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PBL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9-01-17夏彩霞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51期
关键词:神经内科有效率教学法

王 颖,夏彩霞

(东台市人民医院,江苏 东台 224200)

问题式学习(英文缩写:PBL),早期产生于1950年,是医学领域中研发出来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是以问题为导向、创设学习情境的教学方法,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1]。本篇文章选取我院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接收的实习护生70名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究了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接收的实习护生70名,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护生35名。实验组中护生男15例,女20例,年龄为18~23岁,平均年龄为(15.3±5.2)岁;参照组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为19~24岁,平均年龄为(15.9±5.6)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存在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参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带教老师实施传统的授课模式,依据教案内容为护生讲述有关神经内科的专业理论知识[2]。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选取专业技能较强的带教老师,老师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带头模范作用,按照PBL教学法的具体方法,带领护生去实际观看医院的环境、了解神经内科的疾病类型和特点。PBL教学法的操作步骤具体如下:(1)设计问题。带教老师发挥引领作用,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比如,切开气管的操作方法、医药物品的准备等;(2)解决问题。带教老师教会学生查阅文献的方法,让学生通过阅读、观看医学资料,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提升学习水平[3]。(3)实践方法。带教老师结合护生的个性差异和心理特点,分批带领护生进行实习,强化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及时提出自己的疑问,老师尽快帮其指正。(4)共同讨论。带教老师在观察分析护生的学习情况后,让所有的护生集中讨论,或是将其分成若干小组,学生经过热烈讨论,解决自己的问题、提升学习能力。(5)查房教学。带教老师带领护生进行查房时,要选取一名护生作代表,将病房的情况报告给老师,让护生进行充分讨论,制定合理规划的诊治或护理措施,带教教师对于学生讨论过程中存在的错误要及时加以纠正,带教老师还可亲自示范护理的操作程序,采取一边讲解、一边示范的方法[4]。

1.3 指标观察

经过对两组护生采用不同的带教方法,对比两组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总分为100分,90分及以上为优秀,70~80分为良好,60~70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且护生的分值越高就说明授课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针对两组护生采用不同的带教方法,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s)表示,组间t值检验,使用x2分析,P<0.05时,两组临床数据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对比

经过对两组护生采用不同的带教方法,实验组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对比

2.2 两组护生的带教效果对比

经过对两组护生采用不同的带教方法,实验组的授课有效率为94.28%,参照组的带教有效率为74.28%,实验组的带教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护生的带教效果对比

3 讨 论

PBL教学法与传统的授课模式存在很大不同,更加侧重于学生的中心地位,其具体应用方法是教师在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的前提下,学生提出自己存在的难题,带教老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施合理化的教学方法,提升护生的学习水平,改善带教质量、丰富理论知识。神经内科PBL教学法在传统授课的模式演变而来,注重实现护生的理论与时间的有机统一,强化了护生的动手操作能力[5]。

现如今,随着医院体制的深化改革,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传统常规的带教法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难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传统的带教模式只是将所有专业理论知识一味地传输给学生,而轻视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削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丧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这样一来,就导致很多实习生在上岗后缺少一定的专业技能,也难以实现对专业理论的实际应用[6]。而PBL带教法是在传统的带教模式中发展和演变过来的,是将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放在了首要位置,教师充分发挥引领作用,让学生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让学生掌握独立处理问题的本领和方法,实现专业理论与实际能力的有机融合。

本次研究实验中,参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结果显示,实验组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授课有效率为94.28%,参照组的带教有效率为74.28%,实验组的授课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参照组相比,取得了较好的授课效果。

综上所述,结合护生的个性差异和心理特点,带教老师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况展开教学活动。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提升了授课有效率,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改善了授课质量,丰富了授课内容,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本文编辑:付常荣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有效率教学法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藏药当佐治疗胃病的疗效研究
QCC活动在神经内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