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赤壁市强光合作社: 居荆楚腹地,燃产业之梦

2019-01-16长江蔬菜杂志社杜佳晨湖北省蔬菜办公室周雄祥

长江蔬菜 2018年24期
关键词:赤壁市强光大棚

长江蔬菜杂志社 杜佳晨 湖北省蔬菜办公室 周雄祥

赤壁,与荆楚腹地相接,长江黄金水道依境东流,九省通衢的优越地理位置与厚重的人文底蕴相得益彰,成为湖北省蔬菜产业发展的重镇之一。近年来,赤壁市政府秉承“科学布局、因地制宜、效益优先”的原则,转变发展之舵,设施蔬菜取得突破性进展,赤壁市强光合作社理事长来祥光独具慧眼,辞城归故土,扛起了当地设施蔬菜产业新兴主体的半边天。

重归故居,“百里荒地”蝶变“薯尖之都”

已入深秋,微凉的风伴着丝丝细雨包裹着赤壁小镇的街头巷尾。在赤马港办事处劈精村的农田间,只见一望无垠的白色钢架大棚伫立其间。风烟过处,空气中夹杂着泥土淡淡的芬芳。作为整个赤壁市最大的薯尖设施基地,谁曾想到如今这般碧绿的田野10年前竟是一片荒芜。这片土地曾几何时被遗忘在角落,零散的几户人家仅剩下孤寡老人守望着归城的儿女,缺乏青壮年劳动力,亦缺乏怀有赤胆雄心之人回乡开荒拓土。直到2014年来祥光积极响应生产队队长的号召,放下城里正做得风生水起的生意,归乡创业。

深谙一人之力甚微,来祥光说服来海光等7名农户一同办起了强光蔬菜专业合作社,本着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在不改变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收益权的基础上吸呐村民以土地入股,将土地合理流转,集中种植。强光蔬菜专业合作社带领全组村民开荒拓土,发展无公害 (绿色)蔬菜、有机稻种植。同时充分利用本村荒地开展生态养殖业,改变了一家一户生产规模小、经营粗放、经济效益低下的状况,探索解决了农业劳动力年龄老化,耕地大面抛荒等问题,为劈精村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和产业化搭建平台。

纵观百亩之地,曾经的荒地在村民齐心合力耕耘下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薯尖青翠欲滴的叶片相互依偎着,一簇簇设施大棚为这片绿意增添了一道别样的风景。4年前,当大伙儿集体开荒拓土,还整个村头一片沃土后,来祥光及其他合作社成员从村民手中流转了300亩菜地及300亩水稻田,踏上了务农之路。万事开头难,创业之初来祥光便碰到了棘手的问题:当地地下水水位较高,种什么?为此,在赤壁市蔬菜办公室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来祥光带领村民先后试种了辣椒、茄子等茄果类蔬菜。数月后,一簇簇红艳似火的辣椒拔地而起、一株株色泽鲜亮的茄子如风铃般悬于梢头,一颗颗娇艳的草莓令人垂涎欲滴,田间各色蔬果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然而当年市场行情不佳,从外地运进来的茄果类蔬菜很快抢占了本地市场,一年的辛苦付之东流。但这并未挫伤来祥光与大伙儿的信心,他们决定挑起锄头重头来过,然而幸运之神并未降临,第二年仍旧亏损。直到2016年初春,来祥光在当地政府引领下来到武汉金口区基地考察,被大片青翠欲滴的薯尖吸引。薯尖不仅是家喻户晓的家常菜,同时还具有病虫害少、农药使用少的优点,因此深受老百姓的青睐。于是,来祥光回村后开始筹划薯尖的种植。

2016年,来祥光与其他成员一同开始着手种植薯尖,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引进种苗。当地政府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派遣技术人员上门指导。抓住赤壁市政府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的契机,150多个设施大棚一个接一个搭了起来,绿油油的薯尖依偎着,将村里的田地点染成一块块碧绿的绸缎。

另辟蹊径,专业化设施栽培撬动中端市场

3年来,承接当地政府开展的设施蔬菜基地项目,来祥光及其他合作伙伴将村头这片土地打造成为当地最大的薯尖种植基地,同时利用周边养鸡场的天然沼液增肥,施用有机肥。凭借生态化的种植方式,2016年强光蔬菜合作社的薯尖取得了无公害认证,真正将生态种植理念落到了实处。有了优良的农产品,接踵而至的一系列问题摆在了来祥光的面前——这么多薯尖怎么卖?如何卖出好价钱?如何把握市场行情?一般而言,考虑到赤壁市邻近武汉一线城市的广阔市场,多数菜农将农产品推向外地市场,本地市场便存在很大的开掘潜力。来祥光经过细致的市场考察后证实了自己的预测,打算主攻本地市场,将薯尖打造成为本地人喜闻乐见的家常菜。

采访中,来祥光提及市场调研时说道:“我们经过详实地考察,发现2016年每日从武汉运过来的薯尖有1500~2500 kg,而本地市场需求远不止这些,我们当即决定一反常规,从本地市场供应入手,这样优势远大于推行武汉市场。另外我们基地的交通优势比较明显,紧邻市区,可以将新鲜薯尖及时进行运输和销售,大大保障了蔬菜的品相和口感。”事实证明,来祥光做法是正确的。凭借自身优势抢占市场商机,强光蔬菜合作社在探索之路上再次胜利凯旋。薯尖采收期长且采收量大,采收一次后12天左右即可进行二次采收,一个300 m2的大棚一次性可采收330 kg,一个500 m2的大棚一次性可采收800 kg。每年的4~10月是薯尖的采收旺季,恰好弥补了4~8月蔬菜市场淡季。早上采收后的新鲜薯尖,2500 kg左右直接销往农贸市场的档口,200 kg左右销售到当地超市,平均每日销售量3000 kg,一年下来纯利润可达30万~40万元,效益甚为可观。

如今,来祥光回望3年的艰难探索之路,不禁感慨万千。劈精村由荒原蜕变为如今的沃土,一望无垠的田地甚为喜人。强光蔬菜合作社似一颗耀眼的明珠屹立其间,标准蔬菜大棚300亩、连栋温室两座、节水灌溉系统一套、仓库一座、小型养猪场一座、生活办公设施500 m2等现代化设施配备齐全。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摸索,社员们的种养殖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现已形成1017亩虾稻连作种养模式,300亩沼液蔬菜循环种植模式,年产蔬菜650 t、水稻120万 kg、小龙虾 15 kg,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猜你喜欢

赤壁市强光大棚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湖北省赤壁市老蜂厂养蜂专业合作社
强 光
原地翻建大棚 注意啥
强光手电真能点燃物品吗
光控可视电焊面罩
二次函数的最值的探究与应用
走在创新路上——访湖北省赤壁市实验中学学生吴亦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