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北干旱山区水旱灾害特征分析及对策
——以甘肃省白银市近5年水旱灾害为例

2019-01-16刘世华魏智杨彪李晓荣

中国水利 2019年15期
关键词:白银市山洪强降雨

刘世华,魏智,2,杨彪,2,李晓荣

(1.甘肃省白银市水务局,730900,白银;2.白银市河长制办公室,730900,白银;3.白银市应急管理局,730900,白银)

西北干旱区地形复杂,山地与宽谷平原并存,丘陵沟壑密布,年降水集中,年际间变率大,台站降水变率为0.3~0.5,远高于我国东部地区。特殊的地形地貌易于在降水期形成洪灾,强降雨形成的山洪灾害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些年份甚至遭遇冬春干旱和夏秋洪灾的轮番灾害,给当地群众生活和生产带来严重威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气候增多,气象灾害将更加频繁,因此,对近年西北干旱山区水旱灾害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对于掌握气候变化条件下的水旱灾害规律、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区气候特征

白银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处于东亚季风气候的边缘地带,为中温带半干旱区向干旱区的过渡地带。气候干燥,盛行西北风,区域年降水量在184.9~435.4 mm之间。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由南向北逐渐减少,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历时短、强度大、破坏性强、防御难,且水少沙多,容易引发泥石流等破坏性较大的灾害。白银市是甘肃省水旱灾害多发的地区之一。

近年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干旱灾害出现新的特征,气温波动大,年平均气温偏高0.9℃。短时强降雨频数和强度大,降雨量较以往年份偏多,近5年平均降水量达292 mm,较多年均值偏多3成。局地暴洪灾害偏多,汛期暴洪灾害点多面广、频次多,灾害损失有所加重。

二、灾害损失概况

1.旱灾

近5年来全市因干旱造成4.82万人次、2.51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全市农作物累计受旱面积达543.61 万亩(1 亩=1/15 hm2,下同),比近10年增加6.4%,成灾面积200.3万亩,比近10年减少4%,农业直接经济损失8.74亿元。其中2014年受灾损失比较严重,农作物受灾96万亩,成灾24.6万亩,直接经济损失2.7亿元。与受旱严重的2000—2006年比较,近5年旱灾造成的受灾和成灾面积有所减少,分别减少34.8%和47%,但灾害损失却有所增加,形成“小灾大损”局面。

2.汛灾

近5年来全市累计发生暴雨洪水灾害46场次,全市69个乡镇不同程度都有发生,累计造成32.44万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1.09亿元,其中农林渔牧业损失3.96亿元、水利设施损失3.62亿元、工业交通运输损失2.32亿元、其他损失1.19亿元。较之2011—2015年,受灾场次增加22次,受灾人口增加35%。

近5年中2018年度受灾损失最为严重,最严重灾情发生在2018年8月9日,直接经济损失6.96亿元,其中农林渔牧业经济损失2.44亿元、水利设施损失1.83亿元、工业交通运输损失1.82亿元、其他损失0.87亿元。白银市近5年来水旱灾害情况统计见表1。

三、受灾成因分析

1.旱灾

旱灾主要是受气象因素控制,白银市近年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降雨量有所增加,年降雨量偏多1~2成,但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7—9月份,且多以短时强降雨形式出现,干旱仍频繁发生。

近5年白银市干旱主要发生在冬春季。在农业生产上,春旱影响夏季作物出苗率,冬旱主要使冬小麦受旱减产,所以冬春旱对旱作农业区影响较大。特别是2014年7月下旬到8月中旬,旱灾持续30天,造成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严重减产。在农村饮水方面,通过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全面建设和脱贫攻坚的实施,全市43万饮水不安全人口已全面实现饮水安全,自来水入户率达80%以上,因旱大面积发生农村饮水困难的现象基本消除。一般干旱年景不会发生农村饮水困难,严重干旱年份下人饮工程未辐射的偏远山区,有极少数人员和养殖大户可能会发生饮水困难现象,但基本都可以在就近的抗旱应急水源点取水解决应急。

2.汛灾

汛灾发生有频繁性、多次性特征,影响因素众多,除自然因素外还有人为因素。对近几年发生的几次比较大的山洪灾害进行分析,主要成因如下。

(1)极端天气引发山洪灾害

受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率增多影响,极端天气增多,短时强降水频次增加。加之白银市大部分地区属山丘区,强降雨极易形成径流汇集引发山洪。2018年8月9日晚,靖远县刘川镇范家窑村鹰嘴站降雨量达77.6 mm,占靖远县多年平均年降雨量的1/3;北滩镇上游永新乡松柏站降雨量57.4 mm。受强降雨影响,刘川镇范家窑村大砂河、北滩镇粮窖村八泉砂河暴发山洪。其中,范家窑大砂河山洪为1976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据调查测算洪峰流量达300 m3/s,超50年一遇。

(2)审批监管制度落实不严

近年城乡建设快速发展,很多渉河建设项目不注重办理申请审批手续,也不注重洪水影响评价,加之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不力,致使项目建设随意占用河道或改变原河道走向,导致河(沟)道行洪不畅或行洪能力不足,容易引发灾害。

(3)对洪灾危害重视不够

白银市属山区地形,沟梁间不利于转移避洪,加之降雨稀少,发生较大暴雨洪灾的频次低,群众存在一定程度的麻痹思想,缺少防范山洪灾害的经验,洪水风险意识相对淡薄,自救、互救能力不足,给安全防汛工作带来潜在的隐患。

(4)村镇“硬化”建设影响逐渐显现

随着农村城镇化率的逐步提高,村镇建设更加精细化、复杂化。城市及周边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结构性改变,不透水面积大幅度增加,改变了原有的地面与地下的 “四水转化”联系,入渗量减少,汇流时间缩短,村镇向外的排水量增加,原有的排水系统排洪能力不足,引发洪水灾害。

(5)涉河违建整治不坚决

靖远县2018年 “8·9暴洪灾害”前,当地乡镇多次督促业主拆除范家窑大砂河沟道内违章临建设施,8月8日县防汛部门又向10家在沟道内违章搭建设施的业主下达了《清障决定书》,但处置不果断、不坚决,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没有完全落实,灾害发生当晚违建未得到及时拆除,严重影响沟道行洪,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6)紧急避险强制性措施不力

靖远县“8·9暴洪灾害”发生前,当地发生强降雨过程,当地乡镇根据靖远县山洪监测预警平台雨情信息通报,对危险情况做了基本预判,安排人员通知并组织撤离。但白银市驾考中心附近2家餐馆经营户在2次被告知后,组织撤离过程中不听劝阻,强行涉水或二次返回,由于紧急避险转移强制性不够,致使发生了本可避免的人员伤亡事件。

四、减灾对策

1.重视水旱灾害防御,加强预警预防

水旱灾害防御事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要健全抗旱防汛会商机制,完善跨县区、跨乡镇预警联动机制,确保预警信息及时传递共享。

机构改革后预警职能归属发生变化,但水旱灾害预警不能松懈,要强化预警“最后一公里”各项措施,确保预警信息及时传递到村到户到人。充分利用抗旱应急水源和防汛物资储备,完善应急救援机制,确保水旱“灾后无难”。

2.坚决执行指令,果断组织群众避险

加强对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宣传教育,以案为例,增强防灾意识,提高预警避险自觉性。充分发挥驻村干部、党员、积极分子作用,动员地处危险区的群众组成互助小组,提前有序转移避险,并防止转后回返造成伤亡。

在预警发出或者险情发生时“宁信其有、宁信其重、宁信其大”,坚决组织群众转移避险。“宁听群众骂声、不听群众哭声”,严肃预警指令,对不愿意转移的人员,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做到应转尽转。

做好危险区警戒管控,根据排查情况和灾害教训,在易发灾害的道路、桥涵、过水路面、山洪沟口等危险区设置警示标志,提醒群众“一停二看三通过”,重要险段配备警力,必要时采取强制措施,确保出行安全。

3.督促责任单位排查,整治防洪隐患

对洪道出山口、洪积扇、低洼滩地、洪水顶冲段、桥涵卡口上下游、靠山临崖等高风险区的村庄住户、人员聚集场所和施工现场,要在汛前开展全面排查,分类制定应急措施,完善人员转移避险方案。尤其要关注小型水库、淤地坝的安全度汛,加强“三个责任人”防汛履职能力,严肃执行防洪调度计划,严格巡查值守制度,严禁超汛限蓄水,规范小型水库运行管理,保障安全运行。

结合河长制及河道“清四乱”工作,依法坚决清除河道管理范围内的违章建筑,消除乱挖乱采现象,恢复和提高河道、洪道行洪能力,合理有序安排疏浚清淤,确保行洪通畅。

4.加强值班值守,保障信息畅通

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和雨情、旱情、汛情、灾情报告制度,建立同一流域内沟道上下游预报联动、行业联动机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班制,保障信息指令上传下达通畅,确保各类信息能够及时发布、全面覆盖。

各级抗旱防汛指挥部及成员单位间要加强沟通协调,及时掌握灾情动态,严格按照灾情信息报送制度,做好灾情报送工作。切实做到初报及时、续报全面、核报准确,为防汛抢险救灾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猜你喜欢

白银市山洪强降雨
强降雨过后 田间自救指南来了
天水市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运行管理浅析
小学足球开展情况调查分析——以白银市白银区第二小学为例
甘肃省白银市第十一中学师生优秀书画作品选登
优雅地表达
致命山洪
父亲迎着一场山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