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种药剂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田间药效比较试验

2019-01-16谌江华柴伟纲汪峰孙梅梅王丽丽

长江蔬菜 2018年24期
关键词:粒剂霜霉病悬浮剂

谌江华,柴伟纲,汪峰,孙梅梅,王丽丽

(浙江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315040)

黄瓜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俗称“跑马干”“干叶子”,是黄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该病主要为害叶片、茎,在黄瓜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发病株先是中下部叶片反面出现浅绿色水渍状斑,正面不明显,随后病斑逐渐扩大,才开始在正面显露,病斑由浅绿色转为黄褐色,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潮湿时叶背面病斑上生出灰黑色霉层;后期病斑汇合成片,严重时全株叶片枯死[1,2]。该病传染快、发病重,防治不当可造成严重减产,已成为限制黄瓜产量和品质提高的主要病害[3]。由于长期施用有限的几种杀菌剂防治黄瓜霜霉病,使得病菌抗药性增强,药剂防治效果越来越差,防治难度越来越大,在无有效替代药剂的情况下,农民只能加大用量,从而导致防治成本越来越高[4]。为此,于2016年5~6月在露地黄瓜上进行了687.5 g/L氟菌·霜霉威悬浮剂等6种药剂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田间药效比较试验,以筛选出防治黄瓜霜霉病的高效、低毒安全药剂,为提高病害防控效果、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提供技术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药剂为47%烯酰·唑嘧菌悬浮剂 (德劲),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百泰),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生产;687.5 g/L氟菌·霜霉威悬浮剂 (银法利),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生产;100 g/L氰霜唑悬浮剂 (科佳),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生产;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金雷),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70%烯酰·嘧菌酯水分散粒剂(至美),苏州富美实植物保护剂有限公司生产。

试验作物为黄瓜,品种为寒绿,山东省新泰市振兴黄瓜良种场生产,常规露地栽培。试验对象为黄瓜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6年5月27日至6月24日在浙江省宁波市高新农业技术试验园区露天黄瓜地里进行,试验期间黄瓜处于开花结果期,试验地水肥条件较好,田间栽培管理水平与当地栽培条件一致。试验共设7个处理(制剂用量),分别为:①47%烯酰·唑嘧菌悬浮剂900 g/hm2;②100 g/L氰霜唑悬浮剂 1000 g/hm2;③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1650g/hm2;④70%烯酰·嘧菌酯水分散粒剂675 g/hm2;⑤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900 g/hm2;⑥678.5 g/L氟菌·霜霉威悬浮剂1125 g/hm2;⑦清水对照(CK)。每处理设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6 m2。于5月27日(零星发病)开始第一次施用,采用合美牌HM-16A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中山市合美电器有限公司生产,工作压力为0.2~0.4 MPa)均匀喷雾,用水量675 kg/hm2,以后每隔7 d喷药1次,共施药3次。

药效调查根据GB/T 17980.26-2000《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菌剂防治黄瓜霜霉病》的规定进行[5]。每小区采用4点取样,每点定点调查2株,共8株,调查每株全部叶片,记录病害等级。因第一次施药前黄瓜霜霉病极少零星发生,故未调查药前病情基数。黄瓜霜霉病分级标准: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0%;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25%;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6%~50%;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1%以上。根据调查结果,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数×9)×100,防治效果(%)=(空白对照区病情指数-药剂处理区病情指数)/空白对照区病情指数×100。

1.3 数据处理

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对防效进行Duncan's新复极差法(DMRT)差异显著性分析[6]。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治效果

从表1可以看出,687.5 g/L氟菌·霜霉威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2次药后7 d、3次药后7 d和3次药后14 d的防效分别为82.4%、86.4%、77.5%,均高于其他药剂处理;其次为100 g/L氰霜唑悬浮剂,2次药后7 d和3次药后7 d的防效虽均低于氟菌·霜霉威处理,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而其3次药后14 d防效(72.6%)则显著低于氟菌·霜霉威药剂;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和47%烯酰·唑嘧菌悬浮剂防效一般,3次药后7 d最高防效分别为65.1%、70.6%、73.8%,均在75%以下;70%烯酰·嘧菌酯水分散粒剂的防效较差,3次药后7 d最高防效仅为57.2%,3次药后14 d的防效则下降至50%以下。

表1 6种药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2.2 作物安全性

试验期间田间观察发现,各药剂处理黄瓜植株生长正常,均无药害产生,表明各试验药剂在所试剂量下对黄瓜生长安全。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供试6种药剂中以687.5 g/L氟菌·霜霉病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2次药后7 d和3次药后7 d的防效分别为82.4%、86.4%;其次为100 g/L氰霜唑悬浮剂,3次药后7 d防效也达80%以上,为81.8%;而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和47%烯酰·唑嘧菌悬浮剂3个药剂的防效一般,其在3次药后7 d的最高防效均在75%以下;70%烯酰·嘧菌酯水分散粒剂的防效最差,3次药后7 d的最高防效仅为57.2%。试验还发现,氟菌·霜霉威和氰霜唑2个药剂具有较好的持效性,3次药后14 d的防效仍保持在72%以上,因此,可作为有效防治黄瓜霜霉病的首选药剂。

氟菌·霜霉威和氰霜唑为2种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生产上可轮换使用来防治黄瓜霜霉病,同时还可结合代森锰锌、吡唑醚菌酯等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交替使用,以延缓病原菌对其产生抗药性,提高控制病害的效果。植物病害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化学防治是其中的一种应急手段。为了减轻病害造成的损失,最好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开始施药,以求达到药剂使用的最佳防治效果。

猜你喜欢

粒剂霜霉病悬浮剂
不用药 两招搞定黄瓜霜霉病
水分散粒剂在农药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探究
多种杀菌剂对蚕豆霜霉病田间防治效果比较
20%三氟苯嘧啶水分散粒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效果初探
15%噁唑酰草胺·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配方研究
75%醚苯磺隆水分散粒剂的制备
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配方的研制
系列嵌段聚醚在高浓度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应用
黄瓜霜霉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