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肺炎病原体分析及治疗256例

2019-01-17林旻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1期
关键词:革兰病原体感染性

林旻

638000广安区人民医院儿科,四川广安

感染性肺炎为新生儿常见病,当前感染性肺炎已经成为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一大主要原因。该病可能发生在宫内,也可能发生在分娩过程中或者分娩后,主要是感染病毒、细菌、原虫等[1]。宫内感染由羊水及血行传播,婴儿出生时常有窒息史,复苏后呼吸快,常伴呻吟、憋气、呼吸暂停、体温不稳定、黄疸等。体征:反应差,约半数可有啰音,呼吸音粗糙或减低。严重病例出现发绀、呼吸衰竭。2018年1-12月收治新生儿肺炎患儿256例,对新生儿肺炎常见病原体进行分析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8年1-12月收治新生儿肺炎患儿256例,男145例,女111例;早产儿15例,足月儿240例,过期产儿1例;年龄0~1 d 15例,2 d 12例,3 d 13例,4 d 18例,5 d 9例,6 d 13例,7~27 d 176例。平均体重3 157 g。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⑴对照组在确诊后给予常规治疗方案。⑵治疗组则先检查病原体:采集患儿支气管分泌物作为样本,尽早在巧克力板、血平板或者麦康凯平板上接种,然后将其置入温暖的孵化箱中,再采集治疗组患儿的血液,将其放入血培养仪中培养,对患儿肺炎常见病原体开展检查,应用细菌鉴定分析系统鉴定采集到标本中的细菌,再适当加入试剂,实现病原体的鉴别[2]。结合病原体检测结果给予相应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加强护理及重症监护保暖,保持适中环境温度。②供氧及加强呼吸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供氧,使PaO2维持在6.65~10.7 kPa(50~80 mmHg),≤13.33 kPa(100 mmHg),以防氧中毒。氧需先加温(至31~33℃),湿化后供给。一般用头罩供氧,氧流量需≥5 L/min以防止CO2潴留。当肺炎伴Ⅰ型呼吸衰竭用持续呼气末正压给氧(CPAP),病情严重或Ⅱ型呼吸衰竭作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注意呼吸机并发症,适时停机。③胸部物理治疗包括体位引流,胸部叩击/震动。④抗病原体治疗:针对细菌性肺炎,提倡在早期应用抗生素治疗,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提倡选择敏感的药物,考虑到短时间内肺炎的致病菌常常无法确定,因此建议先应用头孢菌素和青霉素类给予治疗,再结合患儿的病情选择其他药物,常见的如头孢霉素、氯唑西林钠、红霉素等等。针对病毒性肺炎患儿,可以雾化吸入利巴韦林治疗,也可以应用a1干扰素,轻症20万U/d,重症100万U/d,肌内注射,疗程5~7 d。⑤供给足够的营养及液体喂奶以少量多次为宜。供应热量不足,可予静脉营养。输液勿过多过快,以防心力衰竭、肺水肿。⑥对症治疗,如脓气胸时立即抽气排脓或行胸腔闭式引流等。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标准:所有患儿经一段时间治疗后,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新生儿肺炎的疗效判定标准主要分为3个等级:①显效:治疗后患儿生命体征稳定,临床症状减少、生存率升高且不良反应明显减少。②有效:治疗后患儿生命体征基本稳定,临床症状减少、生存率升高且不良反应减少。③无效:治疗后患儿生命体征不稳定,临床症状、生存率、不良反应无改变。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28例治疗组患儿通过病原体检测后,发现感染革兰阴性杆菌87例,分别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法后,治疗组显效76例,有效47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显效43例,有效34例,无效5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0.2%;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当前,新生儿肺炎已经成为儿科中比较常见的一类感染性疾病,该病症初期临床表现不明显,主要是患儿还没有完全形成咳嗽反射,因此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患儿主要表现为反应低下、烦躁不安、精神萎靡、体温异常、呕吐等。另外,在分娩过程中,假如胎儿吸入了母体阴道中被病原体污染的分泌物时便会引起肺炎,另外断脐不洁也会引起血行感染。致病微生物的作用机制同宫内吸入被污染的羊水引起肺炎比较相似,大部分患儿主要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病原体常为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革兰阴性杆菌、巨细胞病毒、弓形体等[3]。分娩时发生感染须经过一定的潜伏期才发病。出生后感染性肺炎发生率最高,有接触传播、血行传播以及医源性传播。近年来,我国临床上新生儿肺炎和败血症中表皮葡萄球菌的阳性率呈现出不断递增的趋势,除此之外,深部真菌感染情况也表现出不断递增的情况。常见病毒为呼吸道合胞病毒,以腺病毒感染最为常见,好发于新生儿晚期,同时伴有细菌感染的情况。卡氏肺孢子虫、解脲脲原体、衣原体都可致肺炎。育龄妇女在婚前应注射风疹疫苗及GBS荚膜多糖疫苗等,分娩过程中避免过多阴道指诊。预防疾病的发生需要定期做产前检查,若孕妇伴有绒毛膜羊膜炎或者胎膜早破,可以在其分娩前应用抗生素预防胎儿感染,待胎儿分娩后要加强对其监护,一旦出现呼吸加快等症状,立即入NICU治疗。加强胎儿营养支持,喂奶遵循少量多次,必要时给予静脉或者鼻饲营养[4]。本研究发现,针对新生儿肺炎,感染的病原菌类型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因此要求医务人员应该结合病原菌类型给予相应治疗。通过本次研究发现,新生儿肺炎主要感染革兰阴性杆菌,并且常见于低出生体重儿中,并且发病的时间通常较早。通过检测新生儿肺炎病原体的类型,再给予针对性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革兰病原体感染性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感染性肺炎如何选药治疗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基层医院ICU与非ICU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与耐药性差异
2011—2013年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中医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