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宣教联合低频电子脉冲提高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率的探讨

2019-01-17陆金华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51期
关键词:胎龄乳汁母乳

陆金华

(江苏省沭阳县人民医院,江苏 宿迁 223600)

早产儿母乳喂养可以降低感染、坏死性小肠炎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神经系统发育,改善喂养不耐受,因此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推行母乳喂养已达成专业共识[1]。因母乳喂养意识不足、母婴分离、乳汁不足、乳房不适等原因,我国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率不足15%,使用配方奶喂养率近80%,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高NICU内早产儿母乳喂养率势在必行[2]。我科2017年起对早产儿产妇在健康宣教基础上联合低频电子脉冲仪治疗促进泌乳、提高NICU内早产儿母乳喂养率,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41例NICU早产儿母亲在健康宣教基础上使用低频电子脉冲仪治疗作为观察组,男23例,女18例,胎龄≤32周5例,胎龄>32周36例,体重1884g~2654g,平均(2274±421)g。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仅实施健康教育的41例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作为对照组,男23例,女18例,胎龄≤32周5例,胎龄>32周36例,体重1875g~2647g,平均(2251±409)g。上述早产儿均为单胎,生命体征平稳,适宜母乳喂养;排除患有半乳糖血症、苯丙酮尿症等疾病与母亲患有活动性结核、接受放射性药物治疗等不宜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与母亲。两组早产儿在体重、胎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母亲在年龄、体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由护理人员至产妇床头进行健康宣教,内容主要包括①母乳喂养的益处与重要性:母乳中富含的花生四烯酸、十二碳六烯酸有利于促进早产儿大脑神经、视网膜等器官发育;母乳中的蛋白质、脂肪等有利于早产儿消化、吸入,对消化道、肾脏负担轻,改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母乳中的IgA、SIgA等免疫物质可以提高婴儿免疫力,降低感染发生,减少坏死性肠炎等疾病。②挤奶的方法:挤奶前修剪指甲,清洗手部、乳房与吸乳装置。产妇取站位或坐位,身体前倾,先用热毛巾热敷乳房5分钟后,一手托乳房,一手拇指及食指通过按压乳窦,使每一个乳窦内的乳汁都被挤出。③挤奶的时间:指导产妇在产后0.5h内即开始吸奶,24h内每2~3h吸奶一次,以后每天挤奶9~12次;每次同时排空两侧乳房,避免乳汁淤积。④母乳的保存与送奶时间:乳汁保存于消毒过的玻璃容器或母乳收集袋内,标识母亲姓名、婴儿姓名、住院号、母乳收集的时间、奶量等信息,确保母乳与对应的婴儿一致。初乳吸出后即送至婴儿经口喂食,剩余的初乳冷藏保存;预计96h内喂养的乳汁0℃冷藏,96h后喂养的乳汁-18℃冷冻。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按摩乳房,选择催乳档,产后开始治疗,每天2次,每次20min,治疗4天。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早产儿母乳为第一口奶率、NICU期间纯母乳喂养率、纯配方奶喂养率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用SPSS16.0,计数资料用%表示,用x2检验,取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早产儿母乳为第一口奶率、NICU期间纯母乳喂养率、纯配方奶喂养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早产儿母乳为第一口奶率、NICU期间纯母乳喂养率、纯配方奶喂养率比较[n(%)]

3 讨 论

影响NICU母乳喂养包括以下因素:①婴儿因素:胎龄越小、体重越低,吸吮、吞咽功能越差,母乳喂养率越低;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神经系统疾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疾病母乳喂养率低。②母婴分离:母婴分离导致乳头缺乏吸吮刺激,泌乳反射被抑制,泌乳量减少。③母亲因素:母乳喂养信念不足,喂养知识缺乏降低母乳喂养率;母亲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降低泌乳素水平,推迟泌乳始动时间,减少乳汁分泌量,降低母乳喂养率。④社会因素:医护人员、家庭成员对早产儿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担心母乳喂养对NICU早产儿造成安全隐患而限制母乳喂养。由上可见,对母亲进行健康宣教,提高其母乳喂养的认知与信念,掌握正确的挤奶技术以及维持充足的乳汁分泌是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措施。

黄美华[3]对早产儿母亲从母乳喂养的益处、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挤奶的方法及时间、维持泌乳的方法等方面进行健康宣教,纯母乳喂养率为29.59%,母乳喂养率达76.53%,明显高于对照组9.7%与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晓芳[4]研究显示健康宣教可以提高产妇对早产儿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认识,增强母乳喂养的信心与母乳喂养技能,进而提高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率。

但NICU早产儿由于母婴分离,母亲乳头缺乏有效的吸吮刺激,加之担心婴儿健康,乳房胀痛不适等原因常导致早产儿母亲泌乳不足,降低母乳喂养信心,影响母乳喂养率。低频电子脉冲产生的低频脉冲在产妇乳房内产生的旋转作用可模拟新生儿吸吮,且强度高于婴儿吸吮5~10倍,从而促进泌乳反射、缩短泌乳始动时间,提高泌乳量;治疗仪产生的蜗形磁场对乳房起到更持久、深层的按摩效果,可以改善乳腺血液循环,疏通乳腺导管,改善乳房胀痛,消除乳汁淤积,提高乳房舒适度,进而提高母乳喂养的信心。陈会敏[5]采用健康教育配合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治疗产后缺乳,72h有效率达100%,明显高于对照组47.22%;本组41例早产儿母亲采用健康宣教联合低频电子脉冲仪治疗干预后,早产儿母乳为第一口奶率、NICU期间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51.22%与46.34%,明显高于对照组21.95%与24.39%(P<0.05);观察组纯配方奶喂养率为17.07%,明显低于对照组39.02%(P<0.05),结果提示健康宣教配合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治疗可以促进乳汁分泌,提高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率。

综上所述,健康宣教配合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治疗可以提高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率,对于促进早产儿身心发育、降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胎龄乳汁母乳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洛阳市住院产妇母乳捐献知信行的调查
乳汁点目需谨慎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母乳库捐赠母乳规范化管理的研究进展及趋势
母乳到辅食,如何无缝衔接
妈妈的奶为何变色了
英国共享母乳引争议
不同胎龄胎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特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