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缝隙护理措施在急诊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2019-01-17顾婷婷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51期
关键词:缝隙常规实验组

顾婷婷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急诊科是急重症患者入院后的重要部门,具有患者集中、病种多、任务重等特点,患者一般起病急,病情危重,稍不留意就可能引发护理事故,影响患者治疗效果或加重病情,也影响医院的社会形象[1-2]。观察是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基础,观察室的护理对患者预后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为探讨无缝隙护理对急诊科患者的应用效果,笔者对我院136例患者进行了实验,并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急诊科自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所收治的136例患者进行实验,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68例。常规组男40例,女28例,年龄16~78岁,平均(41.34±10.21)岁;其中呼吸内科急诊30例,内科急诊21例,其他17例;住院时间3~10d,平均(6.21±1.23)d。实验组男38例,女30例,年龄18~79岁,平均(41.46±10.17)岁;其中呼吸内科急诊32例,内科急诊18例,其他18例;住院时间3~11d,平均(6.12±1.18)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比较价值(P>0.05)。

病例入选标准:①认知及表达能力正常,能正确理解调查表,且自愿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②抢救后在我院急诊科进行后续治疗;③无精神障碍类疾病。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性护理,包括引导就诊、辅助治疗、基础性护理等。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无缝隙护理,具体包括以下措施:①组建责任小组:每个小组由3名护士组成,并根据护理人员的职称、工作经验等进行合理搭配,每个小组负责一位患者的全程护理,及时搜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制定合理化的护理方案;每周进行无缝隙护理培训,要求护理人员熟悉掌握所负责患者的疾病类型。②无缝隙排班模式:开展小组式轮班,以便于入院患者能及时与护理小组建立关系;同一类小组至少有1位患者值班在岗,必要时需增加人手,同时应做好值班人员的搭配工作。③无缝隙护理过程: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个人资料、病情等进行初步评估,并结合过往资料和护理经验制定合适的护理框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消除患者的恐慌、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对于抢救的患者,小组人员需全部在场,并实施“先诊疗后付费”的急救措施,开放绿色通道,并协助患者办理各项手续;做好留护护理和细节护理,事无巨细,尽可能照顾好患者生活的方方面面,满足患者需求。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等。

1.4 统计学数据

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n,%)组间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s)组间进行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非常满意18例,满意27例,基本满意20例,不满意3例,总满意度95.59%。常规组非常满意15例,满意24例,基本满意19例,不满意10例,总满意度85.29%。二者相比,实验组患者总满意度95.59%(65/68)显著优于常规组的85.29%(58/6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护理质量评分

与常规组相比,实验组在心理护理、健康引导、病情观察和用药情况等方面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较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情况比较( ±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情况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心理护理 健康引导 病情观察 用药情况实验组 6892.18±1.0590.66±1.1992.47±1.1292.20±1.16常规组 6871.65±1.5376.49±1.5275.50±1.4376.63±1.50 T值 91.2360.5377.0468.59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急诊观察室的护理质量对患者满意度和治疗效果具有直接影响,不仅要做好疾病方面护理,也要做好情绪、心理护理。无缝隙护理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将患者的需求和感受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并根据患者病情和个人情况制定全面、完整、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规范化、系统化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实验从组建小组、小组排班和无缝隙护理等方面为实验组实施无缝隙护理,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均明显较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等对200例急诊患者进行实验,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较低,护理满意度和遵医行为明显较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对112例急诊内科患者进行实验研究,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与本实验结果相符合。

综上所述,对急诊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服务水平和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缝隙常规实验组
常规之外
雨的缝隙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空中翱翔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别受限于常规
一种带宽展宽的毫米波波导缝隙阵列单脉冲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