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不想腐”保障机制的理论思考

2019-01-17郭学德

中州学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保障机制

郭学德

摘 要: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依据新的反腐败斗争形势提出的新的惩治预防腐败战略。“不想腐”保障机制主要是通过建立相关的保障制度和激励措施所产生的保护、支撑功能,以达到权力行使者在主观上不想腐败、不愿腐败、不必腐败。在“三不腐”机制体系中,“不想腐”是治理腐败的最高境界。科学构建“不想腐”保障机制,需要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完善薪酬待遇体系、营造良好从政环境,从而一并构建思想免疫机制、道德约束机制、廉洁激励机制、生态涵养机制。

关键词:“不想腐”保障机制;思想免疫机制;道德约束机制;廉洁激励机制;生态涵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D26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9)12-0023-05

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党的十八大之后,依据新的反腐败斗争形势提出的新的惩治预防腐败战略。在这一战略指导下,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的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胜利。但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党内存在的政治不纯、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一些已经解决的问题还可能反弹,新问题不断出现”①。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为此,党的十九大对反腐败斗争作出新的部署,特别是强调要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建设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明确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进一步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并强调要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教育,巩固和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②。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三不腐”体制机制构建中,“不想腐”是治理腐败追求的最高境界。笔者拟从如何科学构建“不想腐”保障机制的角度,探讨如何打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坝,增强“不想腐”的思想自觉,从而使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态势得到更好的巩固和发展。

一、“不想腐”保障机制在“三不腐”机制中的特殊功能价值

2013年1月,在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明确提出,在新的反腐败斗争形势下,为了有效遏制腐败,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构建“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③。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④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有效惩治预防腐败,必须“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⑤;为了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必须持续“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⑥;“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⑦。继续推进构建和健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是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最终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惩治预防腐败目标的重要保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三者目的相同、目标一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因此需要从总体上统筹部署、一体推进。与此同时,三者又相互区别、相对独立,具有不同的构成要素、功效作用和价值取向。

首先,“不敢腐”惩戒机制主要是通过严厉惩治腐败分子所产生和形成的惩罚、威慑功能,使腐败分子不敢实施腐败行为。“不敢腐”机制的实现途径和方式主要是提高腐败案件查处率,加大腐败付出成本,压缩贪官外逃空间,提高贪官引渡概率,降低“腐败黑数”⑧比例,从而使得一些在主观上想实施腐败行为的官员知敬畏、存戒惧,不愿冒被查处和身败名裂的危险而不敢腐败。“不敢腐”机制所包含的要素主要是纪律、法律、惩处、威慑、压力,它主要侧重于惩治和威慑,其价值取向是加大惩治力度,提高腐败成本,形成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对腐败分子心理造成强大威慑。

其次,“不能腐”防范机制主要是通过科学设置严密的制度和加强对权力的监督所产生的预防、隔阻功能,使得腐败分子想贪腐而没有机会和条件。“不能腐”机制的实现途径和方式主要是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体系,加强对权力和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减少腐败行为发生机会,从而使得权力行使者想腐败但由于没有实施腐败行为的条件和机会而不能够腐败。“不能腐”机制所包含的要素主要是法规、制度、监督、约束、机会,它主要侧重于监督和预防,其价值取向是编制严密的法律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减少腐败发生的机会和条件。

最后,“不想腐”保障机制主要是通过建立相关的思想道德保护约束措施和保障激励制度所产生的保护、激励功能,以达到权力行使者在主观上不想腐败、不愿腐败。“不能腐”机制的实现途径和形式主要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完善薪酬待遇体系,营造良好从政环境,从而促使国家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从主观上不愿腐败、不想腐败、不必腐败。“不想腐”机制所包含的要素主要是教育、修养、环境、激励、涵养,它主要侧重保障和激励,其价值取向是加强自身修养,增强自律意识,强化激励措施,营造良好环境,提供廉洁保障。

此外,从功能和作用上看,“不敢腐”和“不能腐”都属于“他律”范畴,都是通过外部因素(惩治、威慑、监督、制约)来发挥作用,而“不想腐”属于“自律”范畴,更多的是通过行为主体内在的思想自觉而起作用。从机制发生作用的性质上讲,“不敢腐”惩戒机制所产生的“不敢”属于心理意识层面,“不能腐”防范机制所产生的“不能”属于法律制度层面,“不想腐”保障机制所产生的“不想”属于思想认知境界。从惩治预防腐败追求的目的来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治理腐败所追求的目标不尽相同,它们分别处于不同的阶段和层次。其中,“不敢腐”是治理腐败追求的较低目标和较低境界,它主要是通过惩治和威慑而使腐败分子不敢实施腐败行为,从而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以达到遏制腐败增量的目标。但是由于“腐败黑数”的客观存在,以及法律制度客观上不可能做到“天衣无缝”,如果国家公职人员在思想上不能真正做到自律,在主观上不能真正做到自觉,无论惩治腐败的手段多么严厉,预防腐败的制度制定得多么严密,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杜絕腐败行为的发生,尤其是一旦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有所减弱,或者社会环境有所宽松,腐败现象就会反弹,甚至会加倍滋生蔓延。“不能腐”是治理腐败的较高境界,它主要是通过制定严密的法律制度而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具有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作用,在惩治预防腐败中属于“中策”。与“不敢腐”“不能腐”相比,“不想腐”是治理腐败的最高境界,因为它是从行为人的思想动机上去解决问题,从根本上治理、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

有关资料显示,从党的十九大至2018年底,共查处中管干部77人。⑨从党的十九大至2018年11月底,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6.9万起、处理党员干部9.7万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9万人;全国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3.31万个、处理18.01万人。⑩上述数据表明,在反腐败高压态势威慑之下,仍然有相当数量的腐败行为发生。为了有效惩治预防腐败,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态势,除了构建“不敢腐”惩戒机制、“不能腐”预防机制之外,必须更加重视构建“不想腐”的保障机制。

二、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打造思想免疫机制

构建“不想腐”保障机制,必须强化国家公职人员及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这是因为,理想信念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自己所认可的奋斗目标、思想信仰、正确价值的不懈追求和坚持坚守。理想信念不仅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而且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具有引领和导向作用。

人作为一个行为主体,其所以为一定的行为或者不为一定的行为,都是在一定思想价值观念支配下的结果。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理想信念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理想信念虽然也是一种价值观念,但它不是一般的价值观念,而是处于价值观念中的最深层次,是价值观的核心形态,因而对人们思想观念和行为动机的形成起着支配和决定作用。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把理想信念比喻为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认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如果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会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一些领导干部的腐败行为从具体表现形式上看可能是经济贪腐、生活腐化,但其深层次原因是理想信念的动摇和思想政治上的变质。一个人的理想信念动摇了,就会丧失政治和道德上的坚守,失去追求政治进步、提升精神境界的动力,从而导致精神颓废、意志消沉和心灵空虚,逐渐丧失免疫力,以至于在各种诱惑和腐蚀下腐化堕落,成为一个腐败分子

打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坝,增强“不想腐”的思想自觉,构建“不想腐”的保障机制,必须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增强其思想免疫力。要大力倡导广大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深入自觉学习,对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历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历史进行深入比较研究,在理论学习和历史比较中,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从而构筑起强大的精神支柱,形成有效的思想免疫机制。

三、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强化道德约束机制

构建“不想腐”保障机制,必须加强国家公职人员及领导干部的自身道德修养。道德观念是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道德观念不仅影响人们的价值选择和行为方式,而且影响人们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境界。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道德观念是人们行为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道德防线失守,其他思想防线就会全面溃败,甚至会丧失做人的基本原则。

道德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关于善与恶、是与非、荣与辱、正义与非正义、诚实与虚伪等的观念、原则和规范。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评价尺度和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价值观念,通过社会舆论(社会评价)和内心良知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约束作用。道德规范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主要通过道德他律和道德自律来发挥作用。道德他律主要是行为主体在道德舆论以及道德法律化、制度化后的行为规范影响作用下,通过内在的道德良知和道德信念而对自身的行为加以约束。道德自律是行为主体通过自身主动的道德修养,不断提高道德觉悟,培养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强化道德信念,最后养成道德习惯,进而依此自觉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要求。马克思曾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B11与道德他律相比,道德自律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而道德他律则是道德修养的较低境界。道德与法律相比,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而道德则是最高限度的“法律”;法律着眼于外在强制和事后惩罚,主要是通过外在强制力而迫使人们去遵守,道德则着眼于内在诱导、事前预防,主要是通过内在的良知和感化而使人们自觉服从。因此,法律作为一种他律的重要手段,可以制止和减少人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的思想和动机,对那些“缺德”但不犯法的行为,法律往往无能为力。从惩治预防腐败角度来看,法律的严惩只能解决“不敢”问题,而道德的自我修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不想”问题。由此可见,为了有效惩治预防腐败,必须在加大惩处力度、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的前提下,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增强其“不想腐”的思想自觉。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腐败官员不仅理想信念丧失,违纪违法,大搞权钱交易、权权交易、贪污受贿、贪赃枉法,而且生活腐化,道德败坏,以权谋色,以色谋权,大搞权色交易,甚至突破做人的底线,寡廉鲜耻,道德沦丧。从查处的贪腐官员的案件看,一些贪腐官员嗜钱如命、敛财成瘾、贪婪成性,十八大以后仍然不收手、不收敛,没有丝毫敬畏之心;一些贪腐官员生活腐化、道德败坏,长期包养情妇,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两性关系,有的甚至长期嫖娼、嫖赌成瘾,毫无廉耻之心。大量事实表明,一些官员正是由于道德防线溃败,丧失了廉耻和羞耻之心,从生活腐化、道德堕落开始,逐步走向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经济贪婪。

构建“不想腐”的保障机制,必须加强党员干部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完善道德约束机制。一方面,要加强党员干部道德教育。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曾提出,必须对党员和红军执行较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必须对党员干部提出较一般群众更高的道德要求,使其成为群众的道德楷模。通过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道德认识,使之对道德规范有更深刻的了解、理解和认可,并具有更强的道德判断能力,在此基础上,陶冶其道德情感、锻炼其道德意志、确立其道德信念,最终使之养成道德习惯。另一方面,要加强党员干部道德修养。道德修养是行为主体的一种自觉行为,它主要是通过行为主体的自我反省、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鍛炼,逐渐达到一种较高的道德境界。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要“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重要的人生必修课,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B12。党员干部只有加强自我道德修养,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增强道德自律意识,强化道德自我约束机制,才能筑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坝,养成“不想腐”的思想自觉。

四、完善薪酬待遇体系,健全廉洁激励机制

构建“不想腐”的保障机制,除了打造思想免疫机制和道德约束机制外,还需要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从国家公职人员生活、工作、发展的合理需要出发,深入研究并完善国家公职人员薪酬待遇体系,健全国家公职人员廉洁从政的激励机制。

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个体和现实的人,都有一定的需要和利益,而且人的合理需要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有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个层次。在上述三种需要中,人的最基本的需要是生存需要,它是其他需要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享受需要是在满足生存需要基础上而产生的改善生活质量的需要以及精神需要;发展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在满足生存需要和享受需要之后而产生的更高层次的需要,它是个人发展完善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依据上述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国家公职人员以及领导干部作为个体的现实的人,客观上也存在着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及发展需要等需要。同时,从国家公职人员及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干事兴业、成长发展角度来讲,也需要具备必要的、合理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国家公职人员及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廉洁从政。

就国家公职人员的薪酬待遇而言,其标准水平一方面要与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另一方面要与国家公职人员的职责、付出、业绩相适应。从查处的腐败官员的心理动机来看,有一些是贪婪、攀比、虚荣、侥幸心理所致,也有一些是失衡、吃亏、补偿心理所致。从目前我国公务员薪酬体系的整体情况来看,还存在着改革相对滞后、透明度不够、法规不完善、设计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国家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薪酬所得与其工作强度、工作压力及工作绩效相比,其薪酬收入水平相对较低。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采取一些国家实行的“高薪养廉”制度。但是,我们有必要对国家公职人员薪酬制度进行深入研究,在精简机构人员、提高公务员素质能力、加强权力监督制约,对腐败实施“零容忍”的前提下,科学设计公务员薪酬体系,适度提高国家公职人员薪酬待遇水平,尝试建立“廉政公积金”激励制度,保证国家公职人员合理的生活、工作、发展需要,从而形成廉洁从政激励机制,为构建“不想腐”的保障机制提供必要的外在制度供给和物质条件。

五、营造良好从政环境,建构廉洁涵养机制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古语深刻表明,环境对事物的影响是巨大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生活,并受一定社会环境的影响,从而形成一定的思想价值观念。国家公职人员也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特别是从政环境中工作,因而必然受一定社会环境、从政环境的影响。如果政治生态净化、从政环境良好,就会对国家公职人员的思想价值观念及其行为产生正面的积极影响,促使其廉洁自律、洁身自好、拒绝腐蚀;反之,如果政治生态恶化、从政环境受到污染,就会对国家公职人员的思想价值观念及其行为产生负面的消极影响,促使其从众攀比、随波逐流、同流合污。构建“不想腐”的保障机制,还必须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建构政治生态涵养机制,使在其中生活、工作的国家公职人员,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境界、涵养道德、规范行为,增强“不想腐”的思想自觉。

建构政治生态涵养机制的主要途径包括:首先,各级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做好表率,充分发挥好“关键少数”的正面示范作用。其次,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优化政治生态,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再次,要严明党的纪律,强化监督问责,坚决清除“污染源”,对一切腐败现象保持零容忍。最后,要大力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宣传教育,为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环境创造良好社会条件。

总之,科学构建“不想腐”的保障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完善薪酬待遇体系、营造良好从政环境等多个方面努力,共同打造思想免疫机制、道德约束机制、廉洁激励机制和廉洁涵养机制,促使国家公职人员及领导干部打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坝,增强“不想腐”的思想自觉,最终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惩治预防腐败目标。

注释

①习近平:《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求是》2019年第15期。

②《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9年11月6日。

③《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1月15日。

④《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4年10月29日。

⑤《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月13日。

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1月12日。

⑦《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9年1月12日。

⑧“腐败黑数”,又称为“腐败暗数”,是衡量从事或涉及腐败的公务员而没有受到查处的比例,指的是确已发生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被发现,或虽经调查但未受到惩处,因而没有计算到腐败案件统计中的腐败公务员数量占所有腐败公务员总数的比例。

⑨《从十九大闭幕到去年底77位中管干部被查》,《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年3月17日。

⑩《正风肃纪 久久为功——党的十九大以來全面从严治党成果巡礼之三》,《人民日报》2019年1月9日。

B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15页。

B12《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深化改革发挥优势创新思路统筹兼顾、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日报》2014年5月11日。

责任编辑:浩 淼 文 刀

猜你喜欢

保障机制
学前教育专业融合式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车辆边缘网络中传输信息的QoS保障机制
物联网无线通信传输层动态通道保障机制
关于完善事业单位财政保障机制的探讨
中国海外投资安全急需保障机制配套
高职院校合力育人的保障机制探究
对新时期完善警察权益保障机制的思考
建立大病保障机制正当其时
环境公益诉讼视域下食品安全保障机制
健全社区建设资源的投入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