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ET空间分辨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2019-01-16耿建华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5期
关键词:正电子分辨率探测器

王 瑞 耿建华*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T,PET/CT)是将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和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X-ray computed tomography,CT)两种影像技术有机结合,是目前临床上不可替代的成像技术,PET是在分子水平上评价生物功能的一种至关重要的工具[1-2]。PET/CT在肿瘤成像、诊断、分期、分级、预后以及制定放射治疗计划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20年来PET/CT技术的发展,PET的各项性能均有了显著改善。空间分辨率是反映PET图像质量、设备研发及临床应用重点关注指标,PET探测原理及探测技术的限制,PET空间分辨率较CT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有较大差异[3-4]。通过对近年来PET空间分辨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调研与综述,为PET/CT的应用提供借鉴。

1 PET空间分辨率概念

PET空间分辨率指图像上可以分辨的两点之间最小间隔的能力[5]。一个点源经PET系统后所成的像不是一个点,而扩展为一个分布,该分布称为点扩展函数(point spread function,PSF)[3]。PSF的最大值一半处的宽度称为半高宽(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FWHM),用来描述PET系统的空间分辨率大小。FWHM越大,点源的扩展程度越大,分辨率越低,小病灶的检出率越低。分辨率有横断面上的径向、切向和沿扫描仪纵轴的轴向分辨率,分别用PSF的径向、切向和轴向的FWHM径向、FWHM切向和FWHM轴向描述。

PET分辨率的研究自PET问世以来一直是研究热点[3-4],早期PET无飞行时间(time-of-flight,TOF)、作用深度(depth of interaction,DOI)和点扩散函数(point spread function,PSF)重建等新技术,分辨率低。目前,运用于临床的大型PET成像设备分辨率多数>4 mm,有研究显示分辨率的值在4.3~6.8 mm之间,制约临床中微小肿瘤的探测[3]。随着PET中各种新技术的应用,特别是PSF重建的应用,分辨率可达2~3 mm。

2 PET空间分辨率影响因素

影响分辨率的主要因素有:正电子射程、探测器(光电转换器件和探测器设计)以及重建算法等。

2.1 正电子射程

正电子射程可降低空间分辨率,其影响程度由正电子的能量和周围组织的密度决定[6]。正电子能量越大,空间分辨率越低;周围组织密度越小,影响越大,如肺部的影响要远大于其他软组织。校正正电子射程可通过软件模拟,使分辨率得到改善。如氟18(18F)、碳11(11C)及镓68(68Ga)3种正电子核素,其衰变发射的最大正电子能量分别为640 keV、960 keV及1830 keV,因此,18F图像的分辨率高于11C和68Ga。

2.2 探测器

(1)光电转换器件。近年来,硅光电倍增管(silicon photomultiplier,SiPM)发展迅速,使核医学成像技术得到空前发展。PET探测器中,用SiPM替代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s,PMT),空间分辨率及图像质量均得到提升。Wagatsuma等[7]研究中,采用SiPM的PET/CT空间分辨率为3.91 mm,使用PMT的空间分辨率为4.52 mm。第二代采用SiPM的PET/CT还配置了TOF技术,使得空间分辨率得到进一步提高[8]。

(2)探测器设计。设计PET时重要的考量因素是提高PET系统的空间分辨率。近年来PET系统使用缩小单个晶体条的横截面积,增加晶体数量的方法,晶体条数量及密度的增加可缩小采样间隔,从而提高空间分辨率。非共线性效应,即正电子通常在丢失全部动能之前发生湮灭,剩余动能导致电子发射角度偏差±2.5°[7]。两个相对应探测器间的距离也是影响空间分辨率的重要因素,长距离增加了两个511 keV湮灭光子的非共线性导致的不确切性,这种不确切性随距离的增加系统分辨率下降。小口径PET如头颅或乳腺专用的PET,尤其是小动物PET,因其间隔距离小而影响不大[9-10]。但临床使用的全身PET间隔距离80 cm,非共线性效应比较大,分辨率损失接近2 mm。

2.3 TOF技术

TOF技术是通过测量两个湮灭光子到达探测晶体的飞行时间差,确定放射性核素分布[11]。但因目前PET技术的一些限制,其飞行时间差的测量精度有限,有一定的误差范围,使核素位置定位也存在一个不确定性。庄文静等[12]研究结果表明:使用TOF技术图像的点源FWHM与不使用TOF技术的无明显差异。Suljic等[13]关于TOF技术对图像质量的研究中,使用TOF技术前后FWHM径向分别为:4.8 mm、4.8 mm;FWHM切向分别为:5.3 mm、5.8 mm;FWHM轴向分别为4.5 mm、4.5 mm。两项研究结果一致,TOF技术对图像空间分辨率的影响不明显。但TOF技术能提高图像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图像质量模型中的小热球对比度以及图像质量和均匀性[13-15]。

2.4 DOI效应与PSF技术

DOI效应指视野边缘区域内,入射光子斜穿晶体致响应线错误定位,导致图像质量下降[16]。DOI效应可引起全视野范围内空间分辨率下降及分布不均,尤其是视野的边缘区域空间分辨率下降更为明显。

PSF技术是PET图像重建的另一种技术,其将视野(field of view,FOV)中大量测量的PSF位置信息融合到重建中。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PSF校正可提高空间分辨率并减少失真[17]。庄文静等[12]研究结果显示:PSF技术重建图像的点源FWHM明显小于不使用PSF技术,模型研究证实PSF可有效改善图像的空间分辨率,特别是视野边缘处的空间分辨率,使视野中的分辨率一致,运用于临床中,PSF可提高病灶的检出率。Kawashima等[17]回顾性分析18例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18F-fluorodeoxyglucose PET/CT)检查结直肠癌患者,结果显示:采用PSF技术PET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和准确度分别为65.6%、99.1%、95.4%、91.2%和91.8%,而不采用PSF技术时,对应值分别为53.1%、99.1%、94.4%、88.3%和89.1%;故认为PSF重建可在不损害特异度前提下,轻微提高灵敏度,达到更好的辅助临床决策。

2.5 图像重建

图像的重建是PET的关键部分。重建主要算法包括解析法和迭代法。PET常用的解析法为滤波反投影法(filter back projection,FBP),迭代法为有序子集最大期望法(ordered subset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OSEM)。目前临床PET采用的重建算法为迭代法。研究显示重建算法会直接影响空间分辨率[18]。大量研究表明,相较于FBP法,OSEM法更能提高同一机型PET图像的空间分辨率。

近年来,PET/CT设备厂商相继推出PSF技术和OSEM联合应用提高PET系统空间分辨率。使PET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显著提高。

最新运用临床的迭代算法为贝叶斯惩罚似然算法(bayesian penalized likelihood,BPL)[19-20]。该算法包括噪声抑制项(β),以解决算法中随着迭代次数增加,噪声也随之增加,并进一步引起迭代发散问题。此算法通过≤25次迭代可实现有效收敛,使PET图像有更低噪声和更高对比度,提高噪声中识别小病灶能力。Sampaio等[21]报告一例结肠癌病史患者使用带Q.Clear重建算法的PET/CT评估不确定肺结节的性质,指出,当β=200时,视觉法评估的图像质量更佳,采用Q.Clear重建,可见大小约7 mm结节的摄取。Teoh等[22]在用18F-氟环丁烷羧酸(18F-Fluciclovine,FACBC)针对前列腺癌复发的BPL研究中,Q.Clear使图像信噪比得以提升。此外,Sampaio等[21]及Reynes-Llompart等[23]均研究指出,Q.Clear算法对信噪比、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的改善取决于研究条件和噪声抑制项。在锗酸铋(Bi4Ge3O12,BGO)PET扫描仪中,β值350和200分别是18F-FDG肿瘤学和脑部PET/CT的最佳值。因Q.Clear算法运用于临床的时间较短,目前尚无针对此算法对图像空间分辨率的研究。故仍需大量研究及临床实践探索这一新的重建算法。

目前对PET空间分辨率的研究,大多为空气中,但模拟临床情形下各因素对分辨率影响的研究鲜有报道,有待进一步研究。

3 展望

PET空间分辨率直接影响图像质量,是制约PET对病灶探测能力的关键因素。提高PET空间分辨率,一直是PET技术的发展方向。PET应用临床20多年来,PET分辨率已有明显提高,相信随着PET探测器、校正技术及重建算法等软、硬件技术的发展,PET空间分辨率必将有大幅度提高,进而图像质量及病灶的探测能力得到明显改善。

猜你喜欢

正电子分辨率探测器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无监督图像超分辨率算法
正电子类药物全自动核素分装仪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探测器有反应
EN菌的引力波探测器
PET成像中核素及组织差异对正电子分布影响的Geant4模拟
第二章 探测器有反应
大量反物质奔向地球
原生VS最大那些混淆视听的“分辨率”概念
大量反物质奔向地球
有7颗彗星已经被探测器造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