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的治疗作用分析

2019-01-17施青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1期
关键词:探查韧带切口

施青

432100孝感市妇幼保健院

子宫属于肿瘤高发部位,子宫肌瘤属于子宫肿瘤各类型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涉及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子宫切除术是临床中妇科治疗各种子宫疾病的常用手术方式之一,临床中普遍是以经腹部全子宫切除术为主,但是传统切除方式对于患者的损伤比较大,并且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也比较高[1]。对此,为了更好地提高临床干预能力,本文以对比研究方式总结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的治疗作用,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接受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92例,以随机数字法方式分为两组,各46例。试验组女23例,年龄中位数46.4岁。常规组女25例,年龄中位数47.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常规组与试验组分别应用传统全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试验组手术方式:采取常规术前准备。术中采取全身麻醉并建立CO2气腹,在肚脐窝位置做1 cm切口并插入腹腔镜实现对腹腔探查,在下腹部做2~3个0.5 cm切口作为手术器械入路。按照传统开腹手术的步骤从上至下的分别切断子宫韧带、卵巢韧带以及输卵管的峡部,同时打开阔韧带并对膀胱实行下推,切断动脉以及骶骨韧带、主韧带。根据阴道穹隆实现对阴道打开,并通过阴道取出子宫,在镜下实现对阴道断端的缝合,对盆腔实行清洗后排除CO2,缝合切口完成手术。

评判标准:总结两组手术指标以及术后感染发生率。手术指标涉及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为(51.78±7.48)min,术后排气时间(24.10±3.20)h,术中出血量(36.22±12.02)g,术后住院时间(4.31±0.33)d,感染发生率为0;常规组手术时间为(62.55±9.34)min,术后排气时间(44.78±5.56)h,术中出血量(118.77±22.7)g,术后住院时间(8.50±1.20)d,感染发生率为13.04%。试验组各项手术指标以及术后感染发生率数据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随着近些年人们生活规律的不断转变,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率不断提高,这也间接提高了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频率[2]。传统手术方式存在许多的缺陷,例如切口较大,导致术中感染可能性较高、术后康复效率缓慢等,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腹腔镜在全子宫切除术方面的应用价值较高,其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手术的切口较小,对于患者的损伤也比较轻微。腹腔镜在手术中的应用有利于全腹腔探查的实现,可以保障术中诊断效果,借助探查实现治疗方案的最佳化。但是,因为腹腔镜本身具备微创、精准等技术特征,所以对于术者的技术要求也比较高。

腹腔镜的手术难点在于:①腹腔镜与操作器械均需要借助肚脐部位进入,基本上是以平行角度入腹,很难形成一个有效的三角关系,导致视野受限问题突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术者操作的难度,尤其是在距离与深度方面的判断难度较高,操作困难因素比较多。②器械相对比较集中,操作的空间比较少,操作受限问题比较突出,器械之间会呈现出一定的相互感染,会出现“筷子”性的影响,导致操作难度较高[3]。

针对上述所提出的腹腔镜手术难点,下面提出几点注意事项以及改进对策:①戳孔的选择以及气腹的构建方面。腹腔镜的手术操作普遍是以经脐作为入路,按照初步的诊断选择肚脐上或下缘戳孔并置入腹腔镜,操作中必须先进入气腹针,保障进气顺利的同时构建气腹,之后再做切口[4]。②重视腹腔的探查。对于手术之前诊断明确的患者不能直接进行局部手术,仍然需要进行全面性的探查诊断,以先全面后局部的方式进行检查诊断。对于术前诊断不明确的患者也需要先明确病变或液体的部位,再对其他的部位进行探查[5]。③手术暴露与解剖。腹腔镜手术无论是双手与助手持镜,都容易发生碰撞与冲突,同时手术部位和器械属于直线关系,缺少立体感,所以很难清晰辨别分离钳的尖端。手术过程中需要经常调整镜子的方向与操作的距离,尤其是在重点解剖部位操作难度较高,切忌急躁心态[6]。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以及术后感染发生率数据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较大。这一结果充分证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应用价值较高,治疗效益突出,患者的康复效率更高,同时术后感染发生率更低,这也间接提高了患者的整体治疗效益,对于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有一定贡献,可以作为临床常规治疗技术。但是腹腔镜的应用对于术者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必须在熟练的手术基础上才可以保障手术效益。对此,今后需要不断加大关于腹腔镜技术的推广以及技术强化培训,保障腹腔镜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效益,提高手术治疗水平。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的治疗作用突出,能够实现精准、微创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猜你喜欢

探查韧带切口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冀西北三马坊热储构造探查的新认知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橡胶树miRNA 探查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距跟外侧韧带替代法治疗跟腓韧带缺失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高频超声探查用于诊断附睾病变男性不育的价值探讨
后外侧联合内侧切口治疗Ⅳ度三踝骨折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