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非司酮联合来曲唑治疗早期低危型异位妊娠临床研究

2019-01-17田晓梅田珊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8期
关键词:曲唑甲氨蝶呤复查

田晓梅 田珊

434020湖北省荆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1,湖北荆州

433300湖北省监利县第五人民医院2,湖北监利

异位妊娠发病率约为1%,是妇产科常见疾病之一,尤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1],近年来由于人工流产、药物流产、剖宫产以及盆腔炎的增加,其发病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随着B超、血β-HCG定量检测等辅助检查的敏感度升高,早期异位妊娠诊断率亦随着提高,许多未破裂的异位妊娠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获得良好的效果,其中甲氨蝶呤为常用有效药物,但甲氨蝶呤为抗肿瘤药物,临床不良反应大,所以对于病灶小、β-HCG水平低、发病时间较早的患者我院采用米非司酮联合来曲唑保守杀胚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7月-2011年10月收治输卵管妊娠患者50例,年龄18~42岁,平均(29.4±5.2)岁;停经33~50 d者20例,其他为无停经史;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比月经量少,均无腹痛,或轻微隐痛。血β-HCG定量检测均在80~1 000 U/L,阴道B超检查附件区不均质包块≤3 cm,宫内无孕囊、直肠子宫陷凹积液≤2 cm,肝、肾功能正常,血常规正常范围。所有患者均符合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条件。50例患者应用随机分类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研究组采用口服米非司酮25 mg/次,来曲唑2.5 mg/次,2次/d,口服,连用3~7 d后复查β-HCG值,调整用量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1 mg/kg,单次肌肉注射,用药12 h后肌肉注射甲酰四氢叶酸钙50 mg。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1)疗效监测:每日对血压、心率及腹痛情况进行监测,每间隔1周复查阴道B超,观察附件包块变化及盆腔积液变化情况;于治疗后第4天对β-HCG进行复查,以后每隔3 d复查1次血β-HCG直至<50 U/L,改每周1次至阴性。(2)疗效判定标准:①成功:β-HCG降至正常范围、临床症状消失、异位妊娠病灶不再扩大或缩小、消失。②失败:接受治疗后发生腹痛加剧,治疗2周后,血β-HCG未下降或升高,盆腔包块未缩小或增大,治疗过程中出现手术适应证,予手术探查为失败。(3)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分为5度[2]。Ⅳ度:难控制呕吐,口腔溃疡无法进食,血性腹泻,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520 U/L。Ⅲ度:需治疗的呕吐和腹泻,口腔溃疡只能进食流质食物,ALT 261~520 U/L;Ⅱ度:口腔溃疡可进食,呕吐可控制,腹泻能耐受,ALT 131~260 U/L;Ⅰ度:轻微呕吐、出现恶心、口角疼痛、红斑,ALT 66~130 U/L;0度:无明显自觉不适,ALT≤65 U/L;用药后每隔3 d复查血细胞计数,间隔7 d复查肝、肾功能。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治疗成功22例,成功率为88%,因包块增大β-HCG值升高或下降不明显3例,有内出血征象,故放弃保守治疗而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治疗成功24例,成功率为96%,因治疗后第7天血β-HCG值下降<15%1例,拒绝药物保守治疗,行腹腔镜手术。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研究组出现Ⅰ度胃肠道反应仅1例,治疗后3 d复查血常规及治疗后7 d复查肝、肾功能均无异常。对照组无不良反应14例,出现Ⅰ度胃肠道反应10例,Ⅱ度胃肠道反应1例。对照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作为一种作用于受体水平的抗孕酮药物,米非司酮在分子水平竞争结合内源性孕酮受体,从而抑制孕酮活性,引起蜕膜和绒毛变性,促使LH下降,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黄体溶解萎缩,从而使依赖黄体发育的胚囊坏死[3]。其抗孕酮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起,广泛应用于终止早孕、避孕、引产、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中。来曲唑是新一代芳香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芳香化酶使雌激素水平下降。故将两者联合应用治疗发病时间较早、病灶小、β-HCG水平低的异位妊娠患者效果显著,且各项临床研究表明来曲唑对全身各系统及靶器官没有潜在毒性,故临床不良反应小,更为安全。作为一种滋养细胞高度敏感的化疗药物,甲氨蝶呤可结合于二氢叶酸还原酶,导致四氢叶酸合成障碍,干扰DNA的合成,破坏绒毛,抑制滋养细胞增生,使胚胎组织脱落、坏死、吸收。但使用甲氨蝶呤存在一定的药物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为胃肠道反应,其他还包括神经系统损害、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脱发等,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

近年来,异位妊娠患者有生育要求者逐年增加,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如何安全有效地进行治疗是广大妇产科医生关注的问题,随着B超、血β-HCG定量检测等辅助检查的敏感度增高,早期异位妊娠患者的诊断率亦随着提高。采用米非司酮联合来曲唑治疗早期异位妊娠临床治愈率高,疗效满意,且该治疗方案安全有效,临床不良反应少,且无远期不良反应,对于发病时间较早、病灶小、β-HCG水平低的异位妊娠患者是较好的选择,但需严格检测病情变化,对于血β-HCG水平较高患者,仍建议行甲氨蝶呤治疗或选择腹腔镜手术治疗。

猜你喜欢

曲唑甲氨蝶呤复查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肺结节≠肺癌,发现肺结节如何复查?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勘 误
来曲唑灌胃后EM大鼠病灶体积及COX-2 mRNA、survivin蛋白表达变化
首批7所陕西省普通高中示范学校迎接复查评估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来曲唑或氯米芬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用于PCOS妇女促排卵疗效的比较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