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风险认知理论模型谈消防安全教育精准化

2019-01-17张建琪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消防火灾个体

张建琪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河北 廊坊 065000)

当前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存在着很多问题,使得教育效果犹如隔靴搔痒,劳而无功,并且间接导致“用火不慎”“吸烟”“玩火”等原因所引发的火灾数量惊人。作为消防宣传一线的工作人员,笔者认为,消防部门每年花费在消防宣传教育方面的人力物力巨大,但却面临消防安全教育投入与产出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如何通过有效的方式方法使得消防安全教育能够落到实处,真正产生效果,是我们当前必须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一、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现状

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活动过程,它对人的影响最为深刻,安全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的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1]。社会经济发展了但解决社会问题的对策却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脚步,这种“文化滞后”现象[2]是造成当前各种社会问题凸显的主要原因,消防安全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消防部门只有更加关注消防安全教育这一火灾预防措施才能有效减少火灾伤亡和财产损失。

消防部门作为从事消防安全工作的专门机构,掌握着雄厚的专业知识和人力物力,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赋予了“应当加强消防法律、法规的宣传”的法律义务,自然应该肩负起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责任。笔者根据从事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经历,总结出当前消防安全教育活动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消防安全教育工作不深入

目前,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普遍存在口号偏多、知识偏少,理论偏多、训练偏少等问题,特别是在消防安全素质训练方面严重不足,直接影响消防安全意识和能力的整体提升[3]。无论是人员聚集的车站、地铁站、机场,还是宾馆、饭店、旅游景区等公众聚集场所都能看到醒目的消防宣传标语,但这些并不会对公众的消防安全知识实现有效的提升,消防安全教育工作不够深入,还停留在表面阶段。

(二)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无针对性

消防部门负责消防安全教育的工作人员往往使用同一份授课课件给宾馆、饭店、住宅、工厂、医院、学校等不同类型的场所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周而复始地开展无差别的安全教育工作,使被教育的人员只能具备最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而对于针对本单位实际应特别注意的消防安全知识了解不够,真正发生危险时还是不清楚到底应该如何应对。

(三)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经费投入与效果不匹配

近几年,很多单位通过播出消防安全系列专题节目;制作公众号,按时推送消防知识;制作微电影,在辖区人员密集场所的电子屏循环播放;联合物流企业在快递包裹上标注“珍爱生命,关注消防”等多种形式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效果十分有限,但是人力物力投入成本却相当可观。

消防部门宣传工作的任务是提醒人们去更敏锐、更准确地认知周围的火灾风险。一旦人们对火灾风险有了准确的认知后,危机意识开始觉醒,紧接着教育内容也会从被动灌输顺利转型为主动吸收,此时的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才能够真正药到病除。因此,详细了解风险认知的理论模型,从中找到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突破口,是提升消防安全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

二、风险认知理论模型

国外学者认为尽管风险认知是一种相当主观的感觉,但它始终是基于各种客观因素(比如客观的风险事件,风险沟通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的条件等)对风险信息的主观感受和整合[4];而国内学者普遍认为“风险认知”是用来描述人们对风险的态度和直觉判断的一个概念,广义上包括人们对风险的评估和反应[5]。总体而言,风险认知可以认为是个体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对外界环境可能发生的各种客观风险的主观感受与认知。

该理论模型认为风险认知主要强调在外界环境中可能发生的客观风险下,个体所产生的主观认知与感受。因此,风险认知可以分为个体主观认识和风险客观情况两个方面,个体对事件的风险认知应该包含两个角度——认知和情感[6]。在风险的客观情况方面,可将客观风险放在三个维度里考虑:影响程度、可能性和结果的严重性[7]。如图1所示。

三、依据风险认知理论模型开展精准化消防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的目的、性质是由社会体制所决定的。早期的安全教育中被教育者偏重于被动地接受教育,认为安全问题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表现为“要我安全”。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的安全教育中已经有少数被教育者出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重要转变。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可将风险认知理论模型作为重要理论支撑,通过不断思考进步,使得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真正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本质飞跃。

图1 风险认知理论模型

(一)明确风险的最大损失,转变风险“成就动机”

风险认知理论模型中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获得成功”和“避免失败”两个维度。从这两个维度出发,可以预测个体在某项风险事件中所表现出的行为。如果某个体在某项风险事件中更趋向于“全身而退”,则该个体很有可能是在“避免失败”的动机下选择了较为保守的行为方式,同时也反映出他对这项事件的风险水平评估较高,这正是当前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所需要达到的宣传效果。利用这一原理可以从技巧上引导受训群众,面对消防安全问题时尽量倾向于“避免失败”,也就是追求“零火灾、零事故”。

首先,通过充分介绍“风险的最大损失”,不仅包括人员安全、财产安全这些大家已熟知的影响后果,还包括法律责任等公众相对了解的全面影响后果,使群众不断明确不重视消防安全带来的严重后果。其次,将“获得成功”这种广泛存在的侥幸想法公之于众,并通过列举案例告知群众,曾经与他们有相同想法的不重视消防安全的经营者付出的惨痛代价。第三,明确火灾事件的概率性,同时明确火灾发生破坏严重的确定性。由于火灾事件发生的小概率性导致大部分群众对消防安全风险的认知抱有“获得成功”的侥幸心理,但通过强调火灾事件一旦发生必将导致严重破坏性的确定性,提醒广大群众对待消防安全一定要有“避免失败”的风险认知。只有公众对消防安全的风险认知从“获得成功”转换为“避免失败”,消防安全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

(二)结合公众“个体特征”,科学分类开展安全教育

如何使公众对消防安全的风险认知从“获得成功”转换为“避免失败”,结合公众“个体特征”开展因材施教的消防安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风险认知理论模型中的“个体特征”是指个体在知识储备、生活经验、性格特征、年龄状况、健康程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对同一件事往往会有不同的认知结果,这也是开展精准化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原因。分析总结不同社会群体的知识储备水平、认知接受程度,有针对性地准备符合听课人群理解能力的课程内容,将公众科学分类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是今后消防安全教育的必然趋势。

例如,将社会公众按照对消防工作重视程度分级,其中最重视消防工作的人莫过于消防部门的防、灭火人员;其次应该是那些经历过火灾,险些被大火和烟气夺走生命死里逃生的幸运儿;再次则是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以及管理人,他们是目前社会各界主观上最迫切接受消防安全培训的群众力量。针对这些人员开展的消防安全教育一定是效果最明显的,再让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成为一个消防安全教育的传播单元,继续向身边的亲戚朋友传递消防知识。随着群众整体消防安全意识的逐渐提高,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都会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降低火灾的威胁。

(三)结合数据找问题,实现有效“风险沟通”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开展更加高效、合理、准确。“风险沟通”是个体、群体以及机构之间交换信息和看法的相互作用过程。数据作为重要的信息内容,有着说服力强、针对性高、比较直观等特点,是消防部门与受训群众“风险沟通”的有效媒介和载体。例如,通过对火灾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西部地区的广西、重庆、贵州等省份电气火灾发生率高于东部地区,说明这些地区电气设备的产品质量、用电管理、安全防范措施需改善[8],让当地群众通过相关数据更深地了解所在地区的火灾风险情况,应对风险时也会更加有的放矢,在接受关于用电管理、电气设备使用方面的指导时也会更加用心学习。通过列举本省的火灾案例也能更好地促进公众从身边事出发,减少不安全行为的出现从而控制火灾的发生。

(四)建立综合宣传精兵队伍

消防部门应吸收各行各业消防安全“明白人”组成一支宣传精兵队伍,这支队伍里包括企业分管消防的经理、持有建(构)筑物消防员证书者、新兴行业的专业人士等。分管经理可以向其他单位消防管理人员介绍消防工作的管理方法及经验;持有建(构)筑物消防员证书者可与其他单位控制室值班人员、消防工作人员组成互帮互助小组,在设施设备出现问题时第一时间探讨解决。石油化工、加工厂车间等场所负责人,可向消防大、中队官兵介绍本单位建筑构造、设施工作原理等详细情况,双方合力为单位量身打造科学合理的灭火及监督方案。新兴行业如生物柴油生产加工场所的专业人士,向消防官兵详细介绍产品物理及化学属性,使得其在日常的监督执法、灭火救援过程中应对更加科学合理。

(五)消防安全教育内容准确合理

由于火灾危险会危及生命,因此消防安全教育内容一定要准确无误,宣传人员在培训课堂上的一句“随口说说”可能真的会成为被教育人员在面临火灾时决定生死的重要依据。有的消防安全教育人员在讲授逃生知识时机械地介绍应该弯腰、低身、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找到最近的安全出口及时逃生。这样的安全教育使得公众们遇到火灾时脑子里只有一个单一的概念就是“跑”,根本不判断现场的情况,是把所在房间当成隔离间的逃生概率高还是及时疏散的逃生概率高。所以,消防安全教育人员需要对自己的培训内容做到彻底掌握和灵活运用。

除此之外,还应该明确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以及具体职责,同时对当前价格不菲却成效甚微的宣传现状进行规范。消防部门应成立专门的宣传教育机构指导各地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文化、教育等其他部门在履行现有消防相关职责的同时,还应将消防安全课程作为课堂教学内容,并鼓励青少年参加消防知识培训、消防技能演练、消防主题夏令营;通过公务员考试优先录取等方式鼓励成年人加入志愿消防队伍;通过影视作品、公益广告等方式推广消防安全知识、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总之,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将消防安全这一社会公共安全的基础夯实。

四、结束语

火灾既是潜在的威胁,也是现实的破坏[2]。只有通过一代代人不断加强对消防安全工作的认识程度,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打造一个安全可靠的消防环境。以风险认知理论模型为基础指导精准化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向前开展,才能成为提升全民消防安全意识的重要突破口,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重要转变。

猜你喜欢

消防火灾个体
《消防界》征稿启事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漫画说消防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消防也幽默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How Cats See the World
离奇的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