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体系建设研究

2019-01-17赵双

新世纪图书馆 2019年12期
关键词:阅读推广体系图书馆

赵双

摘 要 近年来,阅读推广活动在全国各高校蓬勃发展,活动规模不断扩大,内容不断充实,方式不断创新,影响日益扩大。本文针对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实践,构建了阅读推广体系,并依照阅读推广体系建设的基本保障,从服务体系、培训体系、评价体系、互动体系四个方面进行论述,阐述了各个体系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阅读推广体系建设成效的基本目标。阅读推广体系建设既能真实客观的反映阅读推广活动的成效,又具有分析与指导功能。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提供新视角,使阅读推广工作有的放矢、科学有序地开展。

关键词 高校 图书馆 阅读推广 体系

分类号 G258.6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9.12.001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reading promotion activities have developed vigorously in various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The scale of activities is expanding, the content is constantly enriched, the ways are constantly innovating, and the influence is growing increasingly.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university library reading promotion activities,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reading promotion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basic guarante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ading promotion syste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our aspects of the service system, training system, evaluation system and interactive system, and expoun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system. The basic goal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reading promotion system is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reading promotion system can objectively reflect the effectiveness of reading promotion activities, and also has the function of analysis and guidance. It will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for university librarys reading promotion research, and make reading promotion work targeted, scientific and orderly.

Key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brary. Reading promotion. System.

面对当今师生阅读率下降及阅读倾向发生偏差的严峻形势,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精神的象征,多年来引领着校园文化不断前进,不仅在原有的传统阅读服务基础上加大力度,而且以“入学季”“毕业季”“校庆季”等形式[1],构建了常态化的阅读推广活动模式,将阅读推广活动火热地开展起来。然而从目前发展态势上看,阅读推广活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并不是很深入,其研究方向还比较单一,实践力度还不够强,尚处于初级阶段[2]。为了开展切实可行的阅读推广活动,保持阅读推广活动的常态化,推动书香校园建设,图书馆有必要从阅读推广体系的整体角度积极思考存在的问题,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加强阅读推广体系建设,才能更好地在阅读推广活动中发挥出图书馆自身的文献资源和人才优势,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体系建设需要基于馆藏资源建设、服务规范与规章制度、信息平台建设与技术上的支持,分别从服务体系、培训体系,评估体系,互动体系等方面进行建设。

1 阅读推广体系建设框架及相互关系

在阅读推广体系建设过程中,馆藏资源建设、服务规范与规章制度、信息平台建设与技术上的支持是阅读推广活动有效开展的有力支撑和有效保障,而在阅读推广体系建设框架(见图1)中,服务体系建设是整个推广体系建设的主体,培训体系为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专业支持,并保障服务体系发展更加专业化。培训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服务体系,两者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互动体系的建立为服务体系的建立提供反馈信息,从一定程度上深化了服务的主体性,是服务体系的延伸与补充。服务体系、培训体系、互动体系的建立需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这三种体系的建设为评估体系建设提供了依据,同时也是衡量评估效果的检验标准。评估体系是服务体系的衡量和检验标准,没有评估体系的检验标准,就很难评价阅读推广活动的效果,失去评价标准的服务就失去了方向与前进动力。这四种体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为阅读推广活动更加完善、持续、常态化的发展提供了参照标准。

2 閱读推广体系建设的基本保障

2.1 以馆藏实体资源和虚拟资源建设作为阅读推广活动的支撑

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多数情况下针对的是实体图书,在“互联网+”时代,开始兼顾线上与线下活动,所以在阅读推广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就有必要考虑到图书馆的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两部分的馆藏建设。实体馆藏是指个体图书馆直接拥有的可以为读者开展服务的信息资源总和。虚拟馆藏是指客观存在着的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的那部分信息资源[3]。图书馆实体文献与虚拟文献的结合,传统书库与数据库的结合,共同提供了阅读推广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二者缺一不可。这些资源既可以是本馆现有的实体资源,也可以是通过联机检索、馆际互借等资源共享方式获得的馆外资源。这些资源共同充实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内涵,是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

2.2 以标准化的服务规范和规章制度作为阅读推广活动的前提

服务规范和规章制度是培养服务意识的前提基础,是指导阅读推广人与组织行为的准则。阅读推广体系建设必须依据一定的服务规范和规章制度,才能保障阅读推广活动在体系框架下实现可持续开展。服务规范与标准制定要与读者的阅读行为和需求相吻合,且必须设计一个可实现的操作过程,才能不断执行下去,因此所制定的服务规范和规章制度的设定要有明确性、可衡量性、可行性、及时性和温和性。用标准化、规范化的服务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可使读者“开心而来、满意而归”。

2.3 以技术支持与信息平台建设作为阅读推广活动的保障

随着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越来越依赖于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技术支持不仅要维护图书馆计算机系统中各软硬件的正常运行,而且需要在阅读推广活动期间保障各类网络平台软硬件的具体功能发挥,以确保阅读推广人及其参与者正确使用硬件或学习软件。图书馆要提升阅读推广工作的效率,使读者最大限度地获取资源使用,就必须真正发挥互联网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积极寻求技术支撑和保障,在所搭建阅读推广服务信息服务平台上不断提高读者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便利性,如在官方微信平台上实现掌上阅读、查询、图书推送等服务功能,同时读者也可通过微信服务实现阅读推广活动报名、微课堂讲座报名、扫码荐购图书。

3 高校圖书馆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3.1 建立阅读推广机构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需要有一个专门机构进行策划、宣传、实施、评估等工作。为了保障阅读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图书馆一定要设立一个专门的阅读推广部门,这是阅读推广体系建设的基础。阅读推广部门在阅读推广活动中专门负责统筹、规划和指导全校的阅读推广与服务工作[4]。该部门在阅读推广活动中负责策划活动内容,了解读者需求,并及时收集、反馈有效信息,组织实施阅读推广工作。阅读推广部门的建立,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和资源保障,并结合工作内容制定相宜的规章制度,配备专业的阅读推广人力。在此基础上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在阅读推广活动中制定部门职责、拟定工作内容、设定管理理念与评估指标,并对每一次阅读活动进行评估和总结。因此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部的建立是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建立的一个重要环节。

3.2 组建阅读推广人队伍

阅读推广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知识的交流引导与传递,特别是在高校环境中,阅读推广的目标受众是高校师生等高素质的人才,推广活动怎样能够深入读者心中,激发读者的阅读热情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阅读推广活动中,阅读推广人的专业素质就显得至关重要,需要建立一支专职的阅读推广队伍。专业、强劲、有冲劲、敢于创新的阅读推广队伍不仅能提高阅读推广活动水平,而且能促使阅读推广活动策划、宣传和实施上一个高度。

组建高素质的阅读推广队伍要注重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设:(1)注重阅读推广人员的心理素质建设。阅读推广人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做好推广工作的前提。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阅读推广人员才能积极地研究读者心理和阅读行为, 深化和细化阅读推广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推广活动,更好地满足读者对知识和阅读的需求。阅读推广人员首先必须热爱阅读,并能热情地指导他人阅读,在对待推广活动时必须具备乐观开朗、勤奋敬业、认真负责等良好的品格,不仅具有良好的组织、宣传能力,还要有较好的协调沟通能力。(2)注重阅读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建设。阅读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阅读推广实施的效果。在专业氛围浓郁的高校,专业的阅读推广人员可以是拥有并了解大量文献资源的图书管员,也可以是具有专业文学素养的教师。对这些选出的“阅读推广人”需要进行阅读系统培训和科学管理,同时也应对他们的阅读推广工作提供物质、场地、设备以及时间等方面的资助,帮助他们开展各类型的读书活动,推动书香校园建设。

3.3 制定阅读推广服务标准

在阅读推广服务活动中,阅读效能需要有一定的标准来衡量。图书馆对于所举办的活动要有明确、可量化的服务标准,对于阅读推广人员开展的阅读服务也需要具备可衡量的考核指标。制定阅读推广人员服务标准要有制定标准的原则,首先阅读推广活动是否紧跟时代发展,是否具备时效性,能够在不同时期反映不同的文化要求;其次阅读推广服务是否与目标群体的要求相吻合,满足不同读者的文化需求。简单来说,针对儿童阅读的推广活动就要符合儿童的心理和接纳程度,针对大学生的阅读推广就要符合大学生的认知需求,针对社会人士的阅读推广活动就要符合社会大环境下人们的心理预期和阅读意愿。此外,在阅读推广人员心理素质、专业素质达到阅读推广的要求时,通过制定的服务标准,根据推广人员能力水平和实际贡献,对“阅读推广人”进行等级评定,从而推选出一批“优秀阅读推广人”,这样他们既能引领阅读推广活动,也能提高阅读推广人在高校阅读推广活动中的影响力。

4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培训体系建设

4.1 制定一套完整有效的导读课程

数字化时代,对于浅阅读占据大学生和教师本不多的阅读时间的现象,阮海红[5]认为阅读环境的变迁会导致阅读选择与阅读方式日益多元化。时下,大学生的阅读更多是通过电子阅读器、手机阅读、社区阅读网站等方式进行的[6]。庞杂无序的信息流给知识筛选造成很大的负担,造成不同程度的信息误差与信息延迟[7]。这种越来越快餐化、功利化的阅读行为使当代大学生在文化修养上营养不良。要想使大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网络阅读方式,提高纸本图书的阅读量,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信息文献中心,在担负着校园文化建设和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的过程中,如何制定一套完整有效的导读课程体系显得至关重要。

高校的阅读推广课程从阅读推广的递进关系上大致分为普及型、基础型和提高型。所谓普及型课程是针对全校师生员工开展的课程,例如,馆藏结构建设指引、文献的梳理与介绍、特色数据库简介、阅读的方法与意义等具有普遍性的基础理论的授课。基础型课程是在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和普及阅读基本常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开展的导读活动,例如,经典文学导读、文学作品的分类归纳和整理等。提高型的推广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产物,是在理论指导下开展的一系列的阅读推广活动,例如,读书月、读书节活动,世界读书日的推广活动等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情况,以理论为指导,不断总结活动经验,以实践经验反过来促进理论的学习,以便使普及型和基础型的推广课程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4.2 形成“阅读推广人”的培养模式

“阅读推广人”是推广活动的灵魂,无论哪种形式的推广活动,都需要“阅读推广人”准确地把握推广主题,掌控推广活动的脉络和节奏,并能够将阅读推广目的准确有效地传达给读者,因此对于阅读推广人员的培养要专业、高效、有针对性。高校书香校园建设是图书管理员和全校师生的共同责任,从这个角度来说阅读推广的人才培养需要图书管理员与外部专业人员的组合。外界阅读推广人员具有专业的全局阅读视野、专业的阅读推广理论和阅读推广经验,他们的加入必定给校园书香文化带来新鲜血液,开阔师生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校园内部文化的缺失和局限。针对“阅读推广人”的培训,在师资力量上,既可以从图书馆内部员工中筛选高素质的管理员进行培训,也可以邀请有文化底蕴的教师和有阅读经验的大学生进行阅读体验的传播。对于培训内容,可以是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介绍,也可以是各种文化知识的学习。对于培训方式,也不仅仅局限于图书馆内的学习,也可以参加校外一些阅读推广会议和阅读推广活动。除此以外,高校各行政部门及图书馆需要为阅读推广工作提供物质、场地、设备以及时间等方面的资助,帮助他们开展各类型的读书活动,推动书香校园建设。

4.3 把握阅读推广的动态变化因素

图书馆阅读推广体系是一个动态发展系统,应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中,时刻关注文化环境的走向及相关因素的变化态势,根据师生的阅读需求变化不断调整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服务内容和形式。无论对图书馆还是对师生来说,这些动态变化因素越倾向于师生需求方向,推广活动的效果就越好;越偏离师生阅读需求方向,推广活动的效果就越差[8]。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是一项长期性和实效性培训,长期性是建立良好阅读习惯的基础,也是培养师生阅读兴趣的动力。只有循序渐进、有条不紊的课程介绍,才能链接师生文化素养与文化体系。这种长期性的培养一方面可以看到成效,另一方面可以加强被培训者的印象与认知的连贯性。如果只是偶尔的培训课程,难免使师生产生突兀的感觉。对师生的阅读培训需要有长远的规划之外,培训活动还需要有时效性,要与主题活动相一致,例如在世界读书日开展的培训活动应针对世界读书日进行。这种时效性的培训活动可弥补长效性基础培训的不足,并刺激读者的阅读欲望与直观感受。

5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评估体系建设

阅读推广活动是图书馆服务的重要活动内容同时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贯彻落实和长期规划,以免流于形式。国际图联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编写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指南》指出: “图书馆应当定期评估其推广和宣传工作,并确保评估的结果能够成为未来项目规划的参考依据” [9]。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要想走向高质量、高标准、规范化,必须要有一套较为完整且行之有效的的评估制度,以高效、高质来规范阅读活动的开展。

5.1 评价体系的参考标准

(1)读者感知性,指提供服务的有形部分,如馆藏建设、场地布置、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等。有形部分提供了有关服务质量的线索,同时也直接影响到读者对服务质量的感知。读者正是借助这些有形的、可见的部分来把握服务的实质。

(2)服务可靠性,指阅读推广人准确无误地完成所承诺的阅读推广服务。可靠性要求避免活动过程中的失误,是读者认可的最重要的评估指标。

(3) 阅读推广人适应性,主要指反应能力。阅读推广人对读者的各项要求,能否予以及时满足,随时准备为读者提供快捷、有效的服务。

(4) 服务质量的保证性,主要指阅读推广人员的友好态度与胜任能力。推广人员较高的知识技能和良好的服务态度,能增强读者对活动质量的可信度和安全感。活动开展期间,读者同知识渊博而又友好和善的阅读推广人员打交道,无疑会产生信任感。

(5) 阅读推广人移情性,指阅读推广人能设身处地为读者着想,努力满足读者的要求。这就要求阅读推广人员有一种投入的精神,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需,了解读者的实际阅读需求,给予读者充分的关心和相应的帮助,使阅读推广活动过程充满人情味。

5.2 内部评估体系建设

内部评估是图书馆对阅读推广活动开展之前、进行中、完成后所要进行的评估。图书馆可以成立专门的评价人员或者小组,按照评价指标对阅读推广活动的需求、过程和影响进行评估,一般包括需求评估、形成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

一项阅读推广活动开始之前首先应进行充分地调研,找准师生的阅读需求方向,这就是阅读推广活动开始之前的需求评估。需求评估应广泛收集读者需求的信息,对读者需求与阅读推广目标之间的差距进行评估。形成性评估是对阅读推广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过程进行针对性的评估,采用指标考核的方式进行。这部分的评估是图书馆在推广活动实施以后对活动过程的总结,目的在于通过即时追踪或检测,判断活动是否达到了设定的目标和期望效应[10]。总结性评估主要用于评价推广活动对图书馆带来的影响及其效应,这是图书馆在推广活动结束后一段时间对活动的结果评价。推广活动在结束一段时间以后,再来评估活动的最终正向结果或长期的影响程度。

5.3 外部评估体系建设

外部评估是读者或者其他专家、组织对阅读推广活动的评价。外部评估与内部评估的要求虽具有很大的一致性,但是这两种评估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内部评估是外部评估的参照标准,外部评估是内部评估的必要补充,只有内部与外部结合的评估才是一个完整的评估体系。外部评估从参与评估的主体可分为专家评估和大众评估。

专家评估是指以阅读推广方面的专家为主体对阅读推广活动进行的优劣判断,或者是组织图书馆界管理者或阅读推广活动策划者运用自身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对阅读推广活动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从而得出的评估结果。大众评估的参与者是读者,读者直接参与阅读推广活动,是阅读推广活动的受益人。在大众评估之前需要进行广泛的调查,包括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和不同社会、经济、文化层次的人群,尤其是弱势人群的参与。大众评估的主体必須是多样全面的,这样才能反映评估的真实、可信和公正性。无论是专家评估还是大众评估,旨意均是通过一定的评估体系来确保阅读推广活动的有效开展。

6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互动体系建设

高校大学生的多样性决定了阅读推广活动的多样性,而活动多样性又能够吸引更多大学生加入到阅读活动中来,二者结合紧密、相互促进、相得益彰[11],因此图书馆与读者之间所建立起来的阅读推广互动体系是保证推广活动持续有效开展的外部动力,是保证阅读推广活动能够长期和连续的开展下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阅读推广互动体系建设,首先要在阅读推广活动中建立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的阅读激励机制。精神激励可通过荣誉、情感、目标、道德的形式进行;物质激励可通过实物、奖金的形式进行[12]。其次高校图书馆应建立以图书馆为主体的文献供应保障机制和资源共享联盟机制,保持有足够可用的文献供读者选择,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文献的作用。最后图书馆要善于通过各种途径开设阅读交流平台,不仅通过“交流信箱”“阅读论坛”“站内微博”等方式进行交流,同时也可以通过留言版、馆内信箱、读者座谈会、馆内热线等沟通方式来收集读者的阅读需求信息、阅读意愿和阅读中存在的问题。除了上述互动途径外,图书馆还需要通过搜索引擎、社区、论坛、博客、微博等多种渠道[10]收集反馈信息,建立多种互动形式来改进和完善阅读推广活动。

7 阅读推广体系建设成效的基本目标

7.1 预期目的是否实现

阅读推广体系建设是为了高校图书馆更好地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因此体系建设成效首先要看阅读推广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目的。达到预期目的,体系建设才具有有效性与可行性。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体系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检验预期目的是否实现:(1)为全民阅读战略目标的实现达到何种程度;(2)在助力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传承、倡导经典阅读方面是否实现阶段性成果;(3)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是否有新的提高。

7.2 读者需求和期待是否满足

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是服务于高校师生的阅读活动。从读者个人的阅读情况和对阅读推广活动的需求程度来划分,大致分为以下三种:(1)阅读引导。对于那些缺乏阅读意愿的读者,图书馆通过生动有趣的阅读推广活动,引导他们感受阅读的魅力,享受阅读的乐趣,并逐步形成阅读的意愿[13]。(2)阅读指导。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服务对象中有很多讀者有意愿阅读却不善于阅读,阅读推广活动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这些读者的阅读习惯、阅读方法,使他们学会阅读。(3)阅读服务。图书馆服务目标人群的主体除了上述引导和指导外,对于具有较好阅读能力的人,图书馆更应在阅读推广活动中为他们提供阅读便利、丰富服务方式。

7.3 图书馆从活动中是否受益

全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正面临着读者阅读内容和方式从传统走向数字化的挑战,在这一挑战中,高校图书馆应在阅读推广活动中得到发展。笔者认为,图书馆是否从中受益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1)阅读推广活动是否促进了图书馆的馆藏建设,是否加强文献或信息资源的完备性。(2)阅读推广服务体系与培训体系的建立,是否加强了图书馆阅读推广人员的队伍建设,学习氛围是否浓郁,专业知识是否加强,推广人员眼界是否开阔。(3)阅读推广活动在互动体系的促进下,图书馆内外是否形成浓郁的持续的读书氛围。(4)互动体系与评估体系的建立,是否促进了馆际之间的交流。

8 结语

阅读推广活动作为一项全空间、全方位、全要素的全域性活动,不仅是宣传阅读文化的良好阵地,也应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14],需要图书馆及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15],才能使其得到可持续发展和长效发展。这种共同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就是要求高校图书馆秉承校园文化传承,以读者满意度为导向,尽快进行阅读推广体系建设。

在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体系建设中,要使这一体系既能推动与指导阅读推广活动,还能客观反映阅读推广活动的成效,为阅读推广服务提供新视角,使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能够有的放矢,科学有序地开展[16],那么,在阅读推广体系构建中,图书馆必须要与信息时代相结合,加大信息资源整合开发与推广服务力度,强大阅读推广人的自身素质,加强阅读推广培训体系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并通过专业的评估体系监督推广活动的有效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提升阅读推广服务水平,形成高质量的阅读推广活动内容和方式,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意愿,确保阅读推广的常态化,加快书香校园建设,增强校园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周婷.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研究:以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4(12):65-67.

卢苗苗.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5(11):34-37.

刘秋林,刘建国.高校复合图书馆馆藏特点及其资源建设策略探讨[J].现代情报,2006(7):118-119,122.

杜昊.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常态化常态化机制的探索[J].江苏科技信息,2015(7):6-8.

阮海红. 推广、推荐、推送:引领多元媒体时代的少儿阅读[J].图书馆建设,2009(5):47-50.

郑丽君.近年来我国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评述[J].图书与情报,2012(6):49-51.

黄晓霞.大学生阅读的时代变迁与文化传承[J].晋图学刊,2014(2):5-7,10.

黄健.高校阅读推广活动的影响因素及其评价[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2):93-96.

胥迅,姚敏.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评估初探[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3(1):45-47

吴振忠.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湛江地区学生市民阅读活动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1(3):69-74.

曹桂平.关于台湾地区阅读推广活动的思考[J].图书馆建设,2010(3):78-82.

王素芳,孙云,倩王波.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活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11):41-52.

范并思,阅读推广为什么?[J].公共图书馆,2013(3):4.

林淑相,面向高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建设[J].黑河学院学报,2017(3):217-218.

施晓莹,谌敏,张岩.基于读者视角的图书馆阅读推广价值评价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9):74-77.

尹秀波.读者视角下高校图书阅读推广活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6(1):98-101.

赵 双 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江苏南京, 210023。

(收稿日期:2018-07-06 编校:刘 明,陈安琪)

猜你喜欢

阅读推广体系图书馆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去图书馆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