x±s),分]

3 讨论

有研究发现[7],腰背痛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中发生率达80%左右,如果不给予及时治疗和护理干预,还会导致椎体出现压缩变形,出现驼背,还会使老年患者的呼吸功能受到影响。所以,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要及早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日常生活和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老年骨质疏松症日常有慢性腰背部和骶尾部疼痛[8],经休息后疼痛可以缓解,经外伤或轻外力作用影响后,疼痛会明显加剧。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可以指导患者准确表达出疼痛感受,了解骨质疏松引起疼痛的原因,缓解疼痛的方法,日常自身的保护,以此避免再次发生骨折而使病情加重。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认识自身疾病,可以改正不良生活习惯,能够坚持功能锻炼,从而提高患者可以主动参与到治疗中[9]。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家属为患者提供家庭关爱与护理,家属在太阳光充足的时间,带领患者在外晒半小时太阳,促进患者钙吸收,为患者选择钙丰富、富含维生素D、维生素C的食物,每日早晚带领患者在室外做有氧慢运动,例如:散步、太极等。同时,家属为患者购买预防骨质疏松与修复软骨的保健品。家属要注意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日常注意戒烟酒,久坐等生活方式,带领患者有氧运动可以提高患者的肌肉强度,增加协调性,避免发生跌伤[10]。

通过该文的研究发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疼痛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取得了更好的护理干预效果,护理前VAS评分观察组(7.88±1.21)分与对照组(7.85±1.22)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3.05±0.89)分明显优于对照组(6.02±0.55)分,2组VA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另外,护理前BI评分观察组(58.22±7.05)分对比对照组(58.35±7.00)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 BI评分(89.12±3.5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8.05±5.32)分,2组BI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结果与李转芳[12]研究护理后,观察组VAS(2.43±0.84)分,对照组 VAS(4.86±0.76)分,观察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BI评分(89.07±3.45)分优于对照组 BI评分(78.16±5.41)分,结果保持一致。李转芳研究中以护理后3个月进行对比,该次研究以护理后2周内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见,对老年骨质疏松腰背疼痛患者采用常规护理难以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增加疼痛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老年骨质疏松腰背疼痛患者实施骨质疏松疼痛护理能改善腰背部疼痛,从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腰背骨质护理人员
中医疗法治疗腰背肌损伤研究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腰背酸痛抖小腹
痛痹定痛胶囊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骨康操”预防骨质疏松
“龙卷风”缓解腰背疼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