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城“党员研学体”助推学校高品质发展*

2019-01-15雷慧清时

江苏教育 2019年42期
关键词:卓越党员班主任

雷慧清时 明

“卓越‘+’”文化是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党委在党建过程中引入“互联网+”的理念,在多年的党建课题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党建文化特色。“卓越‘+’”中的“卓越”指的是学校“从这里走向卓越”的价值追求。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内涵,是对学校文化的引领,是对全体师生的价值导向,更是学校党建工作所要实现的目标。而我们把“+”解读为三个词:1.争当卓越家:党组织是党员之家,这是一个在精神、文化领域有高远追求的群体,每个党员要有“君子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理念,不断学习、成长,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2.卓越者之家:通过各种党建项目的落实、各种教育活动的开展和学习的不断深入,让党组织形成独特的“卓越文化”,增强党员同志的归属感和荣誉感。3.卓越加“因子”:“加”意味着推动和拓展,卓越是一种优秀文化的因子,我们希望这种因子能感染、融合到每一个人身上。让一个党员带动另一个党员,一个党支部带动另一个党支部,党员带动群众,一批党员带动全体教工。思想的交流、观念的交融,是优秀党员个体和群体的叠加!

“党员+”是希望党员在学校各项工作中都能积极充分地发挥先进性、示范性作用。不仅能起到带头引领作用,更要与所“+”的对象融为一体,产生共振效应,最终实现“1+1>2”的目标。经过多年的实践,学校“党员+”特色已经成为学校党建工作的一个平台、一个抓手、一种文化,不断推动学校的高品质发展。

一、加强教师理论学习,石城“党员研学体”求“真”

为了适应新时期党建工作的要求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党员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党性修养和专业水平。

1.领导垂范,顶层设计。

学校党委利用石城“中心组研学体”这个平台,定期组织校级领导开展学习交流。2017年,发放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学习书籍,编订学习材料8册,开展“微讲座”36节。研学体还将心得体会编辑成《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永争第一——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领导班子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心得交流汇编》供领导班子深入交流、互相学习,全面提升了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2.党性教育,坚定信仰。

党委依据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党员教师、退休党员等不同层面教职员工的特点,构建不同的“教师理论学习研学体”,切实提高党员教师思想水平。研学体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邀请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沈伯平博士等专家来校开设了5场关于党的十九大“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新要求”的主题讲座;组织党员教师赴浙江嘉兴中共一大会址等纪念场馆开展“不忘初心、砥砺奋斗”系列活动,促进党员教师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思践悟。

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石城“党员研学体”求“实”

由于教师的自身条件、素养和发展需求各不相同,他们的专业发展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长期以来由于学校的培训平台与教师的需求不够对口、不够匹配。因此,应当把握党员教师发展的起点、角度和速度的差异,建立多维度的党员学习和教师培训体系,有针对性地促进每一名党员教师的思想提升和专业发展。

1.教学改革,示范引领。

利用精准教学研学体,党员教师积极投身课程改革,充分发挥党员骨干教师的模范引领作用,把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与教学业务能力提高结合起来,与教师专业发展工程结合起来,与榜样作用发挥结合起来,提高党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专业水平,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2.德育研学,经验碰撞。

党委积极构建“班主任德育研学体”,旨在唤醒班主任群体的专业责任和职业热情。研学方式包括班主任常规及经验交流会议、班主任主题工作沙龙、班主任师徒结对、班主任专业化培训等。研学帮助班主任找到适合的教育方法,使其成长为一个有独特思想和独特方法的班主任。迄今“班主任德育研学体”成员已发表德育研讨论文百余篇。

3.教育科研,党员先行。

学校党委坚持把党建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紧密融合,大力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提出教师要“站好课堂,写好文章”的理念:教学和教研两手齐抓,不可偏废。目前学校党员教师参与国家、省市级课题研究的教师达90%以上,2016年至2018年间结题和在研的课题达60多个。这促进了教师的科研水平的提高、教科研品质的提升,推动了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校党员研学体的进一步发展和升华。

4.志愿服务,践行宗旨。

学校党委依托“党员志愿者服务研学体”,引领党员及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服务社会。志愿者服务研学体与社区签订“党员教师进社区”协议,在南京市鼓楼区宁海路街道、凤凰街道、蓝天园社区设立“青少年教育服务岗”。在学校附近新城市广场麦当劳餐厅里建立的“29中教师公益书架”坚持定期更换新书。党员时明、窦俊、孟令伟、汪永亮先后赴新疆伊宁支教。党员蔡勇每年义务献血,至今已有14年。部分退休党员教师创办并认真维护“蒲公英”志愿者网站。才春祥等退休党员教师成为鼓楼区“关心下一代讲师团”主要讲师,积极在鼓楼区中小学开展关心下一代活动。

三、助推学生特质培养,石城“党员研学体”求“精”

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

1.党团联动,信仰接力。

党委建立青年信仰教育研学体,构建“党员+团员”机制,通过党员教师开设信仰讲堂、党团设置、实施“参与·体验·实践”党团活动课程等形式对青年学生实施信仰教育。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学校党委指导青年学生成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团员学习社。团员学习社是以学习、宣传、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通过组织开展讲座、辩论赛、演讲、征文、知识竞赛以及志愿者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帮助广大青年学生探索人生、探索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切实加强青年学生信仰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

2.学科融通,素养全面。

近年来,为了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学校打破了传统的学段、学科、教学时空、授课方式等框架,将各种课程资源进行融通整合,开发了融通性综合实践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其个性发展。在综合实践课开发的过程中,党员教师组成综合实践课研学体,在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起到表率作用。其中,地理、历史、语文老师执教的“汉语中的南京味”,及历史、语文、体育老师执教的“文以修身,武以养德”两门融通性综合实践课已在高一年级授课,6名授课教师中有5名都是党员综合实践课研学体成员。两门融通性综合实践课的实施深受学生欢迎和专家好评,同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党员研学体的实施,令教师师德修养和专业素养大幅度提升,引领和带动身边教师逐渐形成“行动为先,责任为上,团结奋斗,创新实干”的文化氛围,积极推动学校办学的高品质发展,促进了学校办学质量的不断攀升。众多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佳绩。学校荣获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中小学、南京市鼓楼区师德先进集体等称号。

猜你喜欢

卓越党员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我是党员向我看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从优秀到卓越门店需做好12项修炼(上)
夸夸我的班主任
以人为本 追求卓越——福州十中简介之一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党员标准是什么?
卓越之梦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