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根植生活,渗透德育

2019-01-16张英才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51期
关键词:生活化创设教材

张英才

教学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中心,基本兼顾城乡,基本符合儿童认知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感悟影响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生成。让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与学生生活实践融为一体,才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内容与生活联系密切,明确教学策略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以学生的现实生活环境为立足点,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状况,明确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乡村学校的学生受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与城市学生有明显的差异,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待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交通知识、社会实践机会等相对较少,因此,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和探索研究能力不够。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时,就需从学生生活的细微处入手,寻找突破口,创设生活性情境,创造动手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能力,让其牢记并掌握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安全法则,以便于今后更好地适应生活。

二、活动与生活实际联系,促进基本能力形成

用教材教,不去教教材,活学活用,用“变数”考量学科教材。目前很多教材中虽然配有大量生活元素的图片,但是缺少生气,我们要想方设法、因地制宜地创设和开发学生喜欢的课程资源。用鲜活生动的学习素材,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创设一定的生活化情境供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共鸣。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生活性学习情境时应该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才能促使学生实现自我超越。

三、创设生活化课堂,增强体验教学

积极发挥教材中案例密切联系生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的特点,充分开展生活化情境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设计出合理的生活化環节,让学生感知和体验,真正激发学生的情感认知体验。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能在学习中找到实际生活的情景再现,在实际生活中也能联想到课堂学习的知识。

四、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服务生活实际

一切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锻炼和提高学生实际生活的能力,是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课程,参与活动,在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社会的复杂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准则判断,课本上教的,教师讲的与现实生活不相适应时,就影响到品德课程的功效。教师要做的就是从实际出发,创设更多的社会实践,密切联系实际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感同身受,使其在生活情境或生活实际中通过尝试、探索得出结论,从而形成良好、正确的价值取向。

总之,在进行教学课程的教学设计时,应紧紧围绕“生活化”的中心教学,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过程,在生活化教学情境中接受生活化的教育,并学以致用。

猜你喜欢

生活化创设教材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教材精读
创设未来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