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任务、长时段项目的表现性评价
——以“我是快乐小菜农”为例

2019-01-15

江苏教育 2019年42期
关键词:表现性准则蔬菜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有一些大任务、长时段的项目,我们可以把它们设计成一项“表现性任务”,通过确立综合性的表现性目标、设计持续性的表现性任务、开发系列性的评分规则,遵循“教、学、评一致性”的逻辑,保证课程实施的质量。“我是快乐小菜农”是一个以种植为主题的综合实践项目活动,在这个项目活动中,学生亲手种植各种蔬菜,学习种植知识,开展种植小课题研究。由于蔬菜生长周期较长,管理过程中涉及诸多问题:如何避免活动与活动之间的相互重复或割裂?如何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性和连续性,保证多重目标的达成?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借助表现性评价的开发与实施予以解决。

一、综合性多重目标的确立

明确的评价目标,能为学生的活动指明方向,在活动中发挥航标灯的作用。因此,在运用表现性评价时,我们应确定清晰明了的评价目标,使教师和学生都清楚自己在活动中要做什么、怎样做。评价目标应当依据课程目标来确定,根据《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阐述,制订该项目的表现性评价目标时要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方法目标三个维度,不但要有蔬菜种植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更要有主动学习种植方法、科学对比实验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要有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体验。

基于以上思考,师生共同拟定出多重的表现性目标。

第一是根据项目本身制定的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知识目标:1.通过本次活动,认识各种蔬菜,知道常见蔬菜的名称、外形、生长特点、管理方法、营养价值等知识,懂得种植需要“翻土—整地—施肥—播种—移栽—管理—收获”等环节。2.通过到开心农场亲自实践,学会常见蔬菜的种植方法;尝试管理蔬菜,学会给蔬菜浇水、施肥、除草、除虫、搭架等管理蔬菜的方法;学会收割、采摘等收获蔬菜的方法。3.知道各种蔬菜的吃法及制作方法,尝试将开心农场收获的蔬菜做成简单的菜肴;学会各种蔬菜的保鲜方法,尝试将收获的蔬菜进行储存。4.体验蔬菜种植的全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苦和收获的快乐,树立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

第二是根据综合实践课程的性质制定的目标,即方法目标和能力目标:1.通过活动,熟练掌握上网调查、查阅书籍、现场采访等活动方法,能熟练运用这些方法收集资料。2.学会用合并、分类、概括等方法整理资料,并能通过小组合作把资料整理制作成资料集或PPT。3.善于发现实践中的问题,能将问题简洁、明确地表述出来,形成研究小课题;在科学教师的帮助下,尝试设计对比实验,学会用对比研究的方法进行课题研究,提高科学探究能力。4.学会整理活动中的过程性资料,尝试用成果集、PPT、小品、手抄报等形式展示活动成果,学会与人交流分享。5.学会小组合作,能对照评价标准公平公正地对自己和同伴做出评价,提高总结反思能力。

这样的表现性目标,聚焦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不仅关注了项目本身知识技能的培养,又关注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处理信息、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发展,更关注了规划与组织、合作与交流、沟通与表达、反思与自我管理等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持续性学习任务的设计

要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必须有持续性的表现性任务的推进。表现性任务既要与学习目标相匹配,又要与教学活动相整合,达到目标、评价、教学活动三者的一致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质上是一门活动课程、经验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中表现性评价的任务也应当是由一个个体现综合课程特点的活动组成。如“上网调查”“现场采访”“实地观察”“对比实验”“动手实践”“成果分享”等探究活动。在开展这些活动的同时,考查学生完成任务时的表现和结果,并做出相应的评价。

“我是快乐小菜农”是一个时间跨度特别长的项目活动,在这个活动中,笔者根据蔬菜种植的特殊性和综合实践活动连续性的课程性质,设计了以下表现性任务:

1.上网调查、查阅书籍认识各种蔬菜,了解蔬菜的生长习性、营养价值、种植方法、管理方法、收割采摘、吃法等知识;

2.将收集到的资料分类整理并制作成资料册或PPT;

3.采访家人或种菜有经验的人,了解适合江南地区种植的蔬菜,及这些蔬菜的种植和管理方法等,并将采访结果写成采访报告;

4.小组合作选择一种蔬菜在开心农场种植,并管理蔬菜,给蔬菜浇水、施肥、除草、松土、捉虫等,记录蔬菜每天的生长变化,蔬菜成熟时尝试收割采摘,体验“翻地—整土—施肥—播种—移栽—管理—收获”的完整过程;

5.根据蔬菜不同的生长特点,学习相应特殊的管理方法,如给番茄、黄瓜搭架等;

6.在种植和管理蔬菜中,发现问题,根据问题设计科学小实验,完成实验记录表,尝试分析数据、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7.尝试用开心农场收获的蔬菜做成简单的菜肴,并将收获的蔬菜进行保鲜储存;

8.整理活动的过程性资料,策划并完成小组成果展评。

在实施以上任务时,师生又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动态生成了很多新的学习任务。如在开心农场尝试种植的时候,我们发现开心农场的土壤非常贫瘠,于是,生成了新的学习任务:采集开心农场和蔬菜种植基地的土壤样本,尝试用科学小实验的方法分析土壤成分;上网调查、查阅书籍学习土壤改良方法;收集厨余垃圾、动物排泄物等,逐步将开心农场的土壤改良成适合种植的肥沃土壤。

动态生成的持续性学习任务将活动不断推向深入,学生在活动中尝试种植各种蔬菜,学习各种蔬菜的种植知识,开展种植小课题研究,体验学做小菜农的快乐。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学会尽责、团队合作、学会感恩等核心素养逐步养成。

三、系列性评价准则的开发

评价准则(即评分规则),是对表现性任务的规格要求。一个能清楚、明晰地界定学生活动表现的评分规则是成功实施表现性评价的关键。评分规则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一个目标准则,因此评分规则要内容具体、语言简洁,学生一看就能明白自己要怎么做。综合实践活动的评分规则更多的是依据具体表现性评价目标,分级描述学生在活动中或结果上应有表现的过程。

“我是快乐小菜农”项目活动是一个长时段多任务的活动,因此该项目的评分规则也是依据活动目标和评价任务而开发的系列性评价标准。如在学生上网调查、查阅书籍了解蔬菜的种植知识后,小组合作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后并将资料做成资料集。那怎样的资料集才是最好的?在指导学生制作资料集之前,师生共同讨论,先开发设计了相应的评分规则,以评分规则导教、导学。

评分规则中规定:资料集的内容紧扣主题、详细具体、有文字资料、图片资料等多种形式的可以得五星;内容与主题符合、较详细、形式单一的可以得三星;部分内容与主题符合、资料较少、形式单一的得一星。

前置的评分规则使学生在资料集制作前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可以边做边对照规则不断调整,完成的资料集质量相对较高。资料集完成后,学生对照评分规则自评、互评,不但对自己和同伴制作的资料集有了准确的评判,也发现了自己和同伴的优缺点,再次调整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根据评价目标和学习任务,我们还开发了采访过程评价准则、采访报告评价准则、科学小实验评价准则、成果展评评价准则、蔬菜浇水评价准则、黄瓜搭架评价准则、蔬菜收割采摘评价准则、蔬菜美食制作评价准则等序列性的评价准则,以评价准则推进综合实践项目活动的深度开展。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师生双方在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的课程,随着“我是快乐小菜农”项目的不断展开,师生会对活动的目标与内容、组织与方法、过程与步骤等作出动态调整,相对应的评价也随之会不断调整。我们会逐渐开发出最适合该项目活动的表现性评价,以此来综合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成果,促进学生的学习。

猜你喜欢

表现性准则蔬菜
浅谈音乐课堂中的表现性教学提升策略
IAASB针对较不复杂实体审计新准则文本公开征求意见
中国当代表现性水墨人物画的特色与发展
奇怪的蔬菜
蔬菜
数感的表现性评价维度与评价任务的开发
内部审计增加组织价值——基于《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修订分析
学学准则
新审计准则背景下审计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蔬菜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