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科小儿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

2019-01-16许春丽洪茶花陈秋莲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11期
关键词:眼科人性化门诊

许春丽 洪茶花 陈秋莲

眼科小儿门诊疾病主要包括弱视、斜视、屈光不正等,会导致患儿视力低下,在就诊过程中需要散瞳验光来确定患儿的屈光状态,在检查过程中容易引发患儿一系列不良情绪,同时存在跌倒的风险。若是在疾病诊治中护理不当,则会引发一系列护理纠纷,最后影响到治疗的疗效[1]。临床上随着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广泛应用,这种“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始终贯穿于护理服务之中,在加强护理人员护理技术的同时,还从各个方面重视患儿的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并给予其人性化的护理[2],现通过研究我院眼科门诊患儿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护理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 200例患儿入组起始时间为2017年10月,结束时间为2017年11月,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男1 560例,女1 440例,年龄3~12岁,均值(8.40±3.96)岁,其中远视患儿占620例,散光患儿占641例,近视患儿占901例,斜视占209例,弱视患儿占629例。实验组男1 521例,女1 679例,年龄3~11岁,均值(8.60±2.74)岁,其中有401例弱视,有796例远视,有806例散光,斜视有321例,有876例近视。两组患儿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年龄<14岁;(2)本研究经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3)所有患儿的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精神障碍患儿。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保持眼科门诊内环境的清洁、安静和舒适,并遵照医嘱对患儿进行用药,并对患儿进行并发症预防护理,缓解患儿的不良情绪[3]。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进行散瞳点眼药水,患儿均存在哭闹、躲避、害怕等情绪,在点眼药水之后,若是患儿过于哭闹,会让药水流出,影响到药效,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多与患儿交流,充分缓解其压力[4]。

实验组则行人性化护理模式,具体措施为:(1)组织培训:眼科小儿门诊护士长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并时刻向护理人员灌输“以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尽最大的努力满足患者的要求[5]。(2)制定方案:眼科小儿门诊护士长需要组织护理人员一起详细的讨论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隐患,并让护士长与护理人员一同制定对应方案,在护理工作中融入人性化的护理理念,在增加了患者的信任感之后,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6]。(3)基本护理:在眼科小儿门诊中要求护理人员每日保持整齐的着装,提升自身修养,以良好的精神面貌面对患儿。在眼科小儿门诊区域内设立儿童游乐区域,并为患儿和家属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中优化相关人员的配置,并制定合理的排班制度,在减轻护理工作量的基础上保障小儿门诊护理质量[7]。并改良眼药水的包装,将10 mL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改良成为1 mL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护理人员教会家属给患儿点眼药水,并进行健康教育,给家属发放注意事项和操作流程[8]。(4)心理护理:由于患儿和患儿家属对眼科疾病知识不够了解,容易产生较多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该多与患儿和家属进行沟通,并详细向其讲解治疗眼科疾病的意义和过程,多向患儿讲解疾病的健康知识[9]。(5)端正态度:患儿来院就诊时,往往存在身体不适的情况,由此容易产生负面情绪,部分患儿因是初次就诊,再加上患儿家长对医院环境不熟悉,导致就诊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样就需要我院门诊护理人员端正自身的服务态度,耐心解答患儿家长提出的问题,并指导患儿家长按照医院门诊流程带领患儿进行纠正,在开展护理工作时,护理人员需铭记要为患儿和其家长提供优质的服务,并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从而缓解其情绪。(6)协助护理:前来就诊的患儿年龄较小,可能行走上多有不便,护理人员应该尽全力协助患儿家长完成对患儿的就诊,护理人员可带领家长到各个检查地点等候检查,并在检查完毕后送患儿家长回门诊等候室中,可详细引导患儿家长,避免因不熟悉而浪费了就诊时间。(7)便患服务:患儿在经过就诊后往往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才能够得到检查结果,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实施便民服务,比如在休息区域内为患儿家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并安排好咨询服务,帮助患儿家长解决一切问题,在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严密监测患儿的情况以及各项生命体征指标,若是发现患儿有任何的不良症状,需立即告知医师,并协助医师采取及时的处理措施。(8)加强交流:在医院门诊中,护理人员需要按照工作流程协助医师完成诊断和治疗,并需要与患儿和其家长进行直接接触,与患儿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并通过沟通了解就诊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患儿家长解决问题,这样避免出现医患隐患,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可促进诊断工作和治疗工作的开展。

1.3 观察指标

(1)护理满意度:应用我院眼科门诊自制的问卷调查本次研究入选患儿的家属对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问卷的总分为100分,其中得分≥92分为非常满意,≥72分且<92分为一般满意,<72分为不满意。(2)护理质量:评估患儿与医师配合情况,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则表明护理质量越佳。(3)心理状态:采用我院眼科自制的心理评估表评估患儿在刚入院、护理之后两个阶段的心理状态,问卷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则表明患儿的心理状态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数据,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用()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3 200例患儿中有1 982例患儿家长非常满意,有1 206例患儿家长一般满意,有12例患儿家长不满意,总满意率为99.63%;对照组中非常满意患儿家长占1 642例,一般满意患儿家长占1 184例,不满意患儿家长占174例,护理满意率为94.20%。两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率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6.597 9,P=0.000 0,P<0.05)。

2.2 护理质量

对照组与医师配合评分为(89.8±1.2)分,低于实验组的(98.8±0.5)分,两组相比较,统计学意义成立(t=380.956 3,P=0.000 0,P<0.05)。

2.3 心理状态

在患儿刚入院后立即对患儿进行心理评估,实验组焦虑心理评分为(55.82±6.22)分,对照组为(55.63±6.22)分,两组焦虑心理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t=1.202 9,P=0.229 0,P>0.05),在护理后实验组焦虑心理评分为(30.48±0.58)分,对照组为(46.47±0.35)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心理状态评分差异比较,统计学意义成立(t=1 303.774 4,P=0.000 0,P<0.05)。

3 讨论

眼睛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也是人类感知外界的重要途径,人体大脑中的多数知识都是靠眼睛获取的,若是人类的眼睛出现问题或受损之后,容易产生较多的负面情绪,甚至给人们身心带来伤害,导致护患纠纷频频发生[10]。临床上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已经不再满足患者的需求,在患者就医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诊治,还需要在精神上、生理上以及心理上获得支持,而人性化护理模式不仅仅可缓解患者精神上的负担,还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11]。人性化护理主要是以人为中心,以患者为中心,将此种模式应用于眼科门诊中,能够对患者进行导诊,帮助患者缩短等候就诊的时间,让患者体验到舒适的体验。人性化护理工作中通过改善医院门诊的环境,加强对患者的安全管理之外,还可进行调整岗位安排,从根本上将医疗资源最大化,确保护理服务的质量,让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维持良好的关系[12]。患儿由于年龄较小,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在就医诊治阶段的配合性较低,施予人性化护理,从患儿实际年龄出发针对性进行干预,缓解患儿对门诊的陌生感和排斥感,耐心沟通并从多方面借力转移患儿的注意力,顺利完成诊断和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与医师配合评分较对照组高,且对照组焦虑心理评分均高于实验组(P <0.05),说明实验组护理方法有效性高。

综上,眼科门诊患儿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能够缓解患儿的心理压力,并提升患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还可全面提升护理质量,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荐。

猜你喜欢

眼科人性化门诊
眼科诊所、眼科门诊、视光中心的区别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门诊支付之变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