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读书成为生命的必需

2019-01-16罗良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49期
关键词:母题第一课开学

罗良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很重视开学第一课。那么,作为语文开学第一课,到底上些什么呢?我认为,要给学生种下一颗“阅读”的种子。

一、动其心——思考与明确“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基本方式:聊天式探讨

(一)先摸底

我会提前给每个学生发放一张阅读积累情况问卷调查表,主要是了解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内容与偏好、阅读方法、阅读成果等等。根据调查的情况,会预先安排一些学生准备好课堂阅读交流活动。

(二)后发动

围绕“让读书成为生命的必需”,分“读书与人生”“读书与民族发展”“读书与语文学习及高考”三个部分与学生交流探讨。我想让学生知道,对个人和民族而言,读书不仅是享受,也是一种超越,更是一种信仰。我会告诉学生语文高考改革的最新动态,语文新教材的特色就是“读书为要”。提高语文素养,专家已经提示:阅读是唯一出路,語文高考改革要“用考试来倒逼读书”,让学生明白读书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这个过程不是我一个人唱独角戏,我还要请阅读习惯好,读书多的学生来“现身说法”,说一说自己的阅读故事。

二、导其法——如何开展有效阅读

基本方式:互动性交流

高中课业负担重,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较少,如何有效阅读就显得尤其重要。在第一节课上,我会重点向学生传授以下几种阅读法。

对于课堂阅读,我给学生介绍“1+X”法,即每精读一课,就推荐若干与此课相关的作品开展课外阅读,就开展与此课相关的写作训练。这些作品,或是“一课一得”的延伸拓展,或是思想情感的共同激荡,或是与课内文开展的比较异同思维训练。写作训练一般以仿写、写评论文或微写作为主。“1+X”的延伸阅读与延伸写作法,都采用“发表式”进行,延伸阅读会给一个课时,进行个人与小组的阅读成果的发表;延伸写作中的优秀作品,会印成铅字在班级与年级进行展示式发表,并优先推荐给校报和其他刊物。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关于课外阅读,我主要教学生两种方法:一是连滚带爬地读,一是细嚼慢咽地读。“连滚带爬地读”出自温儒敏教授,包括浏览、快读、猜读、跳读等阅读方法,这样可以在阅读的“宽度”上下功夫。“细嚼慢咽地读”就是精读,在阅读的“深度”上下功夫。关于精读,我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不动笔墨不读书,即教他们母题式积累法,培养思维的系统性;教他们如何做好批注点评,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三、励其行——制订读书计划

基本方法:实践性体验

第一课,光动其心导其法还不够,还一定要有行动上的开始。我会带学生一起做一份阅读计划。我制订了一个阅读计划模板,分规定任务与自主任务两部分。规定任务如阅读内容、阅读量已经分解至每一星期,学生按部就班就行。自主任务如积累的母题内容、每学期精读三本书等则由学生自主确定,但会给出推荐书目,也会给出母题式积累的范例。

总之,阅读积累与思维训练是一个系统工程,上好开学第一课,就在于为这一个工程画一个蓝图,为这一场战役吹响前进的号角。

猜你喜欢

母题第一课开学
教学中的母题研究介绍
上好“开学第一课”
开学啦!
开学了(2)
毕业第一课:钱钱钱钱钱
跨年,爱的母题
科学第一课
小狮子的游泳第一课
开学啦!
论萧红童年母题中的死亡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